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专访:心脏磁共振检查——从另外一只“眼”看心律失常
姜建专访:心脏磁共振检查——从另外一只“眼”看心律失常
 
  “四川省医学会第十届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会议暨第八届成都心血管病学术年会”于2017年8月4日-8月6日在成都成功召开,会议期间,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姜建教授在接受严道医声网专访时,就CMR确定室性心律失常基质的临床应用以及华西经验和大家进行了分享。
 
严道医声网:
       在本次会议上,您就心脏磁共振检查(CMR)识别病理性室速的基质问题进行了探讨,能否介绍一下CMR的应用能为室速消融成功率的提高带来怎样的影响?
姜建教授:
  我们知道,在心脏磁共振成像观察下,正常心肌是黑色的,坏死心肌是明亮/白色的,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的灰色区域,为缓慢传导区域(灰区),即心肌瘢痕和纤维化心肌。这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并导致心脏性猝死(SCD)的基质。核磁共振延迟增强显像作为评价心肌存活的金标准,可以有效检测出心肌的纤维化和瘢痕组织。
  我们中心从2012年开始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积累了接近2000例样本量。通过分析发现: CMR能够更加敏感地检出潜在的心脏异常。在无已知的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术前评估中发现,心脏磁共振检出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率远高于常规临床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
  在室速的发作中,MRI图像中的灰区是重要的折返通道,而术前利用CMR三维图像重建不仅可以了解心脏异常解剖、心肌纤维化区域,帮助制定治疗策略,而且可以大致估计室速起源于内膜下、外膜下或心肌中层,帮助确定手术策略。另外,通过CMR可以确定疤痕面积大小,用于预测室速复发率。
  所以,心肌梗死后室速基质可以通过LGE瘢痕异质性分析得到确定,这有助于评估患者发生室速的风险并可寻找消融的关键峡部,完全无创地识别消融靶点,减小消融病变范围,方便室速的标测和消融,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严道医声网:
       近年来,影像学新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影像学新技术对心脏电生理治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方面,目前华西医院都取得了哪些成果?
姜建教授:
  我们医院陈玉成教授,在国内最早开始应用CMR对心律失常基质进行检测。在临床上,我们也建立了磁共振用于心律失常诊疗研究的资料数据库。
  我们知道,中国人和西方人室速发生基质是不同的。中国人群瘢痕相关室速的特点是非缺血型心肌病较多。最重要的是,外膜下瘢痕室速更多,这些在临床上统称为扩张型心肌病。因此说,其实我们临床上所认识的大量的扩张型心肌病并不是真正的扩张型心肌病,而是由于心外膜疾病或炎症留下的后遗症。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通常会进行基因检测,来判断是否为继发性,从而辨别病因,进行分类和相应的治疗。而这些数据都会被我们纳入据库,作为中国人群心律失常基质研究的重要资料。
  另一方面,就像我刚才所讲的,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我们将CMR与电解剖,包括X光影像等进行影像整合,用于术前判断消融靶点,从而术中提高消融成功率,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复发。这可能也是影像整合系统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第三我们正在做的,也是难度最大的就是CMR用于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持续性房颤由于机制不明确,导致消融成功率不高。目前,如何基于患者心房瘢痕的成像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消融,还没完全的定论。我们中心也参与了国际上的一项相关临床研究,目前还在进行中。如果结果发布,可能会对持续性房颤机制及个体化消融产生指导性的意义。
 
阅读数: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