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救命“拆”了75岁奶奶的心脏起搏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电极拔除术在湘雅常规开展
  9月15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起博电生理团队利用机械鞘和锁定钢丝等器械采用微创介入方法,成功为75岁高龄的李奶奶拔除感染的心脏起搏器电极。这是湘雅医院一周内连续第三例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的患者拔除起搏电极,尤其李奶奶植入起搏电极已长达10余年,这标志着湘雅医院心内科起搏器电极拔除技术日臻成熟,成为省内唯一常规开展此项手术的医院,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开展高难度起搏电极拔除的医院。
  75岁的李奶奶(化名)10年前因晕厥诊断为Ⅲ°房室传导阻滞,在当地医院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症状消失,2014年因电池耗竭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2个月前感伤口刺痛,局部红肿。当地医院考虑起搏器囊袋感染,予以抗炎治疗,但2周前仍出现伤口破溃、流脓。为彻底治愈,当地医生建议完全移除起搏装置,遂推荐患者家属来到湘雅医院心内科就诊。
  9月15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起搏电生理团队在谢启应副教授的带领下,在局麻下利用机械鞘和锁定钢丝成功的拔除了李奶奶的起搏电极,同时在对侧植入新的起搏装置。整个手术过程,患者意识清楚,手术顺利。
 
专家为救命“拆”了75岁奶奶的心脏起搏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电极拔除术在湘雅常规开展

术前(左)与术中透视图(中、右)
 
专家为救命“拆”了75岁奶奶的心脏起搏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电极拔除术在湘雅常规开展

谢启应副教授进行手术
 
  谢启应副教授介绍,随着心脏植入性电子仪器手术量的增加,因导线感染以及心腔内导线过多而必须进行电极导线拔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起搏器电极感染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植入时间和手术次数的增加,发生感染的几率急剧升高。起搏装置作为人体异物,一旦发生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完全移除起搏装置,否则感染难以控制。目前国内外指南也均推荐,对于该类患者,建议完全移除起搏装置。对于少数植入时间短的患者,可试着徒手拔除电极;但随着植入时间延长,电极与静脉以及心腔严重粘连、电极断裂或破碎等原因常难以拔除。国内常采用剪断多余电极,将剩余部分包埋在皮下的方法,该方法患者术后仍可能发生残留电极感染再次囊袋破溃。但拔除电极过程中可导致心脏或腔静脉破裂、腱索断裂、室颤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治疗难度大、手术风险高,国内外仅极少数电生理中心能常规开展此类手术。
  谢启应副教授在美国学习期间,在前HRS主席Reynold教授指导下学习电极拔除的相关技术,回国后即积极开展此技术。2017年4月湘雅医院开始独立开展此手术,填补了省内相关技术空白。截止目前,已开展多台次该类手术,标志着起搏器电极拔除技术走向成熟,湘雅医院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常规开展此手术的医院。

责编:曹璇绚
 
阅读数: 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