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2018|百县项目暨起搏基础培训课程成功举办

严道医声网讯:

2018年7月6日~8日,第十二届中国中西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会议期间,携力共助百县行-全国百县心律失常规范化治疗与新技术培训项目(以下简称“百县项目”)暨起搏基础培训课程正式举办。

1.png

会议现场

       据悉, 百县项目是由中国医师学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发起,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共同参与,美敦力公司大力支持的培训项目。项目致力于实现县级医院慢病防治水平的提高,着重进行心脏起搏领域相关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基础操作的培训,并结合具体病例进行交流讨论。

      此次培训项目主要分为专家授课、病例讨论和静脉穿刺练习三个环节。课程设置方面理论结合实际,为在座学员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体验。


张澍: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水平,实现技术下沉

2.jpg

张澍教授作开场致辞

中国医师学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澍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百县项目是为响应国家提高县级医疗水平的号召,为实现百姓“大病不出县”的要求,针对心脏起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对基层医生进行基础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他提到,国家十分重视县级医疗的建设工作,百姓亟待县级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但由于条件所限,基层医生进行相关培训的机会较少。使县级医院开展慢病救助项目,提高基本慢性疾病治疗水平,实现相关技术下沉迫在眉睫。因此,进行起搏基础培训十分有必要的。最后张教授表达了对大会组委会、主办方、美敦力公司及与会专家和学员的诚挚感谢,并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学术讲座

3.jpg

上半场主持专家

学术讲座环节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徐耕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唐艳红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兴斌教授及四川省人民医院陶剑虹教授共同主持。


薛小临:起搏适应证解读

4.jpg

薛小临教授精彩授课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薛小临教授介绍了心动过缓的典型症状、治疗指征及相关类别,并结合8个病例,结合疾病的特点和指南推荐,对各类起搏适应症进行了强化。薛教授强调,在观察各类指征时,首先需要明确患者所处状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分析,推荐治疗方法。例如,对于儿科患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根据患者情况考虑永久起搏起或ICD的植入治疗。

在提问环节,各专家与学员就孕期妇女的心率失常治疗进行了交流。专家们认为,若患者无相关症状,则可以选择先进行观察,若症状明显,需要进行相应处理,在起搏器植入时,应该对胎儿采取保护措施。


徐伟:腋静脉穿刺技巧

5.jpg

徐伟教授精彩授课

南京鼓楼医院徐伟教授指出成功的血管穿刺是完成永久心脏那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步骤。他从如何进行最佳穿刺血管,最佳的穿刺部位和最佳的穿刺方法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经过各种心脏起搏器静脉入路方法优缺点的对比,结合国内血管穿刺的方法的应用频率,徐教授指出腋静脉穿刺是目前临床上非常有效实用的技术。徐教授结合腋静脉解剖结构详细介绍了腋静脉的走形、CTA显示腋静脉毗邻关系的研究以及不同体位腋静脉毗邻关系。他指出,在进行腋静脉穿刺时,由于静脉直径粗、骨缝间距大等原因,选择腋静脉内段进行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同时,徐教授介绍了CTA下腋静脉内段穿刺的两个骨性标志,即以锁骨中内1/3和以锁骨或第一肋骨外缘交叉点为骨性标志。

最后,徐教授对腋静脉内段盲穿的方法及相应并发症的处理进行了详细介绍。他强调,进针点的位置决定了并发症的种类及性质,不要穿过胸肌进行穿刺,这可能会导致胸肌损伤,引起出血甚至血肿,并影响电机寿命。在穿刺过程中,应先切口,后穿刺,穿刺路径要与腋静脉形成夹角,避免与静脉平行,针尖从锁骨下缘逐渐调整由浅入深,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徐耕:起搏器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6.jpg

徐耕教授精彩授课

徐耕教授对起搏器植入的常见并发症、主动固定导线引起的并发症及CRT植入引起的并发症进行了详细介绍。常见并发症方面,徐教授主要介绍了囊袋感染、囊袋血肿、电极脱位和电极穿孔的预防及管理方法。

