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力杰教授专访:普及时空网络观念 提升卒中救治能力

严道医声网:

    任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深圳脑卒中高峰论坛”即将在深圳隆重召开。作为大会执行主席,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会议的筹备情况?与第一届会议相比,本届会议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值得关注?

任力杰教授:

    2014年12月18日,首届深圳脑卒中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会议同期召开了2014年脑卒中防治工程工作会议。本次工作会议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计委脑防委”)组织,作为全国性大会,将办会地点选在深圳,是对深圳脑卒中防治工作成绩的肯定。借此机会,我们也拉开了深圳脑卒中高峰论坛的序幕。

    去年会议的成功召开,离不开学会与国内众多知名专家的鼎力支持。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院士,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林汉城,深圳市医学会秘书长李耀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蔡志明院长、李维平副院长丶神经内科韩漫夫主任等出席了会议;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北京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刘鸣教授等国内知名脑卒中防治专家云集论坛,作了专题讲座。会议同期还组织与会专家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参观了筹建中的深圳市脑血管病中心及高级卒中中心。

    在此基础上,第二届深圳脑卒中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9月11日-12日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分会、深圳市医师协会、深圳市脑血管病救治与质量控制中心共同主办,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共同承办。

    会议同期将召开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该委员会是由国家卫计委脑防委牵头成立、全国第一个康复医学会下关于脑卒中防治的学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洪华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并于去年举办了第一届学术年会。两个会议的同期举办,相信会带来更多值得分享的学术内容,这是今年会议的亮点之一。出席专家包括脑血管领域的全国知名专家如焦力群、黄如训、赵性泉、王少石等教授。除此之外,还邀请了康复领域的知名专家如宋为群、燕铁斌等教授,他们会在脑卒中的康复方面为我们带来精彩演说,这是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二。亮点之三是脑卒中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如本次会议涉及脑卒中防治和康复的多学科合作、脑卒中的临床研究和数据挖掘、脑卒中的综合救治网络体系建设,脑卒中的影像学应用及进展等内容,将会多学科、全方位地对脑卒中的防控做丰富介绍。相信本次会议将会对脑卒中防控工作在全国尤其在广东省的进一步开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严道医声网:

    众所周知,脑卒中发生进展快,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都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或极大的影响治疗及预后。建立卒中中心可缩短入院到CT检查和治疗的时间,有效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节约医疗成本。我们了解到,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SCA)对深圳市第二人民院进行了卒中中心的认证授牌,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贵院卒中中心目前的建设情况?

任力杰教授:

    2015年9月2日,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SCA)授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举行。授牌仪式由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广州华侨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徐安定教授主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包括广东、海南、江西、福建4个省的40家医院成为CSCA首批卒中中心授牌医院。我代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了卒中中心授牌。

    CSCA是由中国卒中学会发起,国家卫计委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指导的中国卒中医疗质量规范和改进项目,旨在推进我国卒中中心的建设,建立基于区域急救系统的接转诊模式,制定卒中规范化诊疗的标准操作流程,构建中国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开展临床规范和健康教育培训。加入CSCA以后,我院将积极开展院前急诊接转诊流程,院内多学科合作的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急性期规范诊疗,二级预防,以及临床医师和人群教育,从而整体提高我院卒中诊疗水平,改善卒中患者预后。

    我院在两年前已经开展卒中中心的筹建工作,近一年来加快了卒中中心的建设步伐。去年在首届深圳脑卒中高峰论坛上,邀请了300多家医院代表到我院进行中心参观。我院在卒中中心建设方面的优势是:

    (1) 卒中中心位于我院新建成外科住院部大楼6楼,面积将近3500平方米,床位85张;并拥有13张床位的神经重症监护室,对重症脑血管病人进行收治、监护和处理。

    (2) 神经内科血管病区(卒中单元)、神经外科血管病区、重症监护室3个病区结合一体。 卒中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生、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整体治疗。临床诊疗主要为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开辟了一站式绿色通道诊疗服务。开展业务有基于lean概念的动静脉联合溶栓、发泡实验、经食道超声、磷脂酶A2测定判断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动脉瘤栓塞治疗、颅内血管畸形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颅内动静脉畸形切除、颅内外动脉搭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共同完成动静脉联合调节溶栓和颈动脉多学科诊治的治疗。

    (3)卒中中心整合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介入、影像科、重症监护、神经康复、急诊医学等多个优势学科的临床诊疗资源,集CT室、B超室、神经重症监护室以及神经康复治疗室为一体,通过多学科硬件设施与专业人才,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标准化、有效的和花费合理的一站式最佳医疗服务,使卒中患者第一时间得到快速诊治,实现了多学科的无缝对接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现了物理上即空间、位置、设备的融合。我们下一步工作主要是加强化学融合和卒中诊疗流程操作的规范化。化学融合即建立常规多学科会诊的制度和团队。

    我院通过建立卒中中心,将病人直接从院外送到病房进行CT检查,使更多的病人收录急性卒中单元,快速地有效减少了患者入院或者发病到治疗的时间,从而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节省医疗成本,给卒中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严道医声网:

