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C2021|毛威:钱江会是我们心血管人共同的家

2021年9月23-26日,秉持着“求真务实”精神的第十五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QICC2021)将在杭州隆重召开,钱江会抗栓论坛坛主、浙江省中医院毛威教授在会前接受严道医声网专访,讲述了他与钱江会之间独特的“根”与“情”。

微信截图_20210812093741.png

钱江会是家园

是一本写满情怀的家书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钱江会,也是如此。

“没有结缘这种说法,作为心内科医生、浙江省心内科医生,它就是我们全省心血管医生共同的家。”

15年来, 钱江会氤氳的思想内涵和学术内容,不仅在专业上,而且在精神上,一直滋养着无数心血管医生。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毛威教授来说,钱江会是家园,是浙江省心血管人的精神寄托,更是一封写满故事的家书。

时间倒拨40年,1980年,我国心血管病学混沌初开之际,一批有着满腔热血的老一辈心血管病专家本着促进交流,共同学习的目的,筚路蓝缕开启新征程。吕俊陞教授牵头,联合赵昜、楼福庆、楼彦衡、黄元伟、金宏义、单江、陈君柱等教授共同创办了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由此拉开了学术年会的序幕。

毛威教授解释道,最初老一辈教授共同创办了学会之后,每年至少会举办一次学术会议,这些会议当时主要作为省域学术平台,旨在为浙江省心血管医生提供一个学习领域内最新研究进展、新技术、新项目,交流临床经验的平台。到了2007年,时任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主任委员陈君柱教授正式将会议更名为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由此,自2007年后,“钱江会”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学术年会的代名词,并一直延续至2020年。

“随着钱江会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现在的钱江会可以说是全国心内科医生,甚至是与其有关的国际同行的共同家园。”毛威教授补充说道。

作为浙江省心血管内科医生中的一员,毛威教授自90年代初即开始不定期参加学术年会,那时的他初到工作岗位,便以一名学员的身份,跟着科室老主任秦南屏教授参加会议。参会过程中,毛威教授形容道,他和其他学员们如同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着各种各样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前辈们的临床经验,聆听老一辈专家们的谆谆教诲。

“05年之前我是不定期的,因为当时参加学术年会还是一件比较稀罕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需要你在科室有一定的代表性。”

2007之后,毛威教授开始深度加入到学术年会当中,定期参加每一届会议。整个钱江会规模的越来越大,包括各方面支持力度的加强,大家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会议也变得越来越包容开放,学术影响力逐年扩大。

2014年,对毛威教授来说,是标志性的一年。

那一年,毛威教授被选为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和七位副主委之一,在王建安主委的带领下,分管学会的组织和宣传工作。

新身份带来新使命,怀着满腔热情,毛威教授上任伊始,便在王建安院长领导下,完成了浙江省心血管内科医师现况调查,并发表在当年的《浙江医学》上。

不过,令毛威教授至今印象深刻的是亲历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2015年评选了浙江省心血管领域的十大标志性事件。当时的十大标志性事件,现在回头来看,颇具深意和前瞻性。这十大标志性事件分别为:

TOP1:钱江会已成为国内品牌的心血管病会议,且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TOP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开展的经皮主动脉瓣、二尖瓣修复治疗,左心耳封堵、降落伞治疗室壁瘤等结构性心脏病治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TOP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共同成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

TOP4: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高级桡动脉演示课程历经多年努力,已成为有重要影响和特色、广受欢迎的专题会议。

TOP5: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开展希氏束起搏技术并成为该项目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牵头单位。

TOP6:浙江省绿城心血管病医院率先开展左心室内膜起搏术。

TOP7:浙江医院和绍兴市人民医院成为全国首批心脏康复基地(当时全国心脏康复基地仅有5个)。

TOP8:浙江医院金宏义院长和舟山医院的阮连生教授两位前辈,2011年获得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终身成就奖。

TOP9: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TOP10:浙江省中医院成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重点创新类学科,获一系列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资助和奖励。

这份于2014年底评选,2015年张榜公布的“浙江省心血管十大标志性事件”,经历6年时光之后,愈加历久弥新。从心血管发展的最前沿,到学术会议品牌的打造,从心血管病流调预防、诊疗新技术项目到心血管病康复,从现代医学到中西医结合,十件大事涵盖了心血管学科发展最前沿的方方面面。

“今天再回头看真的很有意思,带着浓厚的预言意味。当时的许多事情只是萌芽,到现在已经生机勃勃了。”毛威教授感慨道。

第二件大事是在2016年,当时葛均波院士与霍勇教授牵头在苏州建立了中国心血管博物馆,向全国征集各省具有代表性的学科领军人物、重大事项、前沿技术及临床研究等资料。浙江省在王建安主委的倡议和领导下,联合全省委员,对全省各级医院、心血管团队的资料进行了广泛征集、梳理。而这件事对于浙江省心血管学界来说,可谓前无古人,对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发展的重大事件、重要研究、重要人物进行了有条理,有依据,有脉络的梳理。

第三件大事,即在2017年,以王建安教授为主编,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出版了《钱江心声》,对整个浙江省心血管病事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回顾和展望。毛威教授指出,《钱江心声》出版的背后,是一种传承,是浙江省心血管事业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现在学科发展呈燎原之势的背后,一代一代浙江心血管人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的浓缩。因此,《钱江心声》的出版有着独特的时代特征和浓厚的时代烙印。