他指出,抗生素的应用、制作层次准确尺寸适宜的囊袋、在腋静脉穿刺时采用腋静脉造影等手段可以降低囊袋感染率;对于囊袋血肿的管理,徐教授更支持切开治疗;另外徐教授强调,电极脱位和电极穿孔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肌穿孔、心包填塞、膈神经刺激等。在起搏器植入前应警惕高危患者、对于围手术期需采用抗凝治疗的患者,慎用主动固定导线,心房固定尽量不选择游离壁。植入时,避免过度扭旋的同时注意损伤电流的表现,导线放置后应预留适当的长度。徐教授强调,熟悉每种螺旋旋出前后的影像和掌握正确的螺旋的选入技术十分重要。

最后,徐教授对CRT的手术并发症,如左室电极定位失败、四级导线稳定性问题、冠状静脉窦损伤、心律失常和急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范洁:起搏参数测试及设置

7.jpg

范洁教授精彩授课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范洁教授指出,理想的术中测试参数是起搏器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合理的起搏参数的设置保证起搏器功能的运作,如此才能给患者带来更大获益。范教授系统介绍了感知阈值测试、起搏阈值测试、导线阻抗测试、膈肌刺激试验及损伤电流监测的目的、参数和方法。她指出损伤电流观测COI 可帮助判断主动电极的稳定性。除起搏输出、感知参数、模式转换、频率应答、空白期房扑搜索、心室安全起搏等常规参数外,范教授同时也对起搏特殊参数进行了介绍。她强调在进行参数设置时,应了解病人的疾病基础,结合特殊功能进行选择和应用。


病例分享

8.jpg

下半场主持专家

会议下半场为病例分享环节。由成都军区总医院李德教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胡咏梅教授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刘明江教授担任会议主持。

8.png

点评专家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柯萍教授、薛小临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蒲里津教授和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沈敏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9.jpg

郭俊林医师病例分享

广安市人民医院郭俊林医师带来一例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伴有高血压三级、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反复出现晕厥,抽血检查时,抽血部位按压1小时仍有渗血现象。进行输入血小板和降压治疗后植入起搏器,但患者术后出现血肿并有扩大迹象。在进一步补充血小板、清理血肿、药物降压及CCU护士精心护理一个多月后痊愈。郭医生就该病例与在座专家进行了交流。在座专家认为该病例处理稳妥,但在清理血肿时可提前准备好电刀。

10.jpg

黄涛医师病例分享

中江县人民医院黄涛医师分享了患有心源性晕厥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一例。植入临时起搏器后,发现阈值增高,再次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出现心包填塞和肺部感染,经治疗后出院。术后40天,患者出现心包积液。经多次治疗,未再出现心包积液,但心房自动阈值检测仍高。黄医生就是否出现心房穿孔及是否需要重置心房电极的问题与在座专家进行了交流。陈柯萍教授指出,80岁男性、BMI低等都是造成导线穿孔的高危因素。在座专家认为心室电极导线太过靠近心尖部有风险,而心房导线靠近游离壁,建议根据CT结果进行调整。

11.jpg

奚雪梅医师病例分享

成飞医院奚雪梅医师带来顽固性心衰一例。据介绍,患者患有I度、II度II型、III房室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伴有心肌病、全心增大、三尖瓣和二尖瓣重度反流、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1级和2型糖尿病。采用异丙肾上腺素及利尿药、降脂药、ACEI、 降糖药治疗后症状减轻。后患者拒绝植入CRT-D,选择植入永久双腔起搏器。后期,患者多次出现心累、气紧住院,进行药物治疗后形成多药耐受,长期轮椅助行,体重明显减轻。更换三腔起搏器后症状有所好转。但不久再次出现心累、气紧,全身水肿,进行药物治疗及血液透析维持生命,不久后病逝。奚医生就该病例的治疗方案与在座专家进行了探讨。在座专家认为顽固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采用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并不能保证一定对患者有效。对于右心衰为主伴有严重反流的病例,选择希氏束起搏效果可能更好。

10.png

穿刺体验

       会议最后,现场学员上台进行穿刺体验,在座专家进行指导,从而给学员最真实的体验。

       本次会议立足于心脏起搏技术基本知识,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生心律失常诊疗水平。此次培训课程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进行病例分享,对基层医生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强化,并让与会人员进行穿刺体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这一学习模式得到了与会专家与学员的高度评价。相信随着培训项目的推广,将有越来越多的县级医生掌握相关技术,使百姓能够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

阅读数: 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