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法布雷病多学科诊疗团队正式成立,开启法布雷病诊疗新时代
1.jpg

2021年4月2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法布雷病多学科诊疗中心(法布雷病MDT)正式宣告成立,开启我国法布雷病诊疗新时代。

据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法布雷病多学科诊疗团队由医院神经内科、心内科、肾脏科、儿科、眼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依托医院雄厚的医疗资源以及在罕见病工作领域的丰富经验,未来团队将从高危患者筛查、MDT门诊和病房、学术研讨等多个方面,优化法布雷病的诊疗流程,致力于提升我国法布雷病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佳管理方案。

2.jpg

以实力背书,团队成立顺势而为

▼▼▼

3.jpg
法布雷病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的溶酶体贮积症,可导致肾脏、神经、心血管、皮肤、眼等多系统的病变,已列入2018年5月国家发布的首批121种罕见病目录(第27号)。因其临床表现变异大,病情复杂多样,其诊断难度大,误诊率高,由于大部分医生认识不足,有报道可延误诊断达20年。因此,亟需把前期的临床多学科的协作进一步规范化,以帮助患者实现早诊早治,进行全方位的疾病管理。

而20年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即在国内率先诊断该病,并于此后的多年内发挥医院多学科优势,联合神经科、心内科、眼科、肾脏科和儿科等学科密切合作,在临床、影像学、病理、生化以及基因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长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同时先后发起和参与了2013和2021版两个中国法布雷病的诊疗专家共识的撰写。

有报道认为目前国内确诊的患者仅有数百例,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患者超过百例,成为中国在该病的两大主要研究中心之一。

众志成城,携手共建法布雷病MDT典范

▼▼▼

4.jpg

法布雷病MDT的成立工作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刘新民院长亲自参加了启动会议并致辞。他强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作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北京市牵头医院,此次团队的成立对罕见病诊疗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希望医院团队的建设和诊疗经验能在未来逐步推广到其他罕见疑难疾病的多学科诊治过程中,以及其他协作医院,推动罕见病防治,改善罕见病患者的临床预后,从而带动我院在这一领域不断提高,用行动践行健康中国的全方位理念。
医务处袁建峰处长也表示,医院层面将全力支持法布雷病MDT的建设,通过优化MDT会诊流程,建立病历系统MDT模块等形式提供后备支持。
随后,丁洁教授代表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对法布雷病MDT提出了“几点期望”:希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法布雷病MDT能够通过定期开展MDT门诊、加强宣传报道、面向大众或基层医院进行法布雷病学术讨论、起草MDT组织管理指南及护理指南等形式,做到真正的学术创新,在不断探索中完善MDT管理,使法布雷病MDT能够成为其他罕见病管理的典范。

理论与实践并举,团队成立后首次会诊

▼▼▼

5.jpg

在学术讨论环节,神经内科张巍教授对法布雷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以及法布雷病MDT的开展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她指出,法布雷病的心脏表现主要为不明原因的心肌肥厚,心房颤动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在心肌肥厚的患者中,大概1%最终诊断为法布雷病。其诊断方法包括α-Gal A活性检测、基因检测以及组织病理学活检等。近年来,其治疗已获长足进步,除传统的对症治疗外,酶替代治疗、分子伴侣治疗已经进入临床。酶替代治疗药物已经在我国上市,但由于价格等问题尚待广泛应用。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随后儿科丁洁教授、熊辉教授、王芳教授,神经内科袁云教授、张巍教授,肾内科陈育青教授、心内科马为教授和眼科吴元教授等法布雷病MDT专家围绕一例表现为“肢体疼痛、反复头痛、言语不利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20余年,头晕3年“的青年法布雷病患者,从不同专业角度进行了会诊,提出了建立法布雷病早期筛查套餐,进一步完善我院对该病的综合诊断体系。值得一提的是,该例患者的母亲也是法布雷病患者,当时正由于房室传导阻滞而在心内科安装永久起搏器。

最后,袁云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提出各学科专家应牢记包括手足烧灼痛、青年卒中、尿蛋白、肥厚型心肌病等法布雷病“高危信号”,进行针对性筛查。未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法布雷病MDT也将精进不懈,致力于继续提高我院对法布雷病的诊疗能力,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疾病治疗,用事实说话,展现我院在法布雷病诊疗领域“硬实力”,助推我国罕见病诊疗水平更上一层楼
阅读数: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