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起搏团队 成功植入沪上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严道医声网讯

8月2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由葛均波院士、宿燕岗教授带领起搏团队成功植入上海市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9岁,因“阵发性心悸2月余”入院治疗。2018年6月初无明显诱因下于日常行走出现心悸,心跳快,持续不缓解,伴头晕、黑曚,伴胸闷、乏力,无头痛、晕厥,无恶心呕吐,无胸痛等不适,外院心电图显示为阵发性室速给予普罗帕酮静推,症状缓解,心悸共持续约半小时。8月初再次日常行走中出现上述症状。本院门诊心电图:窦不齐,69bpm,T波改变(V1、V6导联T波双向)。心超:LVEF47%,左室增大,收缩末内径50mm,舒张末内径56mm,左室多壁节段收缩异常,轻度二尖瓣反流。住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功能II级。该患者是心脏猝死二级预防患者,符合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的I类适应证。

1.jpg

宿燕岗教授分析本病例特点:(1)年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属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3)无明确心动过缓,非除颤后起搏依赖;(4)应考虑避免经静脉ICD除颤导线长期植入体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故决定为患者植入S-ICD替代传统ICD。

术前对患者进行了体表心电图筛查,左右两侧主要向量、次要向量测量结果均符合筛查标准,可以植入S-ICD。

2.jpg

患者身高172厘米,体重60公斤,BMI 20.2。

手术过程:患者平卧位,用脉冲发生器的Demo在体表定位后,常规手术区皮肤消毒、铺巾,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于第四肋间沿腋中线走形切开皮肤10厘米,逐层分离皮下组织、筋膜层直至背阔肌,做成10*10厘米囊袋。于剑突下切开皮肤2厘米,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连通囊袋,使用隧道穿引针将电极导线(波科3401,45厘米)从囊袋经隧道送至剑突下切口,固定电极中段。再沿胸骨向上约15厘米处切开皮肤2厘米,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从剑突下切口沿胸骨向上连通至胸骨上方切口,同时将电极经隧道送至胸骨上方切口,固定电极头端。电极尾端链接皮下除颤器(波科A209),并将皮下除颤器置入囊袋内,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固定皮下除颤器,逐层缝合胸大肌筋膜层及皮下组织,胸骨下端及上端切口缝合。手术区纱布覆盖,腹带包扎。

术中诱颤:用交流电诱发室颤成功,S-ICD正确识别,经首次65焦耳除颤成功,转发窦律,除颤阻抗88欧姆。

手术圆满成功,耗时1.5小时。

3.jpg

DFT测试心电图

4.jpg

术后胸片

心脏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室颤引起。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S-ICD电击治疗转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经静脉ICD相同。

在年轻的TV-ICD患者中,高达79%的并发症与导线相关,S-ICD可以避免静脉导线并发症和降低风险。S-ICD对于以下病人是猝死预防的首项选择:65岁或者以下以及或者生活状态积极的病人;无静脉通路的病人;被诊断有离子通道病(LQT,Brugada,HCM)的病人;植入TV-ICD有高风险并发症的病人;有高风险发生感染(糖尿病、血透、使用免疫抑制剂、肾病)或有心内膜炎病史的病人。

5.jpg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是国内著名心脏起搏器植入中心,曾在心脏起搏领域创造过数项国内第一。在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的带领下,起搏团队经历了蓬勃发展—— CIED年植入量已稳居全国第二,华东地区第一。目前植入心脏起搏器超过1400台/年,已累计植入CIEDs超过13000台,包括CRT-P/CRT-D近800台,ICD近800台,挽救了大批危重患者的生命。

由于植入和随访专一团队的长期临床实践,起搏团队积累了丰富的CIEDs围手术期及术后长期管理的经验,是国内重要的植入性器械应用培训基地,每年举办数期CIED植入培训班,为心脏起搏新技术的普及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起搏团队还主持和参与了国内外大量先进的临床研究工作,成果斐然。

阅读数: 3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