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心内房颤左心耳封堵全国培训班圆满举行:打破壁垒,PCI术者精进左心耳封堵技术
2.jpg

“冠心病患者基数巨大,其中合并房颤患者不在少数,这些患者PCI术后往往需要双联或三联的抗栓治疗,带来很高的出血风险,因此如何做好冠心病合并房颤的管理一直是个难题。这次冠脉术者左心耳封堵培训班,是希望冠脉医生也能熟练掌握左心耳封堵技术,造福更多房颤患者。”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娓娓而谈,道出本次会议召开的初衷。

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颁布了房颤患者的综合管理指南,指出房颤患者应基于“ABC”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并将A-抗凝/预防卒中列在首要地位。因此,对于房颤患者来说,抗凝/预防卒中任重而道远,而左心耳封堵治疗(LAAC)则是其中重要一环。传统意义上,LAAC作为房颤患者管理的一环,大多由电生理医师开展,然而就我国国情而言,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群体庞大。因此,国内开始逐渐一些冠脉术者率先转型,学习LAAC技术,积极推动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而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依托传统房颤消融优势,强强联合电生理与冠脉医师,指导冠脉术者快速掌握房间隔穿刺技术,形成独特的亚专业联手特色,在RF+LAAC以及PCI+LAAC的道路上不断精进。

2021年4月21日,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冠脉术者获得左心耳封堵带教导师之一的李妍教授,通过联合理论知识讲座及导管室手术带教的形式,成功举办“房颤左心耳封堵全国培训班:第一期:冠脉术者左心耳封堵培训”,希望帮助冠脉术者尽快掌握左心耳封堵治疗。

3.jpg

电生理与冠脉医师并驾齐驱,共襄LAAC培训盛举

▼▼▼

本次活动在唐都医院心内科导管室会议室举行,李妍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全部讲者均来自唐都医院心内科,郭万刚教授、张薇教授、王翅遥教授等冠脉术者,以及刘雄涛教授、王彬教授、曾迪教授、李军教授等电生理术者联手,担任培训班讲课嘉宾,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带来精彩的理论讲解及手术演示,极大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

本次活动是针对冠脉术者LAAC培训的首次尝试,同时也见证了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成为全国性LAAC培训基地这一历史性时刻。

4.png

“ 此次授牌是对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LAAC培训的认可。培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北至河北,南至福建,极大促进了更多冠脉术者学习和交流左心耳封堵的热情,也增进了了解。”李妍教授于会后采访中对本次授牌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

以理论为基石,深入浅出讲解LAAC理论知识

▼▼▼

简短的揭牌伊始过后,培训班进入学术报告阶段,各位讲者分别围绕左心耳封堵治疗的前沿观点、临床诊断方法、手术操作流程及规范等内容传经送宝,分享自己在临床实战中的宝贵经验。

5.jpg

对于本次活动内容的设置安排,李妍教授也是进行了精心规划。她指出,本次培训班目的清晰明确。参加培训班的冠脉术者在左心耳封堵方面大多都是零基础,所以在内容设置以step by step庖丁解牛的方式逐步呈现。涵盖前沿进展、指南推荐、各种房间隔穿刺方法、左心耳封堵技术流程、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围术期管理等全方位内容。其次,本次培训班还特设有6台高难度左心耳封堵手术带教,旨在通过手术观摩让与会学员们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和感受左心耳封堵手术的操作过程。而且所有参加培训学员会获得培训证书,以及特制的徽章一枚。

6.jpg
7.jpg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相信大家一定获益匪浅。本次来参会的冠脉术者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不乏一些科室主任、副主任等资历颇深的骨干医师。这也代表了我们冠脉术者对新技术的渴望,大家都希望通过培训班的学习回去后在本单位大力开展左心耳封堵手术。”

李妍:左心耳封堵治疗的最新进展

8.jpg

2020年,LAAC在ESC房颤患者综合管理指南、亚太专家共识等多项国际指南上被列为有抗凝治疗禁忌的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替代选择(IIb类推荐)。2020年后,LAAC领域研究更是遍地开花,带来了更多更有力的结果。美国最新NCDR研究中接受LAAC的患者平均年龄高达76岁,但依然保证了极高的手术成功率(98.3%)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2.16%),远低于早期研究,提示着LAAC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显现出更令人安心的结果;头对头对比Watchman和Amplatzer的研究结果显示了LAAC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获益;随后的荟萃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LAAC的安全性以及预防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PRAGUE-17研究作为首个对比LAAC和NOAC的随机对照研究,其结果也证实了LAAC在预防房颤相关心血管事件、神经和出血事件方面不劣于NOAC。一系列研究结果的迸发都预示了LAAC的光明未来。

