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3日
中国·苏州
严道医声网讯:
2018年3月24日,在第十六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8)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及其团队冯沅教授等,成功进行了一场“遵循新VITAL LIVE模式”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手术演示。丹麦著名心血管病专家Lars Sondergaard教授应邀进行了手术解说。
陈茂教授团队手术转播演示现场
病例回顾
患者为77岁老年女性。NYHA分级III级,STS评分5.13%。
选用TAV8进行球囊预扩张;
选用具有可回收功能的VenusA Plus (26mm)瓣膜系统:
主动脉瓣根部造影提示主动脉瓣中量返流。随后压力测量,显示患者跨瓣压差87mmHg。
使用TAV8球囊进行预扩张,球囊充盈良好,造影无返流。
人工瓣膜释放,根据CT分析与球囊预扩张结果,选择VenusA Plus(26mm)瓣膜,瓣膜一次性释放成功,释放后瓣膜形态良好。
支架释放后测压显示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明显改善(4mmHg),造影显示无瓣周漏,撤出输送系统,闭合血管,手术结束。
视角|来自手术团队专家的观点
严道医声网就该例手术对冯沅教授进行了采访。据了解,陈茂教授手术团队在术前与Lars Sondergaard进行过多次针对手术策略的讨论,反复推敲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细小问题,希望最大程度地使该例手术转播完美呈现在CIT2018的现场。
77岁,风心病,策略为何?
冯沅教授介绍到,患者二尖瓣有反流和狭窄,但钙化很轻,因此并不是老年退行性瓣膜病为主的病变,而是风心病。患者由于年龄较大等原因,不愿接受外科开胸手术。
冯沅教授介绍到,现在在欧美国家,75岁以上的患者主张尽量选择TAVR。陈茂教授在考虑手术策略时,与Lars Sondergaard教授进行过多次讨论,他也表示支持TAVR的选择方案。
外科同台——时刻准备,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
在采访冯沅教授的过程中,记者得知,整个手术过程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外科蒙炜教授一直穿着铅衣与内科医生同台,以便有紧急情况需要外科医生时及时出手。
“完全和我们同台,而不是在外面备台,这体现出我们TAVR团队是一个内外科联合的团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病人一旦有什么要紧的情况,可以得到最及时的救治。” 冯沅教授说。此外,包括麻醉师、护士等支持团队也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从而保证了手术转播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精准定位——术前充分讨论与术者经验的重要性
术中选用了TAV8进行球囊预扩张,瓣膜系统选用的是具有可回收功能的VenusA Plus (26mm)。TAV8对于部分病人来说,不需要快速起搏就能够达到比较充分的扩张,基于这一特点,扩张时没有使用快速起搏。在瓣膜尺寸的选择方面,因为患者术前还有一定的返流,陈茂教授等评估后认为,如果选小的瓣膜,效果可能会不好,因此选择了26mm的瓣膜系统,以便可以更充分地打开。
据介绍,因为患者血管钙化很轻,瓣膜支架非常容易下滑。但在本次手术过程中,陈茂选择的位置非常准确,瓣膜到位后很稳定,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所以,VenusA Plus的可回收功能在这次手术中并没有展示。冯沅教授表示,术前已经做了回收的准备,VenusA Plus的可回收功能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陈茂教授总结认为,相比一代瓣膜的“一锤子买卖”,可回收瓣膜系统可以进行多次回收并进行位置调整。这样使TAVR手术的风险得到有效降低。
本次手术使用TAV8球囊进行预扩张,取得较好的手术结果,瓣膜释放一次性到位,位置良好,无瓣周漏。手术之所以非常顺畅,主要在于术前评估非常细致,术中对存在的困难点、危险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手术转播——国际间的实时交流与讨论
会场的专家与手术团队就术前选择、术中决策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与会专家认为,该患者很难选择外科开胸手术。而且该患者存在几个瓣膜联合的问题,预计主动脉问题解决后,其它瓣膜问题也会有所好转。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瓣膜病团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2012年4月开展第一例主动脉瓣介入手术以来,目前已经尝试使用了6~7种瓣膜,进行过经血管介入的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两种瓣膜植入,形成了内科(包括超声)、外科、麻醉科医师,ICU、手术室护士及科研人员组成的心脏内科瓣膜病介入治疗团队。目前,该团队已在本院进行瓣膜植入手术300多例,而且完成了多个难度较高的极具挑战性病例和急诊病例,总体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