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CF2021手术全纪录|实战出真章:高手云集 挑战高难度

图片

上山方知山高低,下水方知水深浅。


实战,永远是检验介入术者手下真章的唯一标准,是帮助术者打磨手术技巧,积累经验,进一步提升技术和水平最快捷的方式。

2021年11月25~27日,第六届西北心血管病论坛暨第二届心血管创新与转化沙龙成功落下帷幕,会议的创新性、前沿性为西北心血管领域输入了更加坚定前行的力量,而重视实战这一特色,更在参会的介入术者心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大版块,十余位术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1月26日和27日两天,大会特设CTO论坛、精准PCI论坛、钙化论坛,而在学术讲座之间穿插的手术转播,邀请了国内一线经验丰富的众位专家进行手术演示,随着手术进程的不断推进,难点、疑点不断涌现,各位线上专家和术者进行多方讨论,手术方式也不断进行改变,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手术的视听盛宴。

勇攀高峰,向“堡垒”发起挑战

▼▼▼

CTO病变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最后的堡垒”。陕西是介入大省,也是国内最早开展CTO-PCI的发源地之一,此次会议特别邀请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汝磊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林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荆全民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成祥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分别使用正向导丝升级、ADR、改良LAST、平行导丝技术等方式,带来6场精彩的手术演示。

本次论坛分为技巧与技术、通路优化两个主题,全天候围绕CTO展开讨论,让参会医师更深刻地理解到CTO-PCI治疗的精髓,以及各种新技术、新器械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图片

首先,汝磊生教授展示了一例 LCX CTO手术。

该患者为一名69岁男性患者,主因“胸闷胸痛气短1月”入院,既往LAD及RCA接受过PCI治疗,冠脉造影示LCX无残端闭塞,LAD及RCA向LCX提供侧支循环。手术过程中充分准备,正向使用8F指引导管,在双侧造影及IVUS指导下确定CTO病变入口,置入导丝保护分支后交换微导管,前向顺利开通了闭塞段。

“可以说是秒过呀!”娴熟精准的操作技巧,赢得在线专家一阵喝彩。

图片

紧随其后的是赵林教授展示的是一例RCA 长段CTO病变,冠脉造影评估后发现RCA CTO病变成角较大,闭塞段从RCA1段到3长约4mm,正向钝头残端,后降支细小病变,故首先启动了正向策略。手术过程中,由于闭塞段坚硬、通过性差,赵林教授先后使用了导丝升级、微导管交换、Knuckle等技术,利用S~ADR技术顺利进入真腔,高效率完成RCA长段CTO病变开通,植入了支架并获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

图片

荆全民教授进行了两例双支CTO手术演示。其中第一例患者为一名主因“间断胸闷气短半年”入院的中年男性,尽管年仅44岁,但LAD及LCX双支闭塞。考虑到LAD开口不明确,故首先启动正向策略开通LCX CTO。考虑到闭塞病变成角较大且通过性差,荆教授首先选择了软导丝穿刺并置入微导管跟进,随后逐步升级导丝成功开通闭塞段。第二例患者同样是LAD及LCX自近端起始的双支CTO病例。手术过程中通过不断更换造影体位确定导丝前行方向,但由于闭塞段钙化负荷较重,导丝无法成功通过闭塞段。随后交换微导管并启动平行导丝技术,微导管沿导丝方向小心前行,成功打入主支真腔,为CTO病变的开通确定了前行的隧道。

图片

李成祥教授展示的病例冠脉造影显示LAD自开口闭塞,RCA远段向LAD及间隔支逆冲显影,既往第一次尝试失败,造成较多假腔。LCX自中段次全闭塞,OM1远段闭塞。在双侧造影指导下前向置入微导管增加支撑力,通过不断调整导丝方向避免进入内膜下通道;导丝无法通过闭塞段,遂启动Knuckle技术,最终成功在对角支发出前使用CP12行改良LAST技术进入真腔,IVUS检查进一步明确了导丝位于真腔。

图片

罗建方教授展示的RCA中段 CTO,既往第一次失败,局部海蛇头样改变。首先启动正向导丝穿刺近端纤维帽,但非常容易滑入右室支;后保留右室支导丝,升级导丝进一步突破前行,克服小S型扭曲,进入了内膜下,微导管辅助下最终成功进入真腔通过闭塞段,高效完成开通。

