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比较复杂,包括折返、局部自律性增高、触发激动,甚至多重机制混合出现。心力衰竭所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使其机制更为复杂。研究证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超过80%的患者存在频发和复杂的室性期前收缩,并且有接近50%存在非持续性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与潜在的器质性心脏病的类型无关,但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与心力衰竭的恶化密切相关。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首先要治疗基础疾病,改善心脏功能,纠正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如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I及醛固酮受体阻滞剂等,同时积极纠正伴随或诱发因素,如感染、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高钾血症等)、心肌缺血、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物等。最后根据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适当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他治疗措施。
目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s,AADs)、植入型心律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ter Defibrillator,ICD)和导管消融(Catheter ablation)等。ICD治疗是降低心源性猝死的最有效措施,适用于所有心力衰竭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 [6]。导管消融不作为首选[7],但植入ICD并接受充分药物治疗后,仍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或特殊类型的频发室性心律失常(如右室流出道室速、束支折返型室速、疤痕折返型室速等)可考虑进行导管射频消融。
作为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另一大基石,抗心律失常药物走过了近百年历程,从1914年奎尼丁的发明,到上世纪50~80 阅读数: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