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汪道文教授团队译著《肥厚型心肌病》,为各年资医生提供HCM诊疗“通关秘籍”

2021年9月4日,在202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年会暨第14届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期间,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王炎教授主译的肥厚型心肌病(HCM)经典著作——《肥厚型心肌病》(原书第二版)中文译著正式发布。

新书发布会现场

倪黎教授主持发布仪式

经典、权威、实用

适用于各年资医生的HCM诊疗“教科书”

▼▼▼

《肥厚型心肌病》由美国SrihariS.Naidu教授主编、全球70余位多学科专家共同编著,涵盖了肥厚型心肌病筛查、管理、治疗、实践病例等各方面热点问题,是享誉全球的HCM经典“教科书”。该书对引导临床医生全面认识HCM、促进HCM诊疗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初版内容涉及到了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HCM疾病初次被发现到该病多方面的异质性,强调需要建立卓越的医学中心开展HCM研究。本书初版面市后,ESC肥厚型心肌病指南于2014年发表,与此同时,全球许多HCM卓越医学中心得以建立。此次汪道文教授团队翻译的新版图书,在初版的基础上更新了关于HCM研究最新进展的章节,收录了指南不能完全阐述的细节和临床实践内容。
王炎教授介绍新书亮点

作为新书主译之一,发布会现场,王炎教授从书中对HCM表型及病理生理、诊断和相关检查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管理、诊疗内容示例、前沿研究、高危和终末患者管理等内容的阐述和临床建议,介绍了该书的亮点。

王炎教授用经典、权威、实用等关键词评价《肥厚型心肌病》。“该书全面介绍了当代肥厚型心肌病基础理论及循证诊疗;由国际顶级肥厚型心肌病专家SrihariS.Naidu教授及70余位权威专家倾力打造、汪道文教授领衔主译;内容涵盖了肥厚型心肌病诊疗全过程及前沿研究进展,图文并茂;适用于各年资心脏病学医生阅读。”

王炎教授表示,通过参与图书的翻译编撰,自身对HCM诊疗的认知和思考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获益良多。王炎教授相信,《肥厚型心肌病》中文译著将成为我国各年资心内科医生了解认识HCM的重要参考。

探索、创新、引领

为中国HCM患者探寻最好的诊疗方案

▼▼▼

HCM在临床中少见但不罕见,因其表型、病情和发病年龄差异巨大,其病理生理和治疗与临床常规有许多不同之处,故而其临床治疗有许多的困惑和争议。药物治疗以及室间隔切除减容术、酒精消融术等治疗效果都不尽人意。

汪道文教授讲述译著《肥厚型心肌病》初衷

日常的临床科研工作已然繁重,汪道文教授在谈及为何仍要组织团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翻译编撰《肥厚型心肌病》时表示,“很多医生面对HCM患者,除了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外,束手无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用β受体阻滞剂。《肥厚型心肌病》给了我们非常系统、权威的HCM治疗方案,我自己在阅读学习和翻译的过程中,便获益良多,所以我希望通过和大家分享这一非常有学术价值的著作,让更多的临床医生对HCM有更全面、更正确的认知。”

汪道文教授介绍道,其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每周便有10余例HCM患者前来就诊。“让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最好、最有效的治疗是我从医的理念,每一个重大疾病都应该有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没有,我们医生就要责无旁贷的探索出好的治疗方法。”

汪道文教授现场为学员签名赠书

除了此次译著《肥厚型心肌病》,临床实践中,面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疗困境,汪道文教授和团队也没有止步不前。在汪道文教授的带领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在国内较早开展肥厚型心肌病基因诊断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开展肥厚型心肌病的室间隔射频消融治疗,有效地解决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梗阻问题,从而使患者避免受开胸之苦,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目前,汪道文教授团队在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射频消融治疗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相信在未来可以进一步取得长足的进步,造福更多患者。

“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建立肥厚型心肌病卓越医学中心,从疾病机制、分子学诊断到临床治疗,探寻出中国HCM患者的全面解决方案,并在全国、乃至世界推广。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此。” 

《肥厚型心肌病》翻译团队合影

《肥厚型心肌病》购买渠道


阅读数: 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