十件充满希望的事件评选,一份蕴含丰硕成果的资料征集,一本充满心血的传承之书……从亲历者到组织者再到见证者,对于毛威教授来说钱江会是事业,是厚重史书,更是责任与传承。吾心安处是吾乡,对于浙江省心血管人来说,这片热土更是他们的主场,归属感,与生俱来。

钱江·国际·心血管+Q·I·C·C

=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

▼▼▼

从诞生伊始的蹒跚起步,到历经时光打磨后的初心不改,15年成长,钱江会业已成为我国心内科领域具备很高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的高质量学术盛会。

毛威教授认为,钱江会发展到今天可以用三个关键词评价。

第一,“钱江”——扎根浙江,源远流长。

第二,“国际”——兼收并蓄的国际视野,且这个“国际”不止是形式上的国际,是具备真正内涵的国际。

首先以王建安教授为代表的团队无论是在瓣膜病等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器械研发,亦或是基础研究方面都达到了国内领先、甚至国际先进水平。外国学者参会不仅仅是交流分享,更是来一起学习,因此,大会在影响力上即具备国际水准。其次以傅国胜教授、朱建华教授等为代表的学长辈专家学者,共同推动浙江省心血管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获得了国内同道的普遍认可,在器械研发、技术创新中取得了众多尖端成果,大会在学术领域中达到了国际水准。

第三,“心血管”——与时俱进的学科理念。

这个“心血管”不再局限于当年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初创年代对心血管病的认知,它是与时俱进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的拓宽,现在已包含了与心血管相关的众多交叉学科,临床与基础在这里深度融合,医药与器械在此彼此交融,许多设想和概念也在这里真正得以落地。

毛威教授同时强调,钱江会发展到今天仍然充满生命力的根本在于,它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即是大会的办会宗旨——Q、I、C、C。

Q即为Quality,大会始终将高质量放在首位。I为Innovation,表示会议在高质量办会的同时,鼓励创新,永远将创新放在前沿位置。此外,会议也始终不忘合作,C即代表Collaboration,表示大会一直致力于联合浙江省心血管学界同道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也表示浙江省愿与全国同道交流互通,更代表中国愿与世界合作,心内科愿与心外科、影像科、临床基础、医工信,医药械等加深合作,共促学科发展。最后一个C即表示Cultivation,大会注重薪火相传,以培养青年医生为目的,助力年轻医生成长。

“我们都是在办会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也一直在参会专家们的引领下,伴随着钱江会的快速发展,水涨船高,取得了进步。”毛威教授谈到。

抗栓论坛:

从最基础出发,探寻抗栓治疗法则

▼▼▼

今年的钱江会,毛威教授又迎来了一个新身份——抗栓论坛负责人。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心血管疾病防治属于他汀调脂的年代,进入21世纪后即迈入了抗凝为主的年代。抗栓在心血管领域乃至整个人类疾病防治领域的重要性日渐突显。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毛威教授表示, 90年代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让心内科医生如虎添翼,极大地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为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了2000年以后,抗凝治疗逐渐浮出水面,当时中国电生理事业开拓者之一的蒋文平教授说,如果心血管医生不懂抗凝药物,就无法面对今天的疾病。

毛威教授则指出抗栓治疗发展迅速的本质在于医者对疾病认知的深入。

如今的抗栓与许多心脑血管疾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冠心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房颤,还是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力衰竭等都与抗栓有着密切联系,与疾病发生机制有关系。而血栓在形成过程中,既与血小板有关,又涉及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因此整个抗栓治疗会与抗血小板、抗凝、溶栓及相关的出血风险有联系。

这些原理回溯到本次抗栓论坛,论坛在学术内容设计上也将从疾病发生机制出发,针对血栓的形成、凝血溶栓的环节、血小板聚集等最本质的病理生理出发,安排学术内容。在专家邀请上,论坛也将广邀国内外众多在抗栓治疗领域内颇具造诣的顶级专家学者传经送宝,分享前沿进展、解读最新指南、共识。浙江本地的多位学者也将参与其中,互动学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会上毛威教授也将带领各参会嘉宾推广解读今年5月在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正式发布,由葛均波院士牵头起草,毛威教授担任专家组成员的《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及低反应性人群诊疗专家共识》,着眼于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患者的临床诊疗,强调进行有效、精准的危险因素筛查和个体化、规范化的药物治疗。

下一个五年,保持会议高质量发展

▼▼▼

15年薪火相传,凝心聚力描绘发展蓝图。在钱江会即将迈入下一个5年的新起点上,毛威教授对会议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毛威教授强调,五年一个规划,而现在国家各行各业都在追求高质量发展。医疗领域自然也不能落后,浙江心血管事业和钱江会在未来5年定会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越走越远、越办越好。

“我们前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已经有了中国声音,浙江声音,杭州声音,未来五年这个声音只会越来越强,发出更高质量的更强声音!”毛威教授最后坚定的说道。

专家简介

微信截图_20210812093805.png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FACC。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心脑血管病中心主任。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学术任职: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血管急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指南与共识工作委员会委员,从事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教学32年,擅长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及危急重症抢救,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有很深造诣。

阅读数: 1890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