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要实现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水平“弯道超车”,自主创新是关键

   “2017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CCSC2017)”将于2017年10月27日~29日在长沙召开。历届CCSC锚定前沿、整合资源,对推动瓣膜病介入、左心耳封堵、先心病介入等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意义重大。CCSC2017召开之际,严道医声网有幸就我国结构性心脏病发展现状及前景等相关话题对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进行了专访。

严道医声网:

      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是目前世界心脏病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国外在这方面发展迅猛,我们国内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此现状和背景下,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稳步走出中国特色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发展之路?

葛均波院士:

  我觉得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要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从蒋世良教授等我国众多结构性心脏病专家所做的工作和进行的一些数据总结可看出,对传统意义的结构性心脏病,即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我国并不完全落后于国外,包括对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介入治疗,中国甚至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另外一方面,在瓣膜介入、左心耳封堵、左心室的“降落伞”等技术方面,我们确实暂且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但中国的理念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近年来,我国在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器械研发方面,也不断取得进展,一些厂家在不断探索研制质量更高、更适合于中国人的介入器械。从前,在我们没有考虑到瓣膜介入治疗的情况之下,国外在这方面率先走出了一大步。现在我们希望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国外多年探索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达到“弯道超车”的效果。

  目前,国内很多中心已经开始开展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左心耳封堵等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希望短期内能培养出更多的相关专业医生,助力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的发展,使我国广大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严道医声网:

      我国自主研发的左心耳封堵系统LAmbre及瓣膜装置VENUS均已获批上市,同时,多款研发中的器械也蓄势待发,您如何看待国产器械发展为我国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发展带来的契机?

葛均波院士:

  大家应该承认,过去很多年我国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是不够的,就医疗器械的发展而言,我们经历了从模仿,到改进,再到创新的过程。两年前,我们成立了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大力倡导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医生开始尝试在动物身上应用经导管置入瓣膜,但是不足之处太多,直到2002年,该技术才成功在第一个病人身上使用。可见一门技术“从无到有”确实不容易。同样,在中国,实现“由0到1”很难,但是“由1到100”非常容易,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科技、文化、国防以及医疗器械的发展都是如此。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理念已经建立,希望中国在这方面的器械也能从开始的模仿,到模仿的基础上改进,再到自主创新。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会有一些更适合中国人使用的医疗器械应用于临床。

严道医声网:

      您作为我国医疗器械创新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对于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器械的研发和改进,您有哪些期望和建议?

葛均波院士:

  去年哈佛大学关于美国医疗器械十大进展评比中,其中一个就涉及到可降解瓣膜的理念。实际上我们CCI的一名成员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经提出了可降解瓣膜的理念,并申请了专利保护。

  我们坚信随着我国科研力度投入的加大,和材料的改善,不久的将来肯定有一批我国自主研发的更好、更适合于中国患者的医疗器械应用于临床。我们也非常欣喜的看到,CFDA等国家相关部门在医疗器械和药物的准入制度和流程方面也在不断优化,颁布出台了鼓励医疗器械药品创新的相关政策。相信这些制度的出台将会极大地促进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及药物创新的进程,使一些医疗器械由研发到临床应用不再需要经过十几年的漫长周期。

  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客观、科学、端正的态度去开展医疗器械研发工作,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科研基金的大力投入、研究材料的改善、创新俱乐部等组织的大力倡导和研发人员的不断努力,在不久的未来一定会有一大批更适合于中国患者、并发症更少的医疗器械从原始创新,到临床试验,到临床应用,助力我国疾病诊疗水平的快速提高。


阅读数: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