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2022丨心血管疾病治疗进展专场圆满举办:透析热点前沿,开拓诊疗新视野
图片

2022年4月14日-17日,由四川省医学会主办的第十五次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成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CCC2022)以全线上的形式举行。期间,大会心血管疾病治疗进展专场顺利召开,来自四川及全国多位心血管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云端聚首,围绕不同心律失常性疾病目前最新临床实践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讲解。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徐俊波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郑竹虚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姜健教授、西部战区总医院杨永健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陶剑虹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范忠才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庆教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张震教授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李锦教授受邀担任专场主持及点评专家。

张澍: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新进展2020-2021

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从器械植入、导管消融以及指南专家共识三个角度介绍了2020年至2021年的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新进展。

张澍教授指出,目前的器械治疗在治疗心动过缓、预防心脏性猝死、改善心脏再同步化以及监测心电事件等方面安全有效、逐年增长、日新月异,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层出不穷。2020年ICD一级预防再添新证,主要基于EU-CERT和SCD-HeFT研究对ICD一级预防能够带来生存获益的充分肯定,更多研究关注筛选更高危患者进行一级预防干预。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有效性得到来自真实世界数据的支持,有望进一步推广应用。LQTS植入ICD人群的长期预后研究结果发表,高风险LQTS人群植入ICD明显获益。双束支起搏这一临床创新可达到更理想的双心室同步激动的效果。此外,抗MRI 3.0T时代的到来备受瞩目。

导管消融被广泛认可安全有效,适应症逐渐拓展,房颤占射频比例逐年升高,国内开展例数逐年稳步增长。房颤早期进行节律控制治疗已被证实可以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新研究支持在适当的病人中采用导管消融作为早期治疗策略的建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作为初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PFA在近年取得快速进展,有望成为导管消融的新型能量选择。联合Marshall静脉逆行乙醇灌注消融可能为持续性房颤消融带来新希望。新发表的长期随访结果肯定了左心耳封堵的效果。

张澍教授在总结时表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心律失常学科持续发展,临床诊疗证据进一步积累,新器械、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取得突破,心律失常疾病综合诊疗意识提高,未来将向先进技术、多学科联合和互联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黄从新:2021房颤中心大数据分析

图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通过分析2021年的房颤中心大数据介绍了中国房颤防治现状,讲解了房颤中心建设成果与展望。

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早在2019年就印发了关于房颤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均需要进行房颤中心项目建设的推进,并强调了不同等级的医院在房颤全程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房颤中心联盟于2019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目前已包括26个省级联盟,已积累二百余万例病例。

数据库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女性人群的房颤患病率为1.4%,男性为1.7%,机会性筛查的阳性率为3.0%,提示既往严重低估了房颤的患病人群。房颤门诊患者的第一症状为心悸,其次为胸闷,无症状患者占比高达21.8%,CHA2DS2-VASc评分≥2分的应该接受规范抗凝治疗的人群占比45%以上。房颤住院患者中CHA2DS2-VASc评分≥2分的人群占比71%,且相当一部分患者为非心内科住院患者。

黄从新教授指出,令人高兴的是,我国规范化抗凝水平在持续改善,抗凝率已经从2018年的45.5%上升至68.9%,华法林的使用率在逐年下降,同时NOAC的使用率在逐年上升,充分说明了房颤中心项目的推进极大地规范了我国临床抗凝的管理。县级医院抗凝率显著提高,但地区差异性较大。

在房颤手术治疗方面,术前房颤率和窦率比例近似1:1,术后即刻窦率占比则高达98.6%,血管并发症、少量心包积液以及需穿刺引流的心包压塞是最为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严重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房颤左心耳封堵术方面,一站式手术占比近三分之一,随访结果显示左心耳封堵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事件发生率。 

黄从新教授表示,未来要进一步强化“规范”、“质量”、“创新”理念,房颤中心项目的推进、建设、落地显著地改善了中国房颤全程管理情况,成果累累,极大地造福了广大房颤患者,愿与各位同道一同加速推进我国的房颤全程、科学管理,让患者们能够从中获益,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但是相信光明就在前方。

曹克将:2020年室性心律失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图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克将教授介绍了最新的2020年室性心律失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的相关内容,该专家共识是2016年版本的更新升级版。

