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S 2018|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山穷水尽 柳暗花明
严道医声网讯:

2018年6月29日-7月1日,第16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CAFS 2018)在大连隆重开幕。多位电生理专家学者带来了内容精彩的讲座,围绕心房颤动防治前沿热点和临床实践话题展开深入探讨。此次的论坛上,各位专家对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现状,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调律药物的治疗前景,及相关疗效循证研究结果重点展开了介绍。

1.jpg

会议现场

此次心房颤动国际论坛的开幕式大会主题报告及药物治疗论坛上,吴以岭院士等多位专家为我们带来了心律失常的相关药物治疗的内容。

2.jpg

大会开幕式出席专家


吴以岭:脉络学理论转化为临床药物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

3.jpg

吴以岭院士精彩演讲

  吴以岭院士带来的是关于通络阻抑心血管事件链整合调节心律失常的讲座。心血管事件链是一种因果相连、递进发展的复杂疾病,前有心梗后有心律失常,脉络学说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由吴院士牵头、由国内诸多心血管病专家参与的973项目。我们建立的脉络学说可专用于指导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我们现在常说的心血管疾病早在汉代的文献中就有记载。我们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提出的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在于以下几点:“承”,生命运动自稳态的内在调节机制的高度概括;“制”,病理状态是机体自我代偿性调节能力;“调”,调者和也,为中医治疗学的最高境界;“平”,中医治疗学的效应目标及效应规律。这四个字概括了中医的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和预后观。中医重在“调”,由“调”至“平”的过程是机体自适应、自调节、自修复、重建自稳态的过程。古代中医对心律失常做过许多探讨,主要通过切脉的脉率和脉律判断。

  应用脉络学说分析调营卫气血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用药规律,转化得出了目前的三种药物: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通心络胶囊的“系统效应”提供全程保护作用,能够稳定斑块,作用于大剂量辛伐他汀类似。既往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对比了安慰剂和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梗无再流的治疗作用显示其能有效治疗无再流,体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通心络胶囊能够抑制心室重构、神经重构,改善电重构,提高室颤阈值,减少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参松养心胶囊来自于调平、络虚通补的络病调节理论,参松养心胶囊的作用与调节离子通道及胆碱能通路有关,研究显示其治疗效果与胺碘酮相当,治疗自发性房颤效果与心律平相当甚至症状改善优于心律平。参松养心胶囊通过抑制缺血心肌电重构,逆转缺血区交感神经重构,改善心功能和结构重构,从而表现出有效治疗心衰伴室性早搏临床效果。脉络学说指导慢性心衰提出了“络息成积”的理论,转化为了芪苈强心胶囊。研究证实其可保护微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心室重构并改善心功能,还能够改善电重构从而治疗心律失常。芪苈强心胶囊已经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高度关注。三种药物均进入了我国的权威指南,分别针对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三个心血管事件链的重要环节。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终于将络病建立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学科,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合作的机会,络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我们理应将其继续传承、发展、应用,让其真正的造福人类。


黄从新: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中药治疗不失为好的选择

4.jpg

黄从新教授精彩演讲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黄从新教授介绍的是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我们目前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除了胺碘酮有正性肌力作用外,其余均有负性肌力药物,因此心衰患者的心律失常治疗是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心衰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70%以上,易引发或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在于心脏的结构重构和缝隙蛋白的重构致传导系统异常;以及神经重构,全身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还有就是电重构、离子通道重构等。

  传统的治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阻滞钠通道、阻滞β肾上腺素能受体通道、阻滞钾通道以及阻滞钙通道这四类。合格的治疗心律失常药物应该满足遏制心律失常、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率以及降低总死亡率这三点。既往研究提示钠通道阻滞剂减少室性早搏但增加死亡率;钾通道阻滞剂虽然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增加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的死亡率;以胺碘酮为代表的多离子通道阻滞剂最能降低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律失常死亡率,但不能降低总死亡率。总的来说作用于离子通道的治疗心律失常药物均不能改善预后,甚至增加死亡率、慢性心衰的一线药物β受体阻滞剂能够遏制心律失常、降低死亡率、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并预防猝死,多项权威研究均提示β受体阻滞剂可见降低心衰患者的猝死及全因死亡率,但目前国内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较为谨慎。RAAS系统阻滞剂中ACEI被证实可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以及ICD放电次数,在标准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也能降低死亡率;二者还可降低室速的心率。

  可以说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正处于一个较为艰难的境地,在中药治疗方面我们在近年来却取得一些亮眼的成果。

  参松养心胶囊作为一个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经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可改善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灌注保护心肌。还有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显著减低了室性早搏发生率,其还可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并逆转缺血去交感神经重构。中药治疗为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有效的选择。


曹克将:室性早搏及非持续性室速的药物治疗还需风险评估,个体化用药

5.jpg

曹克将教授精彩演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曹克将教授讲解的是室性早搏及非持续性室速的药物治疗。室早的变异性较大,相关研究较少,对于低风险的室性心律失常指南也很少涉及。

  不伴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多起源于心室流出道,QRS波呈束支阻滞样图形,多位单形。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岁年龄增长而增加。室早是否需要干预取决于风险分层的结果,主要包括有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有无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的猝死风险高于无心脏病的患者。室早负荷大于24%时,室早介导的心肌病的风险增高,而成功消融后射血分数可回声,左室体积可缩小。室性早搏的病因和室性早搏的数量是决定室性早搏及非持续性室速的药物治疗策略的主要因素,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还是胺碘酮,除此之外再难有有效又安全的药物。

  急性心肌缺血时的室早的治疗首要的还是先解决缺血的问题,而陈旧性心梗的室早则不推荐予以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治疗心律失常药物。国内目前存在治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过度、剂量不合适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用药。室性早搏及非持续性室速的药物治疗在改善症状和预后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药物的副作用。

  既往的SS-SBPVC临床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既可抑制心律失常又可改善心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或能成为心律失常患者的另一最适治疗方案。曹克将教授强调,药物治疗室早和NSVT可改善症状和预后,但需考虑到药物的副作用,室性早搏患者选择治疗药物时应选择副作用低的药物。《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对于未合并或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症状性室早患者,可考虑参松养心胶囊治疗(IIa/B)。


  药物治疗对心血管疾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年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近年来结合临床研究提供的证据和中医学长久的发展的积累,一些中药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包括缺血性疾病、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期待未来中药能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得到更加广泛应用。

阅读数: 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