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CF2021|八方汇聚揭牌创新影像中心 高屋建瓴共话心血管创新发展
图片

唐都盛会,八方相聚。在国家十四五和战略空军建设盛大开局之年,在空军军医大学建校80华诞之际,2021年11月26日,古都西安迎来了第六届西北心血管病论坛暨第二届心血管创新与转化沙龙的正式开幕,聚八方宾朋,会于云端,集四海力量,畅所欲言,共探心血管介入诊疗之策,共谋西北心血管病论坛创新发展新的辉煌。

图片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介绍了参与此次开幕式的嘉宾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广东东莞康华医院贾国良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赵连友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徐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寿锡凌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陶凌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王海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强荪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雪教授,以及此次西北心血管会议各位论坛坛主等省内外多位心血管领域知名专家。韩雅玲院士因会议冲突特意提前发来贺电。

凝聚共识,建言西北地区心血管创新发展

▼▼▼

张侃教授:不惧风雨,打造优秀学科建设

图片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张侃院长在致辞中介绍道,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1978年,历经40多年不懈追求,执着攀登学术高峰,经过科室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级心血管病临床中心。近两年在李妍主任带领下,造就了一支敢于乘风破浪的医学精英人才队伍,积极创新、开拓奋进,形成以胸痛、房颤、高血压、心衰和康复五个中心为拳头的特色亚专科,开展先进技术20多项,特别是房颤射频+左心耳治疗、3D打印+TAVR、零射线介入治疗等核心技术开展的如火如荼,学科优势凸显。

第一届西北心血管病论坛创建于2011年,今年已经是第六届会议,经过传承与发展,已成为西北地区心血管病领域的大型学术盛会,并且逐渐侧重于心血管创新与转化前沿,非常具有特色。

葛均波院士:临床医生应该积极参与医学器械创新

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代表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对西北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提到,西北心血管病论坛的召开,对推动全军乃至西北地区心血管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两年李妍教授带领团队在医疗器械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去年开始设置了“心血管创新与转化论坛”,同时也希望把CCI的理念引进到这个论坛,希望临床一线的医生能够积极参与医疗器械的创新,像CCI提出的口号“from the doctors, by the doctors, for the doctors”一样。

他特别遗憾地表示,本来已经确定到现场参于此次盛会,但由于疫情原因,临时改为线上,很遗憾不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但会在线上关注会议情况,参与会议交流,希望疫情早日过去,能够与大家线下相见,共同学习、共同交流。

赵连友教授:向品牌学术会议迈进

图片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赵连友教授在致辞中提到,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发展迅速,占全部疾病死亡谱中的45%以上,形势严峻。所以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医务人员要坚决贯彻执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参加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控制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血管死亡率,提高百姓健康。

赵连友教授强调,要想把西北心血管论坛办成品牌会议,需兼顾几个方面:第一,把学术放在第一位,把科学的知识传达给广大医务人员,这是会议成功的关键。第二,关注热点,要关注医学界特别是心血管学界一些热点难点有争议的问题,在会议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认识、观点谈出来达成共识,形成完善的、科学的防治体系,一定能够提高心血管患病率质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第三,重视临床,解决临床问题也就是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医生不要空谈理论,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把临床的问题摆在重要位置。第四,提倡创新,会议每一年都要有新内容、新概念,要符合时代潮流要求,最终落实在敢于解决病人痛苦、提高诊断率、提高治愈率上来。第五,重视前沿,要了解世界心血管发展动态,了解世界心血管最新研究信息,武装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高质量为我国心血管患者服务。

贾国良教授:创新发展,与有荣焉

图片

广东东莞康华医院贾国良教授在线上表示,唐都医院也是空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这里有我很多的老师和学生,看到大家近几年在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飞快进步,我也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预祝此次会议取得圆满的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徐波教授:线上收获颇丰,期待线下相聚

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徐波教授说,李妍教授就任唐都医院心内科主任以后,开展了很多新技术,虽然不能在线下相聚,但在线上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很想念大家,特别希望疫情结束后去往西安,跟大家线下相聚。

四方来贺,腔内影像技术迈向新台阶

▼▼▼

开幕式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是空军军医唐都医院全国创新影像中心的揭牌仪式,影像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唐都医院腔内影像技术将迈向一个新台阶。

图片

多中心寄语,未来可期。来自全国各中心的专家,对唐都医院全国创新影像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现在已经进入到精准PCI时代,腔内影像学在优化精准PCI 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祝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创新影像中心成立。

中国医学院科学院阜外医院徐波教授:热烈祝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创新影像中心成立,标志着唐都医院心内科实现了对接基层医院的实时互动、实时指导,必将大幅提升基层医院心血管介入技术能力和质量,使广大患者受益。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陶凌教授:冠脉腔内影像是介入医生的眼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医生手中有了各种腔内影像学的“武器”,腔内影像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介入复杂冠脉病变。衷心祝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创新影像中心成立,希望影像中心能够为更多患者服务。

陕西省人民医院寿锡凌教授:精准化治疗的理念近年来成为冠脉介入发展的趋势,影像中心的建立,无疑为冠脉腔内影像学、功能学精准化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保障。祝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创新影像中心成立。

中国医学院科学院阜外医院钱杰教授:现在介入治疗面对越来越多的复杂病变,腔内影像对于提高即刻复杂病变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热烈祝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创新影像中心成立。