曹克将教授讲解了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速(NSVT)、持续性单形性室速(SMVT)以及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的预后评估、风险分层及治疗。对于室性早搏,发生于有或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频发室早可无症状,少数患者较少室早也可有症状,多数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或心脏离子通道病、短联律间期室早、非流出道起源室早等。治疗方面应告知无症状/低负荷室早患者其良性发展过程,推荐β-阻滞剂和非二氢砒啶类CCB治疗,导管消融适用于负荷高、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右室流出道室早或特殊情况的室早,以及室早诱导性心肌病也应积极推荐导管消融。NSVT的预后评估与危险分层同2016年版的共识比较变化不大。对于心脏结构正常的NSVT,药物治疗包括β-阻滞剂、非二氢砒啶类CCB、或IC类AAD,运动诱发和药物效果差的特发性VT者推荐导管消融。而对于结构性心脏病NSVT,基础心脏病的治疗较心律失常本身更为重要。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原则包括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衡量获益与风险、治疗与预防兼顾,以及符合急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共识内附有急诊处理专家推荐表5个和流程图4个。

曹克将教授还介绍了不同病因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力衰竭、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妊娠、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以及运动员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等。

华伟:心率失常的器械治疗——来自ESC的亮点

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根据2021年最新发布的ESC心脏起搏和再同步化治疗指南讲解了来自ESC的关于心率失常的器械治疗的更新亮点。

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心脏起搏器植入持续增加,全球每年植入心脏起博器约100万台,其中85%患者为65岁以上。在男性患者中,AVB较SND以及房颠伴缓慢心室率更为常见。女性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男性。近年来新技术不断涌现,促进评估手段和治疗方案更新。指南内容贯穿治疗全程(术前评估手术,术后管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医患共同决策(植入时、更换时,升级时)。指南将起搏模式分为心内膜起搏、心外膜起搏、再同步化起搏(心内膜或心外膜),此外还有替代起搏方式,包括传导系统起搏(希浦系统起搏)、无导线起搏。

华伟教授指出,新指南对起搏器的术前评估,围术期管理,手术适应证(包括TAVI术后等特殊情况)和起搏模式选择以及术后随访等方面做出详细推荐,有据可循,希氏束起搏有相关推荐意见,左束支区域起搏前景可观。并且,对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应证,指南推荐级别有升有降,新证据有望在未来形成新的推荐意见。

黄德嘉:缺血性心衰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ICD适应证的变化

图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从指南的变化、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以及ICD仍不可缺少三个方面讲解了缺血性心衰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中ICD适应证的变化。

2021年ESC心衰指南中关于HFrEF的处理部分中,将EF≤35%的非缺血性心衰患者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的推荐等级由I类调整为IIa类,而缺血性心衰患者仍为I类推荐,这主要是基于近年来一系列相关研究的结果。

对非缺血性心肌病伴EF降低的病人,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通过逆转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是重要的基础治疗。黄德嘉教授认为,在最佳药物治疗模式下,心脏性猝死仍然是非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死亡方式,且多发生于心功能相对较好 (II或III级心功能)的病人,ICD能有效预防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

王景峰: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临床与实践

图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景峰教授介绍了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临床与实践相关内容包括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定义与分型,病因与机制,临床与监测,以及诊断与治疗。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AICM)是由于各种心律失常导致的左室收缩功能受损和心力衰竭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以从无症状到严重心力衰竭不等,是一种可逆性、扩张型心肌病。其属于回顾性、排除性诊断,因传导异常或不同步导致的心肌病,如PR间期过度延迟综合征、右室依赖起搏、左束支传导阻滞和预激等,暂不包括在内,重要特征为心律失常控制后心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分型主要是根据是否有基础心脏病或心律失常是否为唯一的致病因素,分为单纯型(心律失常导致的),即既往无基础心脏病,心律失常作为唯一导致心肌病的病因,以及不纯型(心律失常介导的),即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作为心功能恶化及加重的促发因素。

