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若谷:起搏器植入患者如何术后管理

编者按:

        华东地区心血管植入型电子装置术后管理研讨会于2017年12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召开。大会邀请了国内心血管领域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就目前心脏起搏器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广泛交流。严道医声网就起搏器的术后管理问题对大会执行主席、上海市胸科医院李若谷教授进行采访。


严道医声网:

        首先向华东地区心血管植入型电子装置术后管理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能否请您谈谈为何要专门组织研讨会就电子装置植入后的管理进行探讨?

李若谷教授:

        以往起搏器会议主要讨论起搏器适应证、植入方案和手术技巧,而对起搏器植入术后管理的关注则较少。与其他植入器械不同,起搏器功能的选择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起搏器发送不必要的起搏导致并发症的产生,甚至引起患者心功能不全,因此植入起搏器患者的术后随访极为重要。起搏器的术后管理对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产生有重要意义。植入起搏器患者的随访是长期的,对起搏器的管理是终身的,随访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起搏功能。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探讨交流,提高起搏器治疗的效率,改善患者依从性。本次会议也得到了中国医师协会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分会及张澍教授的大力支持,足可见起搏器术后管理的重要性。


严道医声网:

        您非常注重起搏器安装以后的随访和管理,在做好精细化管理方面,上海市胸科医院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李若谷教授:

        起搏器植入后需要密切随访,我院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有一整套方案。首先在患者出院前我们要根据患者的诊断、心电图变化对起搏器进行程控,选择合适的参数。患者出院后,我们建议患者在3个月、6个月、1年时复诊,随后若无不适可每年进行一次随访。为了完成随访,我院特地成立了由起搏器医生和技术人员组成的起搏器门诊,随访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起搏参数。此外,我院还建立了数据库来记录患者情况,以便患者再次出现不适时可以及时调取早期数据,从而进行程控,使患者最大化获益。


严道医声网:

        本次论坛上,您将就自动起搏方式转换进行演讲。我们知道,不同模式的起搏器在这方面的工作方式也不尽相同,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起搏器的自动转化功能?

李若谷教授:

        起搏器模式的自动转化包括两个方面:MVP和自动模式转换。MVP在AAI模式和DDD模式之间转换,是右室起搏的有效方法。很多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植入起搏器时房室传导功能尚可,只需心房起搏。AAI起搏功能下心室由下传活动激动。患者传导功能尚可时启动AAI模式,当患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时则从AAI模式转换至DDD模式;传导功能恢复时从DDD模式转换至AAI模式。自动模式转换是指DDD模式与DDI模式之间的转换。对于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避免心室跟踪心房,导致患者不适,会从DDD模式转换至DDI模式,从而实现房室分离,保证心室以低限频率起搏。需要注意的是,模式转换的前提心房感知良好,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感知。

阅读数: 664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