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西子会丨如何推动冠脉介入更精准、更高效?腔内影像及生理论坛精心呈现学术干货

1.jpg

五月春光胜景下,走过了十余个年头的“西子心血管联席会议”(简称西子会)突破新冠疫情的障碍,今年也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如约而至,成为有特殊意义的第十五届会议。作为目前心血管业内极具影响力的综合性会议之一,西子会内容丰富、紧跟国际前沿。

近年来,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指导下的精准冠脉介入治疗是国际上的热点话题。本次西子会举办期间特设腔内影像及冠脉生理论坛,邀请国内在腔内影像及生理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家现身网络论坛,结合具体病例,共话精准指导冠脉介入策略及经验,这也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

2.jpg

3.jpg

连续两天,论坛吸引众多专家参与

群英荟聚,共话冠脉介入辅助技术

——影像与生理

论坛为期两天,在邀请专家方面也是别具匠心。

腔内影像及生理学仍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技术,尚未完全普及至全国各级医院。想要授人以渔还需要在这一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言传身教。

因此,本论坛邀请“专业对口”的专家术者分享最具代表性的病例,同时由业内知名专家担任主持,并针对展示病例展开自由而深入的探讨,充分实现经验共享,以期让演讲者与主持之间碰撞出激烈的学术火花。

在形式上,鉴于本届较往届在时间上更为紧凑,本次论坛在高屋建瓴的开场演讲之后,将更多时间用于精品病例的分享与讨论,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最具教育意义的临床问题,在交流过程中实现理论原则与实践经验的充分结合,形式上不拘小节,内容上紧凑精致,这也是本次会议的亮点所在。

4.jpg

专家热烈讨论

西子会腔内影像及冠脉生理论坛所邀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钱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宁、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徐迎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小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黄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候静波、北部战区总医院徐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尚云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郭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峰、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赵志敬等专家教授均有在国际知名腔内影像与生理学中心深造的背景,造诣深厚,由上述专家担任会议的主持,从整体上把握会议走向,并深度参与讨论,保证了极高的学术水准。

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主任傅国胜教在开场致辞中表示,腔内影像及生理学评价技术的应用在指南及专家共识中也有相关推荐,相比单纯的造影指导,这些辅助技术能够更好地协助介入医师完成复杂或临床上颇具争议的病变的规范化地精准治疗。

5.jpg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组长、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作为我国冠脉腔内影像与生理学技术的知名学术带头人与推广人之一,在会议开场抛砖引玉,从基础出发,带来腔内影像专家共识解读的精彩专题讲座,内容上包括腔内影像技术的发展、操作、读图流程、适合病变类型等具有临床实践意义的话题。这也是本次论坛举办期间唯一一个专题讲座,旨在由理论引入临床实践规范,通过对国际专家共识的讲解起到示范性作用,并为接下来的临床实践病例展示提供范本,让所有隔着网络屏幕学习的冠脉介入医师站在国际大家的肩膀上领悟腔内影像技术的规范化操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邱福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论坛不拘泥于固定的病例分享-随后专家点评这一形式,由病例分享专家、主持共同把控节奏,结合病例特点及亮点随时在需要讨论或有争议的部分暂停病例展示,主持专家结合病例各抒己见并展开提问,随后展示专家进行针对性回答,由此引发深刻的讨论,氛围更加自由,讨论更加热烈,效果超过预期。

“希望借西子会这一平台向全国推广并普及腔内影像及生理学技术的科学理念与规范化应用,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些冠脉介入辅助技术的价值,为推动全国腔内影像技术及生理学评估的蓬勃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这同时也是大会主席傅国胜教授所期待的。

辅助手段协助精准化冠脉介入

复杂病例引发热议

一直以来,冠脉造影被称作评价冠脉病变的金标准,但其二维的影像仍具一定局限性。腔内影像技术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被称作冠脉评估的“第三只眼“,在冠脉病变的精准评估及优化指导冠脉介入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我国冠脉介入专家也对腔内影像技术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为了充分展示腔内影像技术在冠脉介入领域的突出价值本次论坛在挑选展示病例方面也格外用心。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宋雷、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单培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薛智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王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范虞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来江涛等6位讲者分别带来了精彩的病例展示,病变类型丰富,既包括左主干分叉病变、慢性完全性闭塞性病变等高难复杂病变,充分体现了符合指南推荐的治疗策略,同时又涵盖冠脉夹层、蜂窝状病变等能凸显腔内影像价值的特殊病变,从病例出发,扩展至IVUS技术的操作、读图分析与临床实践意义的讨论。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11.png

IVUS与OCT在病变评估上各具优势,O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能展示病变细节方面,例如对于分析支架失败的类型及机制上非常有价值。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贾海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郑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曹阳4位讲者均在OCT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诸位讲者精选了支架失败、左主干分叉病变等病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如何使用OCT在术前分析支架失败相关机制、评估左主干分叉病变特征等,以及如何指导并优化后续介入策略。

影像学、功能学齐开工

双管齐下优化冠脉精准介入治疗

邱福宇也提到,腔内影像技术对于评价冠脉病变的形态、指导支架植入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对于临界病变的评估有一定局限性。对于这类病变,相较于影像学评价,冠脉生理学评价具有更大的价值。

12.png

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近年来临床上备受关注的一项冠脉生理学评价指标,是判断是否有必要血运重建的金标准。

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尹达即带来一例结合FFR与OCT评估临界病变指导PCI地精彩病例:以生理学评价精准评估PCI指征,以影像学评价优化指导PCI,展示了精准PCI的精髓,而同时,他也提出了医疗费用等方面的考虑,引发了大家鱼与熊掌如何得兼的讨论。若能在影像学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特殊算法即能得出功能学评价结果,则能较好地解决类似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尹栋随即展示了两例OCT结合OFR(基于OCT影像和QFR算法的快速FFR系统)指导PCI的病例,可在一次OCT成像后同时获得病变形态学与生理学的评价,取得良好的效果,为解决前述问题带来了希望,也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13.png

14.png

15.png

16.png

近年来我国冠脉介入治疗领域经历了飞速发展,但相比欧美及日韩等地区腔内影像技术的应用比例还相对较低,基层医生对于腔内影像及生理学技术价值的认识及规范化操作的掌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浙江省在腔内影像及生理学技术的开展与普及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的腔内影像与生理学团队在中心主任傅国胜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各种平台与形式,做了大量的引领与推广工作。

西子会虽源于浙江,但面向的受众是全国乃至国外的冠脉介入医师,也期望业内同行能在该领域有更多的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实现共同提高。

此次西子会腔内影像及冠脉生理论坛举办期间着眼于复杂或有争议的临床病例,旨在展示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技术的“高精尖”应用。

而针对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技术的基础临床应用推广,未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也将继续在其它平台上针对不同受众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经验交流及手术演示等诸多学术活动,为推动冠脉介入治疗走向更为高效、精准的时代而竭尽全力!

阅读数: 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