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颖专访:期待更多医生学习掌握冷冻球囊消融技术
编者按: 
 
  对于阵发性房颤,与传统射频消融相比,应用冷冻球囊消融学习曲线短,更易于医生操作,不但缩短了手术时间,能够减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疼痛度,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的青睐。目前随访的结果是与射频消融结果相近。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房颤中心副主任田颖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2012年底,朝阳医院做了第一台冷冻球囊消融手术。从2014年开始,每年的冷冻消融手术都有数十台,她愿意将自己所积累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以下是田颖教授的主要观点:

1、冷冻消融学习曲线比较短

  田颖教授介绍说,她对冷冻消融学习的认识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最早接触冷冻消融,是在文献中,或观摩一些专家的演示,觉得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手术。后来,在自己实际接触中,感觉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例数积累。随着消融例数的增加,又逐步增加了信心。

  田颖教授认为,相对于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的学习曲线比较短。因为学习射频消融,要掌握很多电生理知识,包括肺静脉电位的识别、碎裂电位的识别,线性阻滞的判定等,以及复杂的导管操作等。而冷冻消融是对肺静脉进行解剖学消融隔离,只要完成了肺静脉隔离,手术就结束了。
 

2、中国患者,小球囊会更加方便一些

  田颖教授说,在冷冻消融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肺静脉做起来非常困难。最早做这一手术时,因为担心肺静脉狭窄,往往会选择28mm的球囊。但现在更多的是选择23m的小球囊。对于球囊的选择往往是因人而异,因为选择的都是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和肺静脉都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扩大。但从她个人使用经验看,中国人群可能小球囊会更加方便一些。
 

3、冷冻消融射线量完全可以控制在安全水平

  对冷冻消融的质疑中,一个重要的看法就是与射频消融相比,冷冻消融在手术中射线量比较大。田颖教授说,一代冷冻球囊,相对于射频消融,的确会有射线量的增加。但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将射线量控制在安全水平之内。

  一是随着学习曲线的发展,操作时间会大大缩短。如她自己最早做一台冷冻消融手术射线时间要半小时左右,现在约为10~20分钟,100~200mGry。

  二是冷冻消融中间有一个休息过程。与射频消融要始终盯着大头导管进行标测不同,冷冻球囊在消融过程中会经常有一个4分钟的休息时间(无需操作导管)。
 

4、二代球囊治疗效果更好

  田颖教授表示,要解决球囊的贴靠困难,以及射线量大问题,第二代球囊更值得期待。因为相对于一戴球囊,二代球囊的冷冻带更宽,相当于半球左右的面积。这样,消融速度会非常快,效果也更好。经验成熟时,能很好地避免并发症。因此。期待新的二代球囊能尽快引入到中国的临床治疗中。
 

5、期待更多医生学习掌握冷冻消融技术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田颖教授认为对于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差距不大。同射频消融一样,如果病人在手术中冷冻时间花的特别长,说明很难做,复发率也就比较高。冷冻时间越长,并不代表大夫越仔细,而是病人肺静脉解剖有异常,会花医生更多的时间。田颖教授说,当年学习射频消融时,由于病人不多,学习曲线长达两三年。近年来,冷冻消融、左心耳封堵等新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很多医生也都希望学习掌握这些新技术。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000多万房颤患者的大国而言,期待能够有更多的心血管病医生加入进来,通过掌握冷冻消融的操作,为更多的房颤患者进行治疗。

阅读数: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