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孚专访:把握精准医学脉搏 合理用药

   严道医声网:杨教授您好,“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峰论坛2015”将于2015年6月6日~7日在北京举办,请您就此次会议的筹备情况及会议亮点做简单介绍。

    杨杰孚教授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增加。据了解,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各类心血管疾病,约占总死亡构成的40%,居各种疾病之首。因此,如何防控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大挑战。尽管微创介入、外科手术治疗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药物治疗永远作为一项基础治疗手段不可忽视。如何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这就是我们会议的目的。“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峰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五届,会议效果、专家反响一直都非常好。

    今年,会议主题主要集中在合理用药方面。何谓合理用药?需要达到三个目标:(1)最佳的疗效;(2)尽可能低的花费;(3)更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围绕这些方面,大会主要开设以下亮点内容:

    第一,加强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通过合理用药,控制高危患者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与欧美国家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上仍有很大差距。例如: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控制疾病危险因素的主要方法就是改善生活方式和合理用药。此次会议,我们也就合理用药控制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安排了重要课程内容。

    第二,强调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即针对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合理用药。例如:针对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压在内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合理用药。为此,论坛主要安排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解读最新指南——结合临床实践,解读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相关最新指南;另一方面,解读最新临床研究——重点解读最新的、药物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力求不单纯照搬指南,而是将指南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使讲课内容更加适合于基层医生学习。

    第三,分享、讨论并点评具体临床病例。临床病例非常重要。首先,临床病例贴近临床,讲究个体化治疗。目前正在推广的精准医学就是在强调个体化治疗。指南是针对广大患者群体的总体反应水平,个体反应可能并不相同。例如:同样的降压药,个体不同,疗效可能不同;抗血栓药物,如:华法林,针对不同个体,用药剂量可能相当不同。原因是什么?就是存在个体差异。个体差异一方面与先天基因有关,另一方面与后天发展有关。精准医学强调个体化治疗,就是要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先天因素、遗传基因,并结合后天环境、成长因素,找到适合其个体的治疗方案。所以,深入等临床病例分析其实是提倡精准医疗的具体体现。

此次会议尤其重视病例讨论环节的设置安排,病例讨论案例远多于往年,同时也邀请到诸多国内著名且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做相关点评。希望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对指导基层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正确处置特定个体患者起到帮助作用。

    第四,会议涉及到交叉学科内容。心血管疾病往往与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等密切相关。本届论坛中交叉学科研讨的展开,希望能提高基层临床医生通过心血管疾病看整体,结合实践综合解决临床工作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大会比较突出的几个内容。另外,今年会议规模较往年更大,主会议中心将同时启用三处核心会场,参会人数也将超过1000人;学术专家人群相比往年也更多,汇集了几乎全部国内第一线心血管病专家。

    对于会议的发展方向,我始终坚持药物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干预治疗的一大基石。人类使用药物治疗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本身的历史一样长久,不管未来微创介入和外科手术方式如何发展,药物治疗永远是基础;介入手术治疗同样需要药物辅助。不管是经验医学、循证医学、还是精准医学,都离不开合理用药。

    所以,合理用药,永不过时。

 

阅读数: 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