李军:房颤患者LAAC治疗的诊断与筛查

9.jpg

冠心病与房颤具有高血压、高龄等共同的危险因素,因此冠心病群体中合并房颤的患者并不在少数。考虑到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卒中风险以及高致残率,冠心病患者的房颤筛查至关重要。对于无症状的一般患者而言,首先要启动的是门诊/社区筛查,根据患者风险分别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明确房颤诊断的患者,则要根据出血及血栓风险评估患者有无长期抗凝指征,同时要注意对合并症的综合评价,从而个体化制定治疗策略。对于有LAAC适应证的患者,要格外注意 “PARTS(P:PCI术后;A:高龄;R:肾功能不全;T:左心耳内存在血栓;S:有卒中病史)患者“的手术风险;对于接受了LAAC治疗的患者,也要根据风险评估制定术后规范化的抗栓治疗。

刘雄涛:WATCHMAN标准手术流程及操作技巧

10.jpg

对于使用WATCHMAN进行LAAC治疗的患者,术前经胸/食道超声评估心脏结构、有无心内血栓和心包积液是必不可少的。手术过程大致可分为房间隔穿刺、鞘导航与操控、封堵器释放与展开、器械释放后再评估四大环节,在这一过程中超声实时评估及指导尤为重要,刘雄涛教授分步仔细讲解了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封堵器成功植入并不意味着手术的结束,术后规范化抗凝治疗也是保证封堵成功的关键环节。同时术后45天要注意复查经食道超声评估器械位置及封堵效果,保障封堵完全。

曾迪:DSA透视下房间隔穿刺技巧

11.jpg

房间隔穿刺是LAAC的重要环节,对于很多冠脉医师来说,这一技术相对陌生。在进行房间隔穿刺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肝素化以预防血栓形成;在体外完成鞘管组装后在DSA透视下采用PA位定高低、RAO45°定方向对穿刺点进行定位,穿刺针要垂直于房间隔、远端呈直线状进行穿刺,同时穿刺前要注意“冒烟“估计穿刺针和导管的推送深度,该操作的核心要点在于保障穿刺后穿刺鞘管位置的理想,因此要注意使用DSA和超声对位置进行评估。

王翅遥:TEE在LAAC中的应用

12.jpg

经食道超声(TEE)在LAAC的围术期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LAAC术前,TEE可以用于明确心脏和左心耳解剖结构、测量相关参数、排除左心耳血栓并指导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类型;术中,LAAC在引导房间隔穿刺、鞘管定位、封堵器着陆及释放方面发挥重要价值,同时还可以评价有无心包积液以及LAAC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术后TEE影像则主要用于评估残余分流、器械位置、器械表面内皮化情况,检测有无器械相关血栓形成和心包积液/填塞。可以说,TEE为LAAC安全实施及长期安全性保驾护航。

李妍:ICE指导左心耳封堵

13.jpg

三维心腔内超声(ICE)可以构建精准的左房模型,在指导房间隔穿刺、确保封堵鞘与心耳同轴性方面更具优势,但这一技术还并未被大多数医师所熟悉。通过旋转ICE超声导管可以简单高效地建模。LAAC术中,通过顺时针旋转超声导管可以得到六个基础扇面的影像,每一扇面都可以分别对心腔及血管结构的不同位置进行精准化评价。同时结合X线则可以将穿刺针和鞘管准确定位至卵圆窝处,实现超声直视下房间隔穿刺,减少射线暴露。

王彬:LAAC并发症识别和预防

14.jpg

LAAC的术中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包积液/填塞、空气栓塞和导管血栓,术中重视超声评估可以减少并发症风险或早期识别并发症。对于发生心包填塞的患者,最为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心包穿刺;空气栓塞的患者切忌向导管内推注液体;对于器械相关血栓并发症则要格外注意术前常规华法林抗凝治疗以及术中器械冲洗。总而言之,并发症的处理应该秉承“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将损伤降到最低。

