钱菊英专访: CTO介入没有捷径 需脚踏实地无畏攀登
编者按

      2016年4月15日, 由葛均波院士发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CTO技术培训中心成立暨挂牌仪式在中山医院心脏介入中心示教室举行。严道医声网有幸对参与此次活动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进行了现场采访。

1、严道医声网:

  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被认为是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领域最大的挑战,能否请您谈谈CTO病变开通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钱菊英教授: 

  CTO介入手术在所有PCI手术中所占比例为10%~15%左右,各个中心可能不太一样。如果CTO病变所在冠脉供应心肌范围很小,或侧枝循环情况不好,或是已经梗死的区域, 存活心肌很少,即使CTO开通,患者的获益不一定太大。但是大部分的CTO病变进行手术开通能使患者受益,因为这可以使这部分患者缺血相关的心绞痛症状得以缓解,生活质量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肌功能恢复,心脏功能改善,从而提高生存率,还可以在其他冠脉动脉发生重度狭窄或闭塞时提供潜在的侧枝供血血管。所以说CTO的病变开通还是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的。部分患者CTO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比如那些闭塞时间不长、闭塞段较短、钙化不太严重的CTO病变,不过相当多的CTO病变介入手术操作比较复杂。

  CTO介入治疗一直是冠脉介入治疗中比较困难的领域,作为介入治疗最后一个需要攻克的堡垒,随着技术的提高、器械的改进,手术的成功率也逐渐提高。国内很多专家在CTO方面非常有经验。就我们中心而言,由中山医院牵头的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 (CTOCC)已经成立近12年,从最初20~30人的规模,扩大到现在的一百多人,充分反映了国内专家对CTO病变介入治疗的重视和兴趣,也反映了我国CTO介入治疗水平在不断发展。

  近些年,CTO介入治疗器械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影像学的发展包括冠状动脉CTA,腔内影像技术如血管内超声等的发展为CTO介入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指导,特殊的技术如逆向介入技术以及CTO专用的特殊器械(包括CTO专用导丝、微导管)等的应用等对CTO的成功率提高作用很大。CTO病变介入治疗应该是技术和器械的结合。

2、严道医声网:

  此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率先成立CTO技术培训中心,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钱菊英教授: 

        中山医院是国内开展CTO手术最早的中心之一,在一些新技术、特殊器械、CTO相关的特殊导丝应用方面的经验也比较多。我们也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手术演示和技术探讨,不断通过实战在实实在在的每个病例中,探讨新技术和新器械的应用。    

  做介入治疗,没有捷径可走,都要经过相当长的学习曲线,而且学习是无止境的,包括对CTO技术和器械的认知和掌握、对导丝的熟悉程度和灵活运用等,互相学习和交流是提高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CTO技术的发展需要培训,需要相互学习,才能有利于技术的更快提高。我们一方面希望分享自己的经验,一方面希望和其他经验丰富的专家一同学习。

3、严道医声网:

  您从事CTO介入治疗多年,术中有哪些经验可以与各位同道分享?

 钱菊英教授: 

    CTO病变的开通,第一点: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明确手术确实能使患者获益。原则是:不造成额外损伤,这个很难做到,但是尽量要通过技术的提高,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比如穿孔,心包填塞,手术时间长造成的放射性损伤以及大量应用对比剂可能造成的患者肾功能受损等。第二点:术者要清楚自己可以到达的程度,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和病变特点,熟悉掌握各类CTO器械的性能及其应用,导管室也需要准备充足的各类器械,不打无准备之仗。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手术时间较长,要有足够的耐心、恒心,具备不放弃的精神。做好充足的时间、精力方面的准备。

阅读数: 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