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科普进行时:江城相会,院士想与你谈谈“心”

2021年9月4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CCCP)年会暨第14届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正式召开。葛均波、顾东风、饶子和、蒋华良、邵峰、陈义汉、卞修武、邵新宇、陈孝平等9位院士,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涂远超主任以及来自全国的近万名心血管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齐聚大会,共同发出倡议:“以防控新冠的成功模式,全面防治心血管慢病。”深刻诠释抗疫决心、健康信心、医者初心

当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周宁教授化身主持,搭档湖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陈超,邀请葛均波、汪道文、霍勇三位心血管专家“谈心”,进行公益心血管科普。

义无反顾

心血管人的抗疫“决心

▼▼▼

葛均波院士分享抗疫故事

此次论坛在抗疫的英雄城市武汉召开,回想起去年年初的一幕幕,大家都感慨万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葛均波院士回忆到,在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期,看到医护人员防护镜上水雾影响阻挡视线,影响临床诊疗工作时,他立即组织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的成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紧锣密鼓地设计产品、申请专利并很快就送到了武汉前线,为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医护人员们切实地解决了护目镜水雾的问题。

汪道文教授谈抗疫举措

疫情就是责任,针对新冠肺炎心血管并发症多、危重病人抢救任务重的特点,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汪道文教授联合其它学科重症管理医护人员成立了“护心小分队”,携带“救命神器”ECMO奔走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一线,补充了抗疫“短板”,为重症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去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重症救治“尖刀连”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平战结合

心血管人维护健康有“信心

▼▼▼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影响我国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湖北省在2021年起实施“323”攻坚行动,其中包括通过防治结合、医防融合等手段,降低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葛均波院士特别提醒大家关注身心健康,要监控好“三高”指标。同时作为心血管医生,也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说:“说服患者的前提是要说服自己。”汪道文教授对此也颇有感触,他表示心血管人将不断求索,练好自身本领,维护公众生命健康。
霍勇教授谈心血管疾病防控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霍勇教授认为,心血管疾病防治也要“平战结合”,广大老百姓在平日里要重视养成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从业者要做好健康知识普及工作。中国心血管医师心脏健康研究(CCHS)的结果显示,中国心血管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有所好转,慢性病的知晓和治疗率均高于普通人群。但也应该认识到目前疾病控制上还有欠缺,要先把自己管理好才能管理好患者。同时,对于患者管理上,应当把患者教育作为重点,他也呼吁各大医院建立患者管理团队,完善管理机制,提升患者院外管理水平。

医德兼备

心血管人再谈医者“初心

▼▼▼

三位专家共话初心,为青年医师寄语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都无法忽视的重大健康问题,健康中国是我们一代代要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医学需要温度,要以能者为师,以患者为师”谈及对青年医师的期待,葛均波院士认为,医学是科学,也是社会学,医生不仅要医术好,还要医德高,缺一不可。对待患者要有同理心,对待医学要有敬畏心。年轻医生的成长需要循序渐进,通过磨练,在临床和科研上不断打磨自己。他也表示要对心血管医生有信心,请广大老百姓放心。

汪道文教授谈到,后疫情时代,医生要更加重视健康科普,并带动基层服务能力提高。疫情时期赋予了医学新的内涵,只有自己的本领过硬,才能“战无不胜”。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坚守初心,就像裘法祖院士说的那样,“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有才有德才能做一个好医生。疾病的发展规律决定了我们不仅要看病,更要强调预防,重视科普工作,带动基层联动,将疾病扼杀在摇篮。同时,在知识更迭迅猛的今天,我们也要不断学习,跟进前沿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

“慢性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干预和公众教育的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霍勇教授谈到,慢病的预防也需要借鉴传染病的管控的模式,当然,这其中需要整合大量的社会资源,也需要广大心血管医生的努力和付出,当然首先是要从自身健康做起。目前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已经体现了对心血管疾病防控的部署,期待心血管疾病防治有着更美好的未来!

阅读数: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