精准介入时代,让复杂PCI更安全


▼▼▼

随着新型功能学、影像学评估手段的不断优化提升,为实现精准PCI介入带来了广阔的空间。11月27日上午的精准PCI论坛,设置OCT和IVUS专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张薇教授、薛玉生教授和薛玉刚教授,先后进行了三例各有特点的手术演示,展示了在精准介入治疗时代下如何更为安全、有效地进行PCI治疗。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薇教授展示的病例冠脉造影显示LAD自7段呈subtotal闭塞病变,远段可见来自RCA的逆冲显影;LCX及RCA后三叉可见不规则斑块。fielder XTA导丝通过闭塞段后对LAD进行IVUS回撤,发现LAD全程混合性斑块。但左主干末端无斑块,张薇教授通过IVUS精准评估,精准指导支架落脚点;支架植入后复查IVUS进一步确定支架伸入左主干1-2mm实现良好的精准定位。

薛玉生教授展示的病例外院冠脉CTA示RCA近中段及后侧支管腔重度狭窄,入院后冠脉造影示右优势,RCA近段重度狭窄,后侧支次全闭塞;LAD近段可见不稳定斑块,最重处狭窄90%。考虑RCA为罪犯血管,行IVUS检查评估RCA斑块负荷高达86%,局部可见钙化斑块,远端参考段管腔面积为3.39mm²。


基于上述评价结果,薛玉生教授选择了球囊预扩张后在IVUS指导下植入支架。


薛玉刚教授带来的病例是一例NSTEMI患者,LAD近中段95%局限性狭窄,该患者对角支发出后LAD中远段管腔显著变小,与近端差别较大。回旋支临界病变。因此薛玉刚教授选择使用IVUS评价病变性质、评估近远端参考直径并确定支架落脚点。根据近段3.0mm及远端2.5mm的管腔直径,选择了2.75*16mm的支架精准定位,未跨越对角支。回旋支进行IVUS评估后显示偏心病变,斑块负荷较重,也进行了支架植入,实现完全血运重建。

应用组合“利器”,让钙化病变的处理游刃有余

▼▼▼

在PCI飞速发展的今天,钙化病变仍是冠心病介入医师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普遍存在于冠心病患者中,不容小觑。

11月27日的钙化病变专场,依然“战火十足”,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温尚煜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和张东伟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带来了精彩的手术演示。

图片

温尚煜教授展示的病例为左主干及三支病变合并钙化的严重病变,IVUS回撤成像可见LAD存在180°钙化,LM末端可见环形钙化,局部突入管腔,LCX全程可见散在钙化斑块。对于这样一例钙化负荷极重的患者,术者以高超的技艺,分别对LM、LAD及LCX进行旋磨预处理,在旋磨左主干时,血压心率显著下降,只能短暂间歇旋磨,以改善管腔顺应性,随后在LAD-LM植入支架,LAD远段及LCX使用药物球囊处理,通过旋磨预处理简化了治疗,确保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图片

李妍教授展示的病例为一名59岁女性,冠脉造影示LM开口狭窄80%,LAD近中段狭窄90%,钙化负荷较重。手术过程中首先使用2.0小球囊预扩张并通过IVUS评估钙化负荷,影像学提示LAD近中段钙化环弧度最大300°,局部钙化较厚,LM则以纤维脂质斑块为主,故对LAD进行旋磨预处理,反复低速旋磨3-5次,打磨病变,再次复查IVUS则观察到了明显的钙化斑块断裂效果。最后在IVUS辅助下,分别于LAD串联植入两枚支架,LM开口植入一枚4.0*12。左主干末端到前降支近端因管腔面积足够未植入支架。


李妍教授运用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最终使手术圆满成功。术后,李妍教授指出,有了新的“利器”,钙化病变不再可怕,旋磨、准分子激光之外又有了冲击波球囊,这些“利器”的组合应用,一定能轻松应对钙化病变。


图片


张东伟教授展示的病例为71岁男性,冠脉造影提示LM末端重度狭窄,累及LCX开口,钙化负荷较重;LAD弥漫重度狭窄。合并钙化的三支病变往往手术难度较高,首先使用IVUS对LM病变性质进行评估,发现LM钙化负荷重,局部可见钙化环及小裂隙,因此在植入支架前需要充分的预处理。基于腔内影像评估结果,术者首先进行了高压球囊扩张,随后在LM-LAD成功植入支架。

手术过程中,导管室与线上专家互动,每场手术过程,参会医生都会根据自身经验表达合理意见,并围绕手术重要环节进行热烈讨论,解析手术步骤,引导线上线下术者,掌握操作技巧,各种观点精彩纷呈、激烈碰撞。而且此次手术演示所选择的病例都非常有代表性、有教学点,为术者更好的掌握技术要点和提高实战技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图片

成功的手术转播离不开默默奉献的导管室护士长、护士和技师们


医道从德,术业求精。

2天时间,十余台手术,在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声中,全部取得成功,在收获满满的同时,点燃了更多介入术者的热情。也希望学习介入的医生学之以道,用之以恒,为中国心血管介入治疗添助力,造福更多患者。


阅读数: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