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F 2021|致力胸痛中心ACS患者随访管理质量提升,推动实现患者健康的长治“9”安
1.jpg

2021年4月23日,在第二十四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 2021)上,胸痛中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访管理质量提升项目全国启动会成功召开。会议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担任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方唯一教授担任主持,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苏晞教授、南部战区总医院向定成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杨清教授、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张金霞教授分别介绍了胸痛中心ACS患者随访管理质量提升项目背景及诊疗流程、从胸痛中心到心血管疾病的全程管理、ACS患者全程优化降脂策略以及患者管理群组对ACS患者随访体系建设的启示。随后由杨清教授主持,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候静波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张力教授针对多家媒体提出的项目相关和临床热点问题做出详细解答,为深入了解项目内涵和ACS患者全程管理提供了重要信息。

2.jpg

主席致辞

CHAIRMAN'S SPEECH

▼▼▼

葛均波院士:预防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健康策略

3.jpg

近年来中国心血管疾病呈爆发式增加,这与危险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密切相关。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医学界和教育界委员提出,预防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健康策略。近几年,我和霍勇教授提出了一些结合专业特点的提案,希望能够通过上游预防,通过社会、政府、媒体以及协会和学会一同呼吁,让大家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高健康素养。过去10年,在霍勇教授的领导和一大批心血管专家的推动下,胸痛中心已成立4866家,其中1817家已通过认证,形成了一个“横到边,竖到底”的心血管急症覆盖网络。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和全域覆盖的三全模式也逐渐形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近年来以胸痛中心为抓手,延伸到心衰、房颤、高血压达标、心脏康复以及最近正在建设的瓣膜中心,期望藉此推动中国心血管学科建设。希望所有同道、专家、企业和媒体,能携手传播健康知识,为构建我国心肌梗死救治网络贡献自己的力量。

霍勇教授:做好冠心病预防,改善患者预后,是心血管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4.jpg

在胸痛中心建设取得成绩后,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实现患者全程管理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不仅与心血管医生有关,也应该与整个医疗机构未来发展、学科发展以及我国整个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密切相关。医疗质量改进是一个过程,手术数量并非关键,关键在于如何将医疗服务以及介入手术等真正植入疾病防、救、治、康的管理流程中。过去30年,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迅速,但冠心病死亡率仍持续上升。作为心血管医生,我们有责任、有使命去思考如何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如何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目前ACS患者出院后真正能够进行1年随访的比例不足10%,虽然原因众多,但我们可以从本职工作做起,借助胸痛中心ACS患者随访管理质量提升项目所搭建的平台和技术支持,更好地建立随访管理团队,实现从急诊、急救到慢病管理,在不同的医院探索不同的经验,使ACS患者管理更加完善,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主题演讲

KEYNOTE SPEECH

▼▼▼

苏晞教授:项目背景介绍及《中国胸痛中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访管理诊疗流程》倡议

5.jpg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再灌注比例高于80%,院内死亡率低于4%。值得警惕的是,ACS 患者1年内再发缺血事件风险极高,因此ACS患者长期随访管理同样重要。胸痛中心ACS患者随访管理质量提升项目旨在通过对胸痛中心ACS患者进行多渠道患教及标准化随访管理,增加患者定期随访率,提高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降低再发事件风险,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中国胸痛中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访管理诊疗流程》倡议中建议,应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全面评估,制定随访计划;出院后1、3、6及12个月进行随访,超高危患者可考虑增加随访频率。原则上,所有ACS患者血脂应以LDL-C水平作为干预目标,超高危人群LDL-C应<1.4 mmol/L,血脂、血压、血糖管理达标后均不应停药或盲目减少剂量。要做好随访信息登记管理,根据1年时随访指标再次进行风险评估,指导后期分级管理。

