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岩:使用初期需要审慎选择合适的患者与病变类型

2.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张瑞岩

  第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BRS)产品已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广泛的临床证据,其整个治疗过程均得到临床证据验证。超过150000名患者接受了治疗,超过30000名患者入组研究。截止到目前,第一代BRS共进行了12项RCT研究和20项注册研究。BRS现已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地区销售,但目前BRS在中国仅被用于临床研究,尚未被批准作为商业使用。

一、BRS的操作共识

  14个拥有大量BRS手术经验的欧洲中心达成非正式合作,基于循证及调研结果发布了BRS的操作共识。共识明确了患者和病变选择、BRS置入和优化、血管内成像的使用、多种患者和病变情况下的使用以及并发症管理的标准。

  该共识指出,年轻或长病变患者适合置入BRS,而以下情况不适合置入BRS:1)用球囊无法扩张的病变(如残余狭窄>40%);2)最大直径超过3.5mm的冠状动脉节段(如左冠状动脉主干)。

二、生物可吸收支架在真实世界的临床结果显著提升

  随着对产品的认知以及操作技术的进步,BRS的临床结果显著提升。GABI-R注册研究结果证实优化置入技术大幅度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

三、2015年欧洲共识如今还适用吗?

  ABSORB III试验的2年随访结果显示置入Absorb后靶病变失败(TLF)发生率较置入Xience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排除极小血管后两者结果相媲美。观察ABSORB III 1-2年临床终点可发现Absorb的安全有效性与Xience相媲美,且该研究血栓发生率比其他RCT研究低。ABSORB III观察了优化置入对第0-2年间临床结果的影响,发现完全PSP以及高压后扩张能显著降低TLF和ST抬高/降低发生率。随访结果同样证实避免在极小血管中置入能显著降低第0-1年间TLF和ST段抬高/降低发生率。

四、为何避免在极小血管中置入和高压充分后扩张如此重要?

  早期支架血栓通常见于未完全扩张的血管中,尤其是小血管中,此时一般选择RVD≥2.50mm的合适血管支架,在正确测量的血管中使用PSP技术确保支架充分扩张;极晚期支架血栓通常发生在中-大血管中,常伴有贴壁不良和PCI残余术后狭窄,该情况可使用尺寸合适的非顺应球囊(>1:1)进行高压后扩张以确保支架贴壁充分和残余狭窄<10%。贴壁不良及未完全扩张同样是DES早期及晚期支架血栓的原因,因此正确选择支架尺寸以及后扩张对DES同样重要。

五、2017 EuroPCR最新公布ABSORB China 3年优异结果

  ABSORB China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的随机化试验。24家中心共入组480名患者,临床随访5年,观察置入Absorb BVS和XIENCE的差异。该试验的主要临床终点事件为1年时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试验结果提示确定/可疑ST段改变主要发生在置入后第一年内。ABSORB China 0-3年结果如此优异离不开对病变类型的合适选择以及血管尺寸的精准测量。

六、ABSORB China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第一代BRS,其循证数据正在不断扩充,厂家及业内专家对该产品的认识、置入的指导原则也在不断发展。未来BRS在中国上市后,使用初期我们一定要审慎选择合适的患者以及病变类型,从相对简单的病变开始积累对该技术的认识。

  中国作为全球最晚上市BRS产品的国家之一,介入医生必须充分学习各国的使用经验与教训,优化置入操作PSP,确保中国患者能从该项革命性技术成果中受益,做到不留任何异物在患者体内,帮助血管恢复自然状态,为患者提供更多可能。


阅读数: 845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