郭万刚:PCI合并LAAC患者围术期管理

15.jpg

房颤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度相关,且房颤显著增加了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患者预后往往不容乐观。对于合并房颤的冠心病患者而言,抗栓治疗不仅仅意味着抗血小板治疗,还应包括抗凝治疗。但是,包含抗凝治疗的三联抗栓治疗往往会增加出血风险;即使是在NOAC问世后,NOAC+抗板治疗仍具备一定的出血风险。因此,无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的LAAC成为患者新选择,目前使用WATCHMAN进行LAAC代替抗凝药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实。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类型及HAS-BLED评分,对于需要PCI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可以选转是否需要LAAC以及LAAC的治疗时机。

以实践滋养真知,深化LAAC技术要领理解

▼▼▼

精彩的理论讲解部分过后,刘雄涛教授亲自操刀上阵,向学员演示LAAC模拟器操作演练,切实感受LAAC操作流程与注意要点。

16.jpg

在第二天的日程安排中,李妍教授、刘雄涛教授、王翅遥教授等各位专家以身带教,安排了6例各具特色且又极具教育意义的病例演示,让与会学员从真实临床手术操作中进一步理解LAAC技术的难点与要点。

17.png
18.png
19.png
20.png

术者们顺利完成六台手术

病例一:

高龄79岁,女。全麻下TEE指导,高难度鸡翅型心耳,经DSA测量开口22深度仅20mm,选用27mm封堵器进行封堵。进鞘定位后,封堵器体外预借深度,后体内二次再借深度,展开后无残余分流实现完美封堵。

21.png
22.png

病例二:

女,77岁,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全麻下TEE指导,巨大左心房(60mm),消融理想。心耳呈多分叶菜花型。开口25mm,深度28mm,猪尾进心耳上叶进鞘定位,鞘管与心耳具有非常好的同轴性,选用30mm封堵器封堵,展开后各角度无残余分流,牵拉稳定,实现完美封堵。

23.png
24.png

病例三:

男,78岁,高龄患者,计划择期行TAVR术。ICE指导下行左心耳封堵术。造影观察,左心耳呈双分叶仙人掌型。猪尾走上分叶进鞘定位,测量开口26mm深度30mm,心耳内部空间大,选用33mm封堵器,一次展开。造影观察,ICE观察,无残余分流,完全满足PASS原则,释放封堵器。

25.png
26.png

病例四:

女,73岁,脑出血及脑梗史。经ICE指导建模,穿刺房间隔后,造影观察左心耳开口20,深度24。结合术前食道超声,开口15-20,考虑选用27mm封堵器。进鞘定位后,体外预借2mm深度,封堵器即将展开时,体内二次借深度。封堵器展开后,ICE下观察,DSA造影均无残余分流,牵拉稳定,实现完美封堵,释放封堵器。

27.png
28.png

病例五:

女,73岁。TEE指导后偏下偏后房间隔穿刺后,DSA造影观察左心耳呈仙人掌型,内部梳状肌发达,测量左心耳开口23mm深度25mm,术前食道超声测量22-25mm,综合考虑选用30mm封堵器。封堵器一次展开后,即刻造影观察,封堵效果完美,食道超声检查,各角度无残余分流,压缩比16-20%,两次牵拉封堵器稳定。完全满足PASS原则,释放封堵器。

29.png
30.png

病例六:

女,66岁。ICE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ICE指导下房间隔穿刺后,先行射频消融,后DSA造影观察左心耳呈小菜花型,内部梳状肌发达,测量左心耳开口17.7mm深度20.3mm。术前食道超声测量开口15-19mm,综合考虑选用24mm封堵器。封堵器一次展开,即刻造影观察。ICE检查无残余血流,压缩比16-20%,两次牵拉封堵器稳定。符合PASS原则,释放封堵器。

31.jpg
32.jpg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冠脉医师学习LAAC的热潮撒向全国

▼▼▼

房颤左心耳封堵全国培训班不仅仅是一个以培训零基础冠脉术者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同时也彰显了我国介入医师虚心求教、勇于探究新领域的独特品质,它更是广大冠心病诊疗专家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群体不断攀升大环境下,集思广益为广大患者寻求更加高效、有益诊疗之路的一次契机,为广大冠脉术者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李妍教授会后总结表示:“本次活动是培训冠脉医师学习LAAC技术的初步尝试,未来我们也希望这样极具意义的活动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希望将来每一名冠脉医师都能在各自地区为LAAC技术的普及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阅读数: 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