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心电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植入式心电监测(ICM)已成为长程心电监测的方法之一,其临床应用也不断普及。晕厥管理指南对于心电监测,尤其是ICM的临床价值予以了肯定。2017年11月24日-26日,第十届国际心血管病论坛(CVF2017)举办期间,严道医声网就ICM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对华伟教授进行了采访。
华伟教授接受严道医声网采访
严道医声网:
目前来看您和您的团队在ICM临床实践中处于领先地位,您认为长程心电监测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价值有哪些?
华伟教授:
目前,ICM在我国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我认为它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晕厥患者的筛查。临床上我们遇到晕厥患者时可能首先会考虑颅内病变,很多患者都是在神经科除外病变后到心脏科就诊的。患者发生晕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由神经系统病变导致,另一类是心源性晕厥。导致心源性晕厥的原因一般为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脏停搏),这两种心律失常都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心源性晕厥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此外,有些患者即使在发生晕厥时没有死亡,也有可能在晕厥后因倒地摔伤引起脑出血,或者在开车过程中发生车祸进而引起一系列损伤。此外,心源性晕厥的危险性还体现在其确诊困难上。很多发生心源性晕厥的患者其心律失常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往往发生几分钟后到医院检查时心律已恢复正常,利用常规检查手段(如心电图,Holter)无法检测出,导致患者延误诊治。而ICM可以埋在体内,能记录三年的心电图,只要患者在这三年间发生过晕厥且记录到心律失常即可确诊,若患者发生晕厥但ICM记录正常则可除外诊断。明确诊断后给予患者合适的治疗(室速室颤患者植入除颤器,心动过缓患者植入起搏器)可以解决根本问题,从而预防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发生晕厥,将风险降至最低,这是ICM最大的应用价值。
ICM的第二个重要价值在于对无症状房颤患者的筛查。临床上我们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发生或曾经发生过房颤,而所有房颤患者形成血栓的风险均会升高,血栓脱落则会导致脑卒中,因此无症状房颤患者均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通过ICM对患者进行监测可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就有可能避免患者日后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因此ICM在该方面的应用也极具价值。
严道医声网:
那您认为长程心电监测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
华伟教授:
ICM在我国虽然已经投入使用,但该技术的应用却并不广泛。我认为阻碍ICM普及的障碍之一在于对该技术的了解不足,我认为将来通过临床医生对该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其应用也会更为广泛;第二个障碍在于由于各地医保政策的不同,有些地区ICM暂未纳入医保,需患者完全承担费用,从而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如果该技术可以早日纳入医保,就会解决更多患者的给付问题,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学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带来社会效益,对该技术的普及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ICM实现全面医保是指日可待的,这也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争取让更多的患者早日得到诊治。
严道医声网:
近年来,ICM疗法推进不断深入,随着该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不断普及,您对未来该疗法的进一步发展有怎样的期待或建议?
华伟教授:
ICM(见下图)作为一个极具价值的诊断工具,其价值在将来会逐渐体现出来。ICM未来的应用主要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是对晕厥患者进行筛查,全国的晕厥患者成千上万,其中很多患者更是多年来找不到发生晕厥的原因。现如今,很多患者可以通过植入ICM从而明确诊断,及时得到治疗;其二是对无症状房颤患者的筛查。这两类患者群体十分庞大,因此我认为ICM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泛的。未来通过提高医生对该技术的认识和对患者进行普及,同时完善相关的医保支持系统,我认为该技术在将来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