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听心分享——ICM创新论坛”在广州举行
2016-04-11 09:27
严道医声网讯:4月8日下午,“灵听心分享——ICM创新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该论坛是第18届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的分论坛之一,旨在搭建探讨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ICM)临床价值和交流ICM临床经验的学术平台,促进心脏节律诊断的创新,为更多患者获得及时的诊断或治疗不断努力。Reveal LINQ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小的ICM系统,该器械能持续监测心电活动长达三年。
阅读数: 1125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做了开幕致辞,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宝鹏教授作了主题报告。会议以病例分析的方式对ICM系统植入中的热点话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作了总结。
主席致辞
黄从新:ICM具有四大优势
黄从新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所有人群中,大概有40%的人在一生中会出现一次以上晕厥,在这40%经历过晕厥的人群中,又大约有1/3的人无法明确造成晕厥的主要原因。这就给医生和病人在晕厥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Reveal LINQ在晕厥诊断尤其是在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晕厥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此外,现在随着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病人体内都植入了这样那样的种种装置,病人的定期随访面临着不方便、不及时和不准确等方面的问题,植入ICM系统也有利于解决病人随访中面临的这些问题。
黄从新教授说,Reveal LINQ具有“检出率高、体积小巧、手术简单、作用持久”四个显著优势,值得向病人大力推荐。
主题演讲
汤宝鹏:ICM临床经济性优于常规监测
汤宝鹏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指出,Reveal LINQ 可以监测多种心电监测事件,可以提升对不明原因晕厥,隐源性卒中,心悸和房颤消融术后管理的检出率。其中晕厥诊断既困难又费时。利用ICM系统,有效诊断率将提高到43% - 52%,与传统的监测手段(6% - 20%)的诊断率相比,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汤宝鹏教授表示,从成本效益方面看,似乎监测装置比常规监测花费高,但按最后对病人做出明确诊断所花费的费用看,ICM系统的经济效益则要优于常规监测。
此外,ICM系统在预防房颤导致卒中和射频消融术后监测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常规的检测方式。
病例分享
蒋萍:ICM可有效排除心源性晕厥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蒋萍教授介绍了一个Reveal LINQ有效排除心源性晕厥的病例。患者为15岁的男性,因4个月内反复晕厥数次入院。 病人多次进行传统的检查,仍无法最后明确病因,给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植入Reveal LINQ后,最终排除了心源性晕厥,推荐到神经内科就诊,诊断为“癔症”,通过心理辅导、避免情结激动等处理措施,未再有晕厥发生。
蒋萍教授表示,对于通过多种手段仍不能明确晕厥原因的高危患者,应该及早植入Reveal LINQ系统。
廖志勇:Reveal LINQ在房颤检出的优势
深圳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廖志勇教授的病例报告中介绍的女性患者,71岁,因近10余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痛,约两年前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下晕厥,每次意识丧失几秒钟后自行恢复正常。近2年余共有5次,性质、持续时间等基本相同。为将患者晕厥、胸痛症状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甄别诊断出来,对其进行合理治疗。2015年10月21日,为其植入Reveal LINQ。植入一个月后随访发现40个房颤AF事件和一个3秒停搏事件。第二次随访(近5个月)发现有4次停搏事件。廖志勇教授认为,Reveal LINQ能够提供59分钟的心电图,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在监测隐源性卒中患者的AF方面,植入式心电监测系统优于传统监测手段传统检测手段,其长程监测优势目前无可替代。
冯冲:手动+自动记录,有助判别症状与心律失常关系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冯冲教授介绍了两个病例,其一是一个46岁的病人,6年内出现多次晕厥不能确诊,经综合判断,病人为高危,因此建议病人植入了Reveal LINQ。但病人安装后还没有出现晕厥。另一例为14岁的病人,出现多次室早和心悸事件。在装置植入后,通过病人手动记录和机器自行记录的数据对比较看,二者的情况完全符合。在植入Reveal LINQ 2个月后,病人在运动中突然发生晕倒,记录仪发现了一个长间歇。基于这一数据,病人后来植入ICD进行治疗。
袁沃亮:ICM有助于室速室颤检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袁沃亮教授介绍了两个病例,一例22岁的男性患者,因“反复胸闷、黑朦数次,晕厥1次”入院。植入后诊断为心律失常,窦性停搏,医院建议患者植入起搏器,但患者及家属拒绝,并要求摘除记录仪。现已安排心电事件记录仪拆除术。另一例是78岁男性患者,因“ 8年来反复晕厥3次,胸痛1年,加重5天”于2013年9月12日入院。为进一步诊断,与患者沟通后,于2013年9月25日为患者植入Reveal ICM。记录结果,诊断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考虑患者有反复晕厥,多次头晕,未排除恶性心律失常,经与患者沟通后,建议植入ICD,于2015年5月6日植入双腔ICD。随访至今,无晕厥,未见室性心动过速事件。
袁沃亮教授表示,ICM在明确症状-心律的关联方面,确诊率高。其具有费用/诊断比仍较低的优势,建议 尽早推荐,减少治疗费用和规避风险。
病例点评
周淑娴:ICM可为晕厥诊断提供直接证据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周淑娴教授对以上专家讨论过的病例进行了逐个点评,对各位专家的研究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她表示,ICM能够为晕厥诊断提供直接证据,对病人及时进行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席总结
杨杰孚:提高ICM临床应用,责任重大
杨杰孚教授作大会总结时指出,对于晕厥诊断,明确病因是最为重要的。目前,传统的诊断方式,无论是心电图和Holter等都在晕厥诊断方面的作用都很有限,也为医生的治疗提出了挑战。Reveal LINQ对于查明不明原因晕厥,尤其是心律失常具有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在美国已有10万人以上植入这一装置。但在我国,由于医生不了解,很多人不知道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系统;不重视,认为晕厥死不了人;以及由于费用和病人自身等方面存在的种种原因,所以我国目前的植入量还非常少。他认为随着植入装置费用的降低,以及医保报销范围的扩大,植入式心电监测系统在我国的植入量方面将有一个大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