    我们了解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院在国内率先建设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公共服务平台”,并在2014年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医院排名-地市医院中取得了第6名。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贵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

任力杰教授:

    卒中中心建设主要强调脑卒中的救治和康复,也就是卒中的二级预防。而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则更侧重对卒中高危患者的筛查和防治,即一级预防。2011年,我院就成立了深圳唯一一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的医院。之后,我们开展了大量工作。

    第一,完成了脑防委布置的脑卒中筛查任务,超额完成的情况下注重筛查质量和控制。如:2012年,在深圳市6个社区完成了大约14000多人的脑卒中筛查工作。比当年任务12000人超出2000多人;2013和2014年,均完成了4000多人的脑卒中筛查工作。通过开展脑卒中筛查工作,我们获得了深圳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第一手数据,我院作为深圳人自己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数据库,为深圳市政府提供了关于预防慢病中脑卒中防治的资料。

    第二,注重宣传脑卒中相关知识。由我院牵头正式成立了第一家民间组织:深圳首护者脑健康关爱中心,简称脑康会。脑康会通过为市民开展长期、固定、免费的课程宣讲,现场预约专家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等形式,进行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互帮互助,医疗救援工作。目前脑康会会员主要是卒中高危患者,约4000-5000人,希望患者通过脑康会的有效组织能真正实现自帮自助。

    第三,借助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大力发展医院的科研、临床研究工作。自成为脑卒中筛查基地以来,我院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2013年,我院被评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基地科研型医院;2012年,我院蔡志明院长荣获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优秀院长”;李维平副院长获得了杰出贡献奖;我个人我也获得了国家卫计委优秀中青年专家的称号。2014年, 我们医院获得全国优秀基地医院 。

    不懈的努力带来累累硕果,所以,我认为这第6名实至名归,是国家对我们大量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下一步,我们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在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方面,通过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公共服务平台,全方位开展科研、教学、临床、防控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推动深圳市脑卒中防治工作的发展,从而在全国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严道医声网:

    2014年10月,经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批准,深圳市脑血管病救治与质量控制中心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院成立,中心负责牵头整个深圳市脑血管病救治和质量控制工作。本次高峰论坛上还将以“脑血管病救治及质控的时空网络体系建设”为主题进行演讲。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时空网络体系建设的含义?

任力杰教授:

    我院正在开展卒中救治及质控的时空网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首先,是卒中中心的建设,即脑卒中的救治与康复。院内救治方面,通过卒中中心建设,我院开辟了一站式绿色通道诊疗服务,在急诊进行患者溶栓治疗,DNT(door to needle time)缩短到60分钟之内,达到了国际标准。在此过程中,以深圳市为例,我们发现卒中患者发病后不能及时被送到医院进行有效救治,其原因主要为:(1)医院与急救120衔接不到位;(2) 医院是否具备快速溶栓能力不明确;(3) DNT不能达到一个小时,浪费患者时间;(4)溶栓质控方面缺乏时间和空间定位。如脑卒中患者何时开始发病?发病地点?何时被送至医院?何时开始接受CT检查?何时进行溶栓?这些问题没有确切的定位,从而影响了卒中质控,也严重影响了卒中的救治成功率。去年关于卒中溶栓的一个研究项目发现:医院的统计数据无法反映问题或存在问题,因而无法建立一个良好的质控系统。因此我觉得,需要普及脑血管病救治及质控的时空网络体系观念。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救治及质控的时空网络系统。不仅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也使质控医院得到准确数据,从而反映出各医院的卒中救治水平。扁鹊飞救远程健康救助服务系统在发达国家得到验证,通过利用配套无线医疗设备、卫星定位等实时监测患者健康状况,与医院和急救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为之提供专用网络平台,极大地缩短ONT(发病到溶栓时间)时间。患者于家中突发脑中风的时候,通过拨打急救中心(120),在从救护车送往医院途中急救人员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急救人员已经过培训可得知患者是否确认为脑卒中);如确认为脑卒中,急救人员可根据扁鹊飞救系统提供的卫星定位和网络系统选择能够达到溶栓效果的最近的医院,同时判断路上的交通情况;同时急救人员可在救护车上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录入姓名、病史等基本资料;常规化验、检查等),将数据上传至数据系统;救治医生通过网络平台的数据进行初步诊断;到达医院后,所有参与救治医生和护士可以同时看到他的整体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既往病史,发病情况,CT结果等);最短时间内进行内科溶栓、外科动脉取栓和碎栓。这样,通过时空网络的体系,就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疗,极大地缩短了从发病到溶栓的时间,使患者得到了最佳的治疗。偏远地区我们可以启动直升机救助或远程专家会诊等系统。

    脑卒中的早期筛查和救治工作已取得较好发展,目前医院急救系统的无缝衔接仍需进一步发展。在此过程中,作为深圳市脑血管病救治和质控中心,我们得到了深圳市政府和本院的大力支持,为在全市开展卒中救治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不断努力,我们希望尽快把时空网络体系建设起来;通过进行筛查,对社区的高危人群配备可穿戴式设备监控,使整个深圳市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通过卒中中心多学科的合作,通过整体化医疗,达到最佳诊疗水平;从而使患者受益。

阅读数: 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