AICM是一种可逆性的心肌病,具有排除性和回顾性特征,动态心电图监测是筛查和正确诊断AICM的关键,UCG斑点跟踪技术和心脏MR晚期钆增强有助于评估治疗反应性并指导消融或其他复律治疗。王景峰教授指出,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肌病相关的心律失常,如心房扑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性心动过速,应优先考虑消融治疗等“根治性”方法,房颤相关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倾向于更积极的消融复律治疗,室早相关性心肌病提倡积极消融治疗,尤其对药物疗效差或不耐受者。

徐俊波:心脏康复——进展及现状

图片

心脏康复在近年来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徐俊波教授介绍了心脏康复的进展及现状。

心脏康复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运动处方的制定,这也是是里程碑式的心脏临床处方,既往的研究显示在无氧代谢阈值(AT)下的运动处方更为安全有效。目前推荐的运动康复计划为150分钟/周,3-5天/周,从低强度开始,逐步增加强度,适当增加阻抗运动,适当增加协调性训练。运动处方的临床目的主要在于改善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状况,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频率、强度、时间、类型是运动处方的基本组成内容,客观的运动强度评估对运动康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

心脏康复前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及危险性分层。学科心康MDT团队建设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包括心内科医生、康复科医生、运动治疗师以及护士等。

徐俊波教授指出,在未来心脏康复发展方面,应加强医生及患者对心脏康复的认知,提高转诊率及依从性,拓展心脏康复的内涵,建立多学科心康MDT团队,并且建立心脏康复的三级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医院建设及可穿戴式设备实现社区家庭的可持续康复,以及建设心康的医保支持体系。

付华:脉冲电场消融PFA技术临床应用
图片

脉冲电场消融在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的动物实验或临床研究结果提示脉冲场消融前景良好,甚至可能成为替代当前心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新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付华教授介绍了脉冲电场消融PFA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前主流房颤的消融能量为射频和冷冻,射频消融的原理主要是阻抗热+传导热,这一技术从冷盐水到压力技术,以及现阶段消融管理和损伤控制方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冷冻消融的原理即为热传导,从心肌细胞吸热达到消融目的,冷冻粘结使导管和组织紧密接触。这两种消融的不足之处在于,均为组织非选择性,且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脉冲电场消融 ( pulse field ablation, PFA)是一项具有组织选择性的非产热技术,其损伤机制为消融过程中亚秒级电场在细胞膜上产生微小气孔,这一过程被称为电穿孔。在各种细胞中,心肌细胞对脉冲电场的阈值最低,从而使得在脉冲电场中心肌细胞最先坏死。

付华教授指出,脉冲电场消融过程中电压急剧改变与心脏组织慢性损伤之间的关联需要长期随访与验证。虽然脉冲电场消融似乎是安全有效的,但尚未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和装置递送系统,特别是脉冲电场消融在各种应用中所需的“剂量” 尚不清楚,如能量、脉冲数、脉冲持续时间、脉冲频率等。

张凝:节律控制是否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

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凝教授就节律控制是否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问题进行了探讨。生理性窦率是否能为患者带来预后获益始终是临床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既往数个研究提示,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房颤,节律性控制都并不优于室率控制,让节律控制的有效性成为争论的焦点。

节律控制药物治疗方面,决奈达隆在早年间的研究中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显示了节律控制对预后的改善,随后的亚组分析提示决奈达隆在各个亚组中均具有改善预后的价值。但是,在另一项研究中,决奈达隆作为室率控制药物也增加了高危持续性房颤患者的不良事件风险。除药物治疗外,导管消融是近年来应用越来越为广泛的节律控制手段,有研究显示,早期进行导管消融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张凝教授指出,影像及功能学评估已经证实,心房基质及重构随病程不断进展,消融治疗效果随以上进展逐渐下降,甚至独立于房颤类别,消融治疗带来的房颤终点事件改善随病程进展显著下降。

第十五次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成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为与会同道们搭建一个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可持续的学习交流平台。本次心血管疾病治疗进展专场中,国内一线专家、学者们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进展和临床实践现状,就目前临床中最为前沿、热点的话题进行了精彩介绍,内容丰富、实用,充分展示近年来国内外心血管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相信会促进四川及全国心律失常疾病诊疗领域的相互交流,为心血管病医生诊疗能力的提升增添新力量。


阅读数: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