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前沿,切磋技术:海峡两岸学者共话CTO介入

严道医声网讯: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被称为冠脉介入领域的最后堡垒,在治疗过程中,不同的专家往往练就了各自的“独门绝技”。近期,以CTO介入为主题的“聚焦前沿,传领心生——EDGE学术活动”在台湾高雄长庚医院圆满举办。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高雄长庚医院吴炯仁教授等多位来自海峡两岸的CTO专家敞开胸怀,拿出自己的“绝活”进行分享,促进了海峡两岸学者的共同进步。

1.png

活动现场

据郑正一教授在致辞中介绍,高雄长庚医院已完成1800余例CTO介入手术,位居台湾地区前列。而大陆地区的介入治疗的水平近年来不断攀升,已位居世界前列,在这种背景下,两岸学术交流不断加强,双方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将对CTO介入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jpg

3.jpg

活动主持


精品手术展示CTO介入治疗精髓

EDGE学术活动主打“精品”,以手术演示为重点环节。活动第一天,吴炯仁教授、顾博明教授、罗秉汉教授、卢泽民教授、蔡政廷教授等台湾专家共进行了6例手术演示。本次活动中的CTO手术使用了雅培在中国上市的最新一代DES:XIENCE Alpine,台湾专家表示其支架头端增加了一个用于灵活转向的柔软关节,在提高支架通过迂曲钙化病变的同时,减少了药物涂层与病变之间的刮蹭,有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手术演示过程中,与会专家与术者实时交流,罗建方教授和吴炯仁教授分别作为主持人,为现场学者答疑解惑,深化了大家对手术细节的理解。其中,吴炯仁教授担任术者的两台手术均选择了桡动脉入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桡动脉入路在CTO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4.png

手术演示


主题演讲回应临床焦点话题

活动期间,蔡政廷教授、吴炯仁教授、罗建方教授、顾博明教授等专家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交流。

5.png

主题发言

蔡政廷教授在介绍“多功能指引导管在经桡动脉行CTO治疗时的应用”指出,CTO病变开通率常见的指导策略包括前向IVUS指导、逆向技术、ADR、平行导丝等多种策略,常见的多功能指引导管包括Ikari、Mradial、Kimny 6Fr,一般情况下选择经右侧入路。研究显示,使用双侧6F指引导管经桡动脉入路选择IVUS指导CTO病变安全可行。

吴炯仁教授介绍了经桡动脉入路行CTO治疗的经验。他说,经桡动脉入路出血风险更低,而且对术者和患者而言都更为舒适。研究显示,在处理复杂CTO病变时,经鼻咽窝入路(桡动脉远端)行PCI安全易行,其手术成功率不劣于常规桡动脉入路,且桡动脉闭塞率为0%(优于桡动脉入路),保留了桡动脉路径,以防未来需要再次手术。对于术者和患者来说,经左侧鼻咽窝入路也更为方便。但目前经鼻咽窝入路行PCI还颇具挑战性,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此外,该技术使用0.014或0.025英寸的J形导丝和Glidesheath和sheathless系统,设备要求较高。

“Knuckle在英文中意为关节,常代表力量与突破感。泰拳中常见到使用肘、膝盖等关节进行攻击,即关节技。”罗建方教授生动地介绍了Knuckle(KWT, Knuckle Wire Technique)导丝技术。他说,Knuckle导丝技术利用导丝体部硬度由远到近逐渐增强的原理,增加了导丝通过闭塞段的能力。同时,Knuckle导丝依靠导丝体部接触病变,属于钝性分离,不易产生穿孔等严重并发症。Knuckle导丝应具备特点:不仅要“滑”,更要安全,首选Knuckle导丝为聚酯涂层导丝如Fielder XT、Pilot等。

顾博明教授在介绍“OCT在复杂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时指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作为目前成像分辨率最高的腔内成像手段,可以准确识别易损斑块的形态学特征,在复杂冠脉介入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临床适应证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钙化病变、支架内再狭窄(ISR)和分叉病变。但对于慢性肾脏病、CTO病变、口部病变、有并发症的患者来说,血管内超声(IVUS)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Edge系列活动是雅培公司海外交流的品牌项目,活动采取小班化、精品化的定制。此次活动中,与会专家与学员们就CTO介入治疗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详细交流,并充分展示了海峡两岸各自的学术特色,对推动两岸CTO病变介入治疗的共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活动期间,吴炯仁教授和罗建方教授还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在南宁市召开的广西心血管病论坛暨广西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诊疗研讨会进行了远程授课,让两岸的学术交流进一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此外,活动期间参会医生还有机会现场操作了CTO导丝训练模拟系统,研发者还就这一产品的使用情况征求了使用者的意见。参加培训的医生表示,导丝的操控与手感,往往被认为是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的,但透过仿真系统,可以眼见导丝操控下的反应,对初学者磨练自己的手感很有帮助。同时,和以往的仿真系统不同,雅培公司的这一系统试图重现病灶里软硬不同与钙化的组织,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相信随着使用者反馈与材质进步,拟真程度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他们同时提出,目前仿真血管内软硬钙化的组织都是同样透明的,为了让初学者了解导丝穿过不同组织手感的细微差异,建议可以制作有染色的的版本供初学者练习使用。

6.png

参会医生在使用CTO导丝训练模拟系统


专家说:

罗建方:做好CTO需要我们Open-mind

7.jpg

参与学术交流是一个学习并积累经验的过程,本次学术活动采用小班教学的形式,两岸专家相互交流并分享经验,深化了对于CTO病变处理细节的理解。这次活动对CTO介入的策略和技术都做了很好的展示,无论是手术过程中,还是并发症的预防,都让我们受益匪浅。而且,台湾医生不仅在CTO技术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且在整个医院系统的架构方面,都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希望大陆有更多的中心也能做到这样。

同时,本次培训为医生全面掌握CTO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CTO介入治疗中,大家在同一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各有千秋,这就需要我们Open-mind,打开思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凑在一起,信息量更广,以后处理的能力会更强。

吴炯仁:小型活动有利于充分开展学术交流

8.jpg

我们举办这样的活动都有一些主轴,这次主要是围绕桡动脉展开的。因为我们这边桡动脉开展得非常早,大陆地区也多半是以桡动脉为入路开展介入治疗,我认为对中国的介入来讲,双桡是将来的趋势,所以我们希望把桡动脉的介入治疗再往前推一步。以往我们邀请日本等其他国家专家过来,活动就要变成全英文交流。而邀请罗教授等大陆专家过来,大家都纯粹用中文进行交流,参会的医生感觉会更加舒服。

对于这种小型活动,我认为教育意义更大,因为它可以让专家们展示更多的东西。而且,在参加大会时,会有很多的讲课,互动就很少。学员想问问题,也没有时间。这种小规模活动,提供了一个手把手指导的机会,能够让学员在很短的时间就能掌握到手术的精华所在。

9.jpg

10.jpg

合影留念

阅读数: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