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2018|潘湘斌:中国智造有望改变结构性心脏病发展格局

1.jpg

2018年3月24日

中国·苏州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TAVI、左心耳封堵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3月24日,在第十六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8)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分别在三场讲座中展示了该院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

2.jpg

▲ 潘湘斌教授作精彩发言


全球首例生物可降解封堵器人体植入

  在《全球首例生物可降解封堵器人体植入》的报告中,潘湘斌教授介绍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复合技术团队成功完成的全球首例“完全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术。该手术由潘湘斌教授主刀,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全程采用超声引导,通过仅拇指大小的切口,成功植入全球首例完全可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标志着中国在完全可降解封堵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迈入世界领先行列。作为该产品的主要设计者,潘湘斌教授指出,与传统封堵器相比,完全可降解心脏封堵器植入人体后可逐渐被自身组织所替代,在治疗缺损的同时,实现了体内无异物残留,杜绝了远期并发症。此次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对先心病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MitralStitch设计及首次人体应用经验

  在《MitralStitch设计及首次人体应用经验》的报告中,潘湘斌教授介绍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复合技术团队成功完成的首例MitralStitch全球手术:仅用超声引导就通过微创切口修复了二尖瓣功能。该手术由跨学科、跨专业、跨医院的复合团队使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itralStitch™二尖瓣修复系统完成治疗,标志着中国研制的首个二尖瓣微创修复系统获得成功。潘湘斌教授介绍说,MitralStitch采用经心尖路径微创修复二尖瓣反流,其最大亮点在于即可以实现单纯植入人工腱索,又可以完成二尖瓣缘对缘(Edge to Edge)修复手术,且前叶和后叶牵拉靠近的程度可调。与目前国际市场广为流行的Mitralclip系统相比,其应用范围更广,既可用于修复器质性二尖瓣反流(DMR),又可被用于修复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相较Mitraclip系统必须经股动脉径路,经心尖径路使操作距离更短,器械可控性更强,且避免了Mitralclip使用过程中,穿刺房间隔到达手术部位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更重要的是这项中国智造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专利,是真正的中国技术、中国方案 。


左心耳封堵术路在何方?

  在《左心耳封堵术路在何方?》的讨论中,潘湘斌教授表示,作为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的一种新技术,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验证了左心耳封堵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但从总量上看,目前国内左心耳封堵术开展数量和欧美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手术费用偏高;二是技术本身具有一定难度;三是医生和患者接受程度差。阜外医院在全球首次进行了纯超声引导左心耳封堵相关研究报道,潘湘斌教授指出,采用纯超声引导,不仅避免了放射线和造影剂对医生和患者身体的损伤,尤其适合肝肾功能不全的老龄患者,而且相比二维的放射线,超声的立体成像对介入操作的指导更精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手术难度,并降低了对设备的依赖,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有利于这一技术在硬件设施不是太好的地区和医院推广。


三场报告涉及的手术均是在纯超声引导下完成的,据了解,随着技术的成熟,潘湘斌教授团队逐渐把纯超声引导介入技术从特殊的患者推广到普通患者,超声引导下的房缺、室缺、PDA、PS 等经皮介入手术目前在阜外医院均可作为常规手术来开展。一些房缺、PDA等轻症患者,甚至可以不用住院,直接在门诊完成手术治疗。

潘湘斌教授特别表示,为了推动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发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院士高瞻远瞩,一直致力于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技术团队,并提出了从“医疗中心向医学中心转变”的目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开展也正是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潘湘斌教授同时指出,随着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格局也将呈现出新的变化,以瓣膜病介入治疗、左心耳封堵等为代表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新技术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阅读数: 1387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