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夏云龙:机遇与挑战并存,肿瘤心脏病学科发展不容忽视

编者按: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肿瘤合并心脏病患者这一群体日渐庞大,国内外专家对这类患者予以高度重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在国内率先组织肿瘤心脏病学研讨,并带领团队全国开设首个“肿瘤心脏病学门诊”。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召开期间,严道医声网有幸邀请到夏云龙教授,请他就肿瘤心脏病学的概念进行解析,并分享其在推动肿瘤心脏病学科发展方面做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


严道医声网:

2016年6月,您组织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肿瘤心脏病学会议(CCOC2016),宣告“肿瘤心脏病学”这门新兴学科在我国正式建立。首先请您和大家分享,作为心血管学科医生,是什么原因让您关注肿瘤-心脏病学科的关系呢?

夏云龙教授:

       心血管医生每天面临各种各样的患者,肿瘤患者并非最常见的。但我是做心律失常亚专科的,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获得性长QT综合征患者中,肿瘤患者发病率比心血管疾病患者高。事实上很多肿瘤药物对QT间期,也就是对猝死风险产生的影响是明确的。例如我们引以为傲的M3型白血病治疗药物三氧化二砷,其诱发QT间期延长的几率高达40%-60%,所以引起了我们对这方面的高度关注。

  此外,我们在临床中常常遇到一些心血管疾病合并肿瘤或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这类患者在求医时往往被心脏科和肿瘤科相互推诿,造成求医无门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接触了肿瘤心脏病学这一概念。目前肿瘤患者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越来越高,基数庞大,我国已将肿瘤列为慢性病的一种。国外针对乳腺癌患者随访的研究报道很多患者随访到5年或8年,最后很大部分并不是因为肿瘤本身死亡,反而是因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目前国内外开始对这类患者予以高度重视。

  基于这些背景,我们在国内率先提出肿瘤-心脏病学的概念,并开始联合各学科专家做一些探索工作。 


严道医声网:

自2006年来,您牵头组织了国内外十多家三甲医院心脏科、肿瘤科、心脏超声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多次围绕肿瘤心脏病学科的定位、多学科合作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能否请您围绕这几个方面就肿瘤心脏病学科的概念进行简单阐述?

夏云龙教授:

肿瘤心脏病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历史溯源较早,这一概念最早于2000年由安德森博士首次提出,但随后几年一直没有完整系统化的定义。我国肿瘤和心内科医师首次于2016年6月坐在一起探讨肿瘤心脏病学的概念、定义和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心血管损害。很多肿瘤治疗药物可能造成心肌和血管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和心律失常事件,这些损伤需要我们予以高度警惕;第二,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肿瘤患者数量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基数也相当庞大,两者合并越加常见。以往进行临床研究时两者往往为互排标准,因此目前关于两者合并时相关药物对心血管、肿瘤整体的预后如何还没有清晰的答案,这是目前该学科的内涵之一;第三,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往往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如何共同管理这些危险因素,也是该学科的内涵之一;第四,心血管系统肿瘤,尽管这类疾病发生率较低,但是也要涵盖。

  整体来讲,我们是把这四个方向作为学科的定位和概念,进行相关的学术推广。


严道医声网:

应该来说,肿瘤心脏病学科目前在我国刚刚起步,属于新兴学科。您如何看待当前该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夏云龙教授:

     首先来谈一下前景。随着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对心肌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针对危险因素对这些患者进行管理,提供一个治疗的机会和平台,给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最直接的获益。

  当然,该学科面临的挑战也是非常严峻的。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现有的循证医学数据非常少,在此基础上医生做相关决策时会面临一定风险;第二,这类患者往往需要多学科管理,肿瘤科与心内科以及其他学科(如血液科、放疗科、超声科)的相互配合举足轻重;第三,很多患者往往就诊时已经有心衰或心绞痛这类严重症状,如何把战线前移,使患者早期即刻接受治疗往往也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合作;第四,从社会层面来讲,肿瘤患者往往精神压力较大,合并心血管疾病时心理压力可能会更大,如何进行科普和宣传,使患者客观地认识这一情况也非常重要。 


严道医声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在全国开设首个“肿瘤心脏病学门诊”。请您就门诊挂牌成立以来在肿瘤心脏病学防治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进展进行简单介绍。

夏云龙教授:

     我院于2016年开始整合肿瘤科、放疗科、血液科、心内科、影像科、检验科等,成立肿瘤心脏病团队,开设肿瘤心脏病学门诊,主要带来以下获益: 

  第一,肿瘤合并心脏病患者求医有门,可以直接和医生进行对接,解决问题,很多患者因此获益;第二,交叉学科的开展也使得很多医生对这方面的意识提高,相关知识得到完善,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好的培训的过程;第三,我认为获益最大的在于科研方面,肿瘤心脏病学这一交叉新兴学科的发展带动了心内科、肿瘤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发展,过去的两年的时间里我们也开展了一些科研项目,包括去年国际肿瘤心脏病学年会上,我们有8篇摘要中稿,去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我们也有3篇肿瘤心脏病学方面的文章,我个人作为心血管医生去年也在国际知名癌症和肿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所以说我们在科研方面得到了很多提升。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这部分患者直接获益。

阅读数: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