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心电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植入式心电监测(ICM)已成为长程心电监测的方法之一,其临床应用也不断普及。晕厥管理指南对于心电监测,尤其是ICM的临床价值予以了肯定。2017年11月24日-26日第十届国际心血管病论坛(CVF2017)举办期间,严道医声网就ICM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进行了采访。
张澍教授接受严道医声网采访
严道医声网:
2017年6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长程心电监测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作为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请您介绍一下引进植入式心电监测(ICM)的意义?
张澍教授:
长期以来,晕厥的诊断以及房颤患者的抗凝管理都是临床上的难题。新的监测手段的出现,为病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收益。我们知道,对于不明原因的晕厥、无症状房颤、各种隐匿的心律失常、心脏猝死等等疾病,临床上诊断和监测方面还是很不完善,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很难对间歇性发作,或发作时间特别短暂的心律失常患者找到非常有效的方法。基于此长程心电监测技术应运而生,改善了心电诊断和监测的格局,尤其新一代植入式心电监测上市以来,克服以往设备的不足,提高了诊断率和患者的接受程度,不断帮助晕厥、疑似房颤和卒中患者,发现隐匿的心脏问题。从阜外医院开展首例Reveal LINQ植入以来,全国已有80家医院实现植入,从随访的情况看效果令人满意。在心脏猝死的预防方面,我国在世界还处于很落后的状态,在卒中风险分层和预防方面,也做得很不够,因此有很多的患者需要这项技术。
严道医声网:
谈到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长程心电监测工作委员会,您当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
张澍教授:
首先作为医生希望能够更多的为患者解决问题。临床实践工作中,晕厥、卒中等患者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评估风险。其次这项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美国和欧洲都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希望能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需要更多耕耘和实践。决定一项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取决于几个方面:一是临床中对于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从而对诊疗技术手段的需求不断增加;二是技术本身的发展,为临床问题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三是医生、患者的观念转变导致对技术接受程度的改变。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以Reveal LINQ为代表的长程心电监测在临床中的普及条件已经成熟。但按部就班地进行发展就比较慢,我们成立工作委员会,就是希望能够让它的发展模式能够“更给力”一些。
严道医声网:
如何看待委员会在推广长程心电监测技术临床规范化应用工作中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张澍教授:
工作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内容有这样几个:
第一,开展长程监测规范化培训,拓展临床实践。
第二,探索长程心电监测诊疗路径,针对晕厥等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展开一系探索。
第三,促进优秀临床病例展示和患者教育及公众教育,促进疾病知识与疗法的普及。
第四,建立中国患者数据库,研究疾病现状、发展、转归,将心律失常诊断治疗的整体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实践中,工作委员会还将从多个角度探索促进长程心电监测发展的可能性,让更多的医院和医生能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示范中心,并利用全国的数据资源开展相关研究,为更好地开展长程心电监测工作提供依据,促进植入式心电监测疗法收费和医保准入。
严道医声网:
我们注意到今年学会牵头举办了“ICM临床路径创新大赛”,您认为本次比赛对于晕厥诊疗水平推动的意义何在?
张澍教授:
长程心电监测是一个新的技术。在我国虽然刚刚起步,但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因此有必要让更多的中国医生能够有机会使用这个技术,为临床诊疗带来更准确快捷的效果。“ICM临床路径创新大赛”有三个关键词,一是ICM,二是临床路径,三是创新,全面体现发展长程监测的主题。本次比赛形式内容都很新颖,把需要掌握的信息放在了轻松的学习交流的氛围中当中,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学习新的技术。当天的比赛,大家参与都很踊跃,无论是资深的专家还是年轻的医生,都有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