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澍专访:医学创新应更加重视对“人”的投入
    “目前,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的大城市,而西部的很多县市医院高端医疗器械奇缺。中国现有县级医院2860家左右,医疗器械完全靠进口,财力根本不允许。”CIC2015峰会召开前夕,CIC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澍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关键是要提高县级医院的医疗水平,做到大病不出县。而在发展县医院的过程中,国产医疗器械将大有可为,而CIC这个平台对于推动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我国医疗器械创新滞后的现状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我们组织搭建了CIC这样一个平台,把医生、工程师和投资商聚集到一起,就心血管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进行沟通和探讨,甚至是有一些合作,让医生更多的参与到医疗器械的研发中,因为只有医生才知道什么样的器械对患者而言是适合的、有效的。” 张澍教授说,“一种医疗器械质量怎么样、患者是否适用,最有发言权的不是厂家,也不是工程师,是临床医生!”
    张澍说,临床医生接触了大量的患者和各种各样的病情,他们的意见最具参考意义。国外很多临床医生都会参与医疗器械的研究设计。一个医生有了设计方案,他马上会成立公司,先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然后去和医疗器械企业商谈合作,这和医院无关。而在国内,医生参与医疗器械研发面临着法律、政策和社会舆论三方面的限制。
    张澍认为,对“人”投入机制的一些弊端导致医生和所有参与医疗器械创新研发的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条件和动力去搞创新研发或者说参与到转化医学中,所以在这样的现状下提倡重视“人”的投入是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意义的。现在政府对这方面非常的重视,也在相继出台一些政策,比如不久前教育部和北京市即将要联合发文规定在学校和研究单位的员工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带来的经济利益70%要归个人,30%归单位。相信今后国家相关部门将在这方面对国产医疗器械的研发予以更多支持,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行业的技术创新。
    由于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仅靠企业根本无法完成。因此,国家应大力支持医疗器械研发。张澍建议,政府应制定医疗器械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扶持重点领域医疗器械的发展。可参考国外经验和国内需求,列出若干需要扶持的重点领域的医疗器械,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国有医疗器械产业。
    张澍还建议,为鼓励和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应该对自主创新产品给予政府采购和支付系统的扶持。我国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应该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并给予价格上的扶持。因此各类招标应该落实政府采购法的相关条例,对于自主创新产品实行加分和优先采购机制。
阅读数: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