南方医学大学南方医院修建成教授:冠脉介入诊疗进入精准诊疗阶段,影像中心的成立将助力冠心病精准诊疗,祝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创新影像中心成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贺勇教授:以影像中心为依托,让腔内影像助力冠脉介入技术的发展。热烈祝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创新影像中心成立,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宁教授:冠脉介入治疗已经进入精准PCI的时代,腔内影像学包括血管超声和OCT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祝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创新影像中心成立,也预祝唐都医院心内科团队在李妍教授的带领下蓬勃发展、越来越好。

广东省人民医院杨峻青教授:赋能未来,笃定前行。祝贺李妍教授和团队成立了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创新影像中心,也预祝西北心血管病论坛暨心血管创新和转化沙龙圆满成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小凡教授:热烈祝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创新影像中心成立,期待创新影像中心在李妍教授的带领下集聚优质资源,不断释放多维度人才、技术创新活力,打造中国影像中心新高地,唐都心内、未来可期。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邓捷教授:腔内影像学近几年发展迅速,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于冠心病介入过程中的操作和指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非常荣幸的祝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创新影像中心成立,并预祝西北心血管病论坛圆满成功。

图片

李妍教授介绍创新影像中心背景和理念

5G赋能,互联互通,解决影像信息“孤岛”问题。据李妍教授介绍,为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结合互联网时代智慧医疗手段的助力,实现分级诊疗、小病不出县的目标,成立唐都医院全国创新影像中心。影像中心的建立是希望和陕西各家医院进行积极的联动。希望以影像中心为中心,打造规范化和精准化治疗培训、一站式疑难重症诊疗基地、前沿临床研究,借助壁挂式血管内超声基地的建立,实现与基层医院远程手术连线“实时互动,实时观看”的医联体,并与国内外有影响的中心深度交流,为复杂病变的腔内影像学助力,携手推进标准化冠脉介入技术发展与普及。

集聚智慧,最前沿、最热点、最创新 

▼▼▼

随后进行的主题发言环节,葛均波院士徐波教授霍勇教授马长生教授,从不同角度汇报了心血管领域内最创新、最前沿、最热点的学术报告。

葛均波院士:从模仿到改进到创新,创新之火终可燎原

图片

医疗器械创新的迫切,是所有临床医生应该思考的问题。葛均波院士介绍了中国心血管器械创新与转化的模式和成功探索,从CCI发展看中国心血管器械创新。

中国心血管疾病人群大,有自身疾病特点。然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距离。2015年9月,由葛均波院士牵头成立的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旨在打造以医生为主体的创新研发平台,经过六年发展,已经成为了相对成熟的从医生中来、由医生运行、为医生服务的创新链条。由此延伸拓展的特色项目创新学院和卓越心血管创新中心的成立,将助力心血管早期项目孵化落地。

葛院士通过XINSORB聚乳酸完全可降解支架产品的问世,向大家分享了团队项目创新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想法。他表示,创新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中国医疗创新的路还很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也为广大义务工作者提供了机会。

星星之火,终可燎原,从模仿到改进到创新,构建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的创新生态圈,打造世界一流的医疗器械创新平台的愿景终有一天会实现。

徐波教授:QFR技术从科研走向临床新标准

图片

徐波教授介绍了11月4日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血管造影定量血流分数指导冠脉介入治疗(FAVOR III China)的研究,这是首个中国原创冠脉功能学诊断技术,真可谓是“新鲜出炉”。

这是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假对照试验,研究团队在390天内完成了5881例患者筛选和3847例患者随机入组。研究结果显示,QFR指导组一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与造影指导组的8.8%相比,相对风险下降35%, QFR指导的病变选择策略显著改善了1年后的临床预后。

徐波教授表示,此项研究对于临床的实际意义是,相比于基于导丝的生理测量QFR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以及充足的临床证据支持,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有望成为重要的精准治疗手段。

霍勇教授:防治结合,共建新型ACS防治体系

图片

霍勇教授带来了构建中国ACS创新管理模式的展望。霍勇教授提到,中国PCI例数持续增长,但ACS死亡风险仍呈快速上升趋势。心血管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多份政策文件指导和大力推动建设。

胸痛中心是一种区域协同救治的服务模式,是急诊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形式,胸痛中心的建设是推动新型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历经十年深耕细作,现代胸痛中心体系逐步成熟,急性胸痛协同救治网络正在持续加强,特别是“三全模式”的建立,使心血管管理更加优化。

未来,在政府主导下医疗机构、社会各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从传统医疗模式到创新医疗模式,从疾病到健康,从救治到预防,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关口前移,协同推进的分级诊疗模式,共建新型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这既是社会责任,也是医生的使命,更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举措。

马长生教授:房颤管理进入积极的节律控制时代

图片

马长生教授汇报了关于节律控制的重要进程,也分享了非常重要的证据,证明导管消融有利于改善房颤病人的预后。

他说道,自2002年AFFIRM研究证实节律控制并不能改善预后、不降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死亡率之后,房颤治疗一直以室率控制策略为主导。但由于早期人们对房颤干预价值的理解和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胺碘酮、索他洛尔副作用的认识不够深入,导管消融的临床应用也才刚刚起步,所以AFFIRM研究在设计上不可避免地有其时代局限性。2020年EAST-AFNET4研究结果显示房颤患者早期节律控制明确改善预后。所以在充分抗凝、管理好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基础上,对于适合节律控制的患者,应积极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改善患者预后,房颤治疗将会进入更积极的节律控制时代。

瞻看前程,风景正好,太阳正晴。相信第六届西北心血管病论坛暨第二届心血管创新与转化沙龙的成功举办,将会为西北地区心血管诊治增加新动能,为心血管创新发展提供“加速度”;策马扬鞭,为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宏伟栏目增添劲力。

阅读数: 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