向定成教授:从胸痛中心到心血管疾病全程管理

6.jpg

我国未来10年AMI患者数量仍将急剧攀升。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将技术和体系整合提高AMI救治效率,优化救治流程,有效缩短了救治时间。然而PEACE研究显示,中国AMI患者1年复发率2.5%,出院后未继续接受指南推荐药物的患者再发AMI的比例更高。胸痛中心随访是应对现状和需求的重中之重,未来建设要完成从急救到二级预防,从急病到慢病全程管理的延伸,打通胸痛救治全流程,深化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和胸痛中心院内外一体化建设“心脏健康关爱计划”是推动患者管理改善的重点单位和项目。期待未来实现数据共享后,能够让患者在当地做好长期管理,实现全流程管理,真正显著降低事件再发风险。

杨清教授:ACS患者全程优化降脂策略

7.jpg

PCI解决罪犯斑块问题后,非罪犯斑块的存在使ACS患者仍面临很高风险,即使接受他汀等常规药物治疗后,非罪犯斑块仍不断进展。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和破裂的核心机制,只有将LDL-C进一步降低,才有可能进一步逆转斑块、降低事件。最新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了更低的LDL-C目标值,对ACS患者降脂达标提出了更高要求。随机对照研究(RCT)证实,在ACS患者中早期使用依洛尤单抗,可显著提高LDL-C达标率。依洛尤单抗还可稳定及逆转冠脉斑块,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发,且对广泛的超高危ASCVD患者均可带来显著心血管获益。PCSK9抑制剂在超高危ASCVD患者中的临床治疗地位已经得到国内外指南的充分肯定。

媒体问答集锦

Media Q&A Collection

▼▼▼

8.jpg

李妍教授:对ACS患者这一超高危人群,要给予非常强化的治疗,从积极介入到积极抗血小板、抗栓治疗再到更加强化的调脂治疗。大家能够认识到调脂治疗重要性,但现实与指南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我国一项ACS研究发现,入院前仅不到20%的患者接受他汀治疗,入院后调脂治疗比例显著提升,但出院后又逐渐下降;而且还存在很多即使采用高强度他汀治疗LDL-C仍然不能达标的患者。对LDL-C不达标的患者,研究证实联合调脂治疗尤其联合PCSK9抑制剂能够使患者血脂显著降低,提高达标率,减少心血管事件,这给心血管医生和 ACS患者提供了有力武器。

9.jpg

候静波教授:中国ACS患者管理存在3个突出问题:第一,大中心、大医院介入开展良好,D2B时间明显下降,出院给药较规范,但规范用药长期坚持率和依从率随时间推移明显降低。基层管理不规范是主要原因。第二,管理不达标,虽然有很多控制LDL-C、糖尿病、高血压的药物,但很多患者只是在服用药物不关注是否达标,很多医生随访也未积极要求患者达标。第三,往往将ACS治疗简单化,整个医生群体忽视ACS术后长期风险。总之,针对ACS患者随访管理,基层医生要树立长期管理理念,提高整体诊治水平,管理要达标,并重视长期危险因素控制,才能让ACS患者长期获益。

10.jpg

张力教授:对ACS患者,我们已有良好的血运重建作为开始,但院后管理面临依从性和达标率等问题,不容乐观。胸痛中心ACS患者随访管理质量提升项目在医护人员与患者间搭起桥梁,让医护从长期管理中提升整体救治水平;也使患者增进对ACS危害及二级预防的认识,积极行动保护心脏健康。另外,现在有很多新的二级预防用药包括依洛尤单抗等,项目过程能够更好地观察这些药物获益的临床证据。期待该项目能带来冠心病治疗理念的提升,提高疾病的知晓率,提高药物依从性,提高危险因素控制的达标率,最终实现整体治疗效果的改善。

总结

CONCLUSION

▼▼▼

总结:以随访为基石,推动胸痛中心院后管理改善

胸痛中心ACS患者随访管理质量提升项目源于随访,而高于随访,是以随访管理为基石,通过随访管理质量提升促进胸痛中心院后管理,满足胸痛中心院前、院中与院后有机结合以及急诊救治和慢病管理紧密衔接的发展需求。希望该项目的启动能够为胸痛中心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为未来医患协作开展疾病救治和管理探索出新的模式。我们只有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心血管事业的蓬勃发展,助力我国心血管事件拐点的早日到来,从而实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血管健康。

阅读数: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