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S 2018热点|新型非静脉ICD的可行性得到验证——华伟教授解读最新ASD2研究

1.jpg

导语:

第39届美国心律学年会(HRS)举办期间,多项重磅研究的结果公布。传统ICD植入后带来的并发症一直以来颇受关注,新型非静脉ICD(EV-ICD)的出现为ICD患者带来了福音。最新研究ASD2(The Acute Extravascular Defibrillation,Pacing,and Electrogram)在Late Breaking 中公布,证实了EV-ICD植入后起搏、感知、除颤功能的可行性,EV-ICD成为了非静脉ICD的全新选择。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华伟教授对该研究进行了解读。


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经静脉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TV ICD)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金标准疗法,但其带来的并发症(如感染等)也不容我们忽视。将起搏器的导线置于心脏或血管外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皮下ICD(SQ ICD)的出现克服了很多传统TV ICD的缺点,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心动过缓起搏支持较弱、无抗心动过速起搏(ATP)、除颤时输出较高、尺寸较大等。新一代非静脉ICD(EV-ICD)应运而生。与传统ICD相比,EV-ICD尺寸更小、使用寿命更长,且拥有多种起搏模式,其应用前景令人期待。

为了评价EV-ICD将导线置于胸骨下后感知、起搏及除颤功能的可行性,由Bela Merkely牵头的ASD2(The Acute Extravascular Defibrillation, Pacing, and Electrogram)研究得以开展。


研究对象:

需要植入或置换TV ICD或SQ ICD且计划经胸骨切开或剑突下切口行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


研究设计:

该研究是一项世界性、前瞻性、多中心的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研究对象随访1个月,由独立的内科医生委员会对不良事件进行评价。

选择损伤最小的剑突下切口,经钝性通道置入胸骨下导线。该导线的设计符合胸骨下输送系统,除颤线圈总长8cm,有两个起搏/感知环。

2.jpg


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87名患者,8名患者提前退出试验,最终79名患者完成随访。其中15名患者接受心胸手术,11名患者接受SQ ICD置换术,52名患者接受TV ICD置换术,1名患者接受房间隔缺损闭合术。

1. 所有患者的导线置换中位时间为12.0±9.0分钟。

2. 78名患者中,76名患者(97.4%)在至少一个向量上低于最大输出量的情况下实现了心室起搏捕获,72名患者(92.3%)在至少一个向量上无心外刺激的情况下实现了心室起搏捕获。

3.jpg

3. 仅4名患者两次电击除颤均失败,而植入Active Can模拟器的患者中未见电击除颤失败。

4.jpg

4.累计6名患者发生了7件不良事件,其中心包炎、短阵房速、切口红肿、切口出血这类不良事件得到妥善解决,无后遗症;心包填塞和植入后36小时心脏停搏的患者情况也恢复稳定。


总结和讨论:

1.ASD2研究是首个在患者身上评价将导线埋置于胸骨下EV-ICD起搏、感知、除颤功能的临床试验。

2.EV-ICD导线临近心脏,使得起搏期间心外刺激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心室起搏捕获率仍高达97%以上。此外,每次30 J电击除颤的有效率>80%。

3.该研究结果证实了新型EV-ICD血管外路径的可行性。

阅读数: 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