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人心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陈海生教授团队急诊超声介导应用VenusA-Plus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取得成功

近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陈海生教授带领TAVR团队应用VenusA-Plus®可回收输送系统在超声介导下接连完成急诊TAVR手术,成功救治两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急性心衰患者。

陈海生教授在紧急收治两名患者后,组织团队对患者病变进行深入分析,考虑该患者病情复杂,外科开胸风险较大,瓣膜情况复杂,病情严重。果断决定为两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第一时间挽救患者性命。术后患者恢复状况良好,为广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带来福音。标志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瓣膜介入治疗水平又上一新高度!

Case1

患者男性,71岁,心脏彩超报告提示该患者主动脉瓣严重钙化重度狭窄;全心扩大、二尖瓣轻度反流,升主动脉未扩张,左室收缩功能减弱;反复心衰,无法平躺;患者在完成超声检查后随即出现气喘、呼吸急促等症状,马上转入ICU。傍晚,患者急性心衰加剧,大汗淋漓,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患者处于休克状态。

病例分析

患者为TYPE1型主动脉瓣狭窄,重度钙化,伴关闭不全,二尖瓣轻度反流。瓣环平均直径约为24 mm,左、右冠窦融合,左室流出道平均直径:24 mm,钙化延伸到左室流出道,对瓣膜释放位置的要求相对会更高。低流速,低压差,EF:20-25%,平均压差>40 mmHg。窦部空间:40 mm,升主动脉直径:35 mm,STJ: 34 mm。左冠开口切面在最根部,右冠高度尚可。左室大小尚可。右室舒张末:47,PASP:74。

手术策略

术者团队组织科室及体循麻醉手术等科室集体对其病变进行深入分析、反复讨论后,结合患者病情复杂等因素,决定使用VenusA-Plus®可回收输送系统,为手术增加安全保障。拟选用20 mm或22 mm球囊预扩张,结合球囊扩张情况,确认选择植入L26或L29型号瓣膜。股动脉入路超声评估,双侧股动脉入路条件良好,决定经右股动脉为主入路。

患者主动脉瓣口面积小,仅有0.35 cm²,使得跨瓣难度增大。此外,患者反复心衰,EF仅维持在20-25%,无疑都加大了此次手术的难度。

手术过程

行主动脉根部造影,双猪尾确定选择最佳释放体位,观察瓣叶活动度、确认是否合并反流,选择合适体位利于跨瓣和释放瓣膜。

右股入路评估

主动脉根部造影

在成功跨瓣后,术者团队分别选用18 mm、20 mm球囊预扩张,20 mm预扩时显示有腰征有轻度漏。结合瓣环及球囊预扩情况,确定植入L26型号瓣膜。

20 mm球囊预扩

瓣膜释放

111.gif

瓣膜最终形态

术者团队结合DSA影像,多角度观察瓣膜情况,从球囊及术前CT,可以看到瓣上限制处位置偏高,瓣膜释放时持续牵拉,直至瓣膜释放超过瓣上限制处卸力。

术前血压情况

术后的血压

Case2

患者男性,68岁,因反复心衰,无法平躺,急诊送至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彩超报告提示该患者主动脉瓣严重钙化重度狭窄;全心扩大、二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升主动脉未扩张,左室收缩功能减弱,情况十分危急。

病例分析

患者为三叶瓣,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重度钙化,对瓣膜位置的要求相对会更高。二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瓣口流速4.1 m/s;平均跨瓣压差约为40 mmHg,瓣环平均直径约为24-25 mm,窦部空间大小约为42 mm,升主动脉直径约为34 mm,左室流出道平均直径约为22 mm,STJ约为34 mm。房间隔约为12 mm;右室舒张末:40-41;左室大小尚可。

期间患者反复出现心衰,患者主动脉瓣口面积仅有0.5 cm²,EF维持在40-45%,左冠开口水平见瓣叶,右冠高度尚可。同样考验着术者团队,还有手术入路的问题,经由超声评估股动脉入路,患者血管入路细,左、右侧股动脉约为4 mm左右,入路条件较差,右股后壁存在有大斑块。

手术策略

术者团队组织科室及体循、麻醉等手术科室集体对其病变反复讨论后,结合患者病情复杂等因素,决定使用VenusA-Plus®可回收输送系统,为手术增加安全保障,考虑选用20 mm球囊预扩张,根据球囊扩张情况评估冠脉情况,验证L26型号瓣膜是否可以封住瓣周漏。在入路选择上,术者团队决定切开股动脉,术中造影评估入路情况。

手术过程

手术开始后,术者团队行造影评估入路情况,右股扭曲、狭窄,左股狭窄,颈动脉入路也比较细,排除经由右股动脉和颈动脉入路,选择左股动脉为主入路,同时选择6*80和8*80外周球囊对左股动脉狭窄处进行扩张。

左股球囊预扩张

主动脉根部造影

行主动脉根部造影,观察瓣叶活动度,确认是否合并反流,选择最佳的释放瓣膜角度利于导丝跨瓣。随后AL2导管配合直头导丝跨瓣,导管迅速沿轨道进入左室以保护心肌。选用20 mm球囊预扩张,球囊无腰征,有轻度漏。结合瓣环及球囊预扩情况,考虑选择植入VenusA-Plus®L26型号瓣膜。

20 mm球囊预扩

瓣膜释放过程

瓣膜完整形态

术后造影评估

术后患者主动脉跨瓣压差从术前70mmHg降至5mmHg,即刻舒张压65mmHg。

2例患者为老年男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重度反流,射血分数低,心功能差。超声引导下对患者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冠脉高度、左心室等结构进行测量评估;患者主动脉瓣类型为TYPE1型二叶瓣、三叶瓣,瓣叶及瓣环弥漫性钙化。超声介导的TAVR,难度较大。术中克服了种种困难,术后即刻超声显示瓣膜支架打开形态良好,少量瓣周漏,由于选择的是自膨式瓣膜,瓣膜会随着在体内的升温而产生持续的自膨胀作用,因此少量的即刻瓣周漏是不必担心的;这一点也在随后的随访中得到了验证。目前该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无瓣周漏,无明显跨瓣压差。术者团队应用VenusA-Plus®可回收输送系统仅在超声引导下,克服瓣膜重度钙化、低流速低压差、入路扭曲等问题,成功为两名急性心衰患者解决患者主动脉瓣狭窄问题。

医院介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99年,是广东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按照省市各级领导的要求,多方发力,团结一致,保持战略定力,依据高水平医院建设目标及进度,着力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集聚拔尖医学人才、打造一流医学学科、率先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全面发力,强劲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引领效应的一批高水平专科群如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心脏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等,将市一医院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研究型综合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承,于2017年1月正式挂牌开科,拥有开放病床43张,ICU病床6张,硬件设施齐全,包括全高清胸腔镜、体外循环机等大型医疗设备,集临床、专科ICU、体外循环于一体。学科带头人为全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硕士生导师陈海生教授。科室常规开展各种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病(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微创心脏手术及杂交手术为科室特色品牌。

专家简介

微信截图_20210830112852.png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熟练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或杂交手术治疗,主张微创外科理念,较早开展微创心脏手术(包括各种胸腔镜心脏手术、先心病/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小切口心脏手术和非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等)。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技术与工程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中南六省胸心血管外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导师委员,原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广州市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委。

微信截图_20210830112859.png

硕士研究生,在职博士,主治医师,中共党员,工作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2年在柏林心脏中心及2018年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学习,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女医师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专业组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青委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体外循环协会委员。

微信截图_20210830112906.png

硕士,主治医师,中共党员,工作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委员会主动脉夹层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

阅读数: 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