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昌专访: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减少ACS并发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包括多种类型的心肌梗死,其致残率及死亡率都很高,是心血管病的重要死因。如果在能够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便可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但是,目前由于患者对ACS认识不足、转诊延迟、救治不规范等原因,导致ACS救治状况不乐观。为此,严道医声网针对氯吡格雷在ACS患者治疗中的地位、抗栓治疗出血与缺血的平衡等相关问题对唐都医院王海昌教授进行专访。
 
 
严道医声网:
有一种说法,氯吡格雷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用药,对于这一说法应该如何理解?此外,我们了解到您组建了一个冠脉介入并发症群,请问您组建这个群的初衷是什么?
王海昌教授: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ACS患者基数较大且分布广泛,但是不论是经济发达地区的ACS患者,还是相对偏远地区的ACS患者,都有权利得到同等医疗水平的救治,这也是我国群众最基本的健康权利。
  我们发现,不同地区在PCI术前、术后治疗上能否达到相等或相近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所有ACS患者,氯吡格雷均可以使患者受益,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用药。在冠脉介入并发症群里面,很多病例来源于中小型医院或基层医院的医生,如一个县医院或职工医院,接诊一例急性心梗患者,或急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负荷剂量,能够在现有条件或水平下最大可能开通闭塞血管,挽救患者生命。氯吡格雷在我国应用广泛,且效果明显,可以说,对目前中国医疗水平现状来讲,氯吡格雷在ACS治疗中有着其他药物不可代替的作用。
  此外,在群内通过大家的交流,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大中心医疗条件和设备技术都很完善,治疗ACS患者非常顺利,而基层医院的相对来说,在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高一些。所以,我希望通过结合全国大中小型会议、全国心血管学会,在介入并发症群里进行相关内容的普及教育,让基层医生在做急诊PCI的时候,能够将慢血流、心律失常、急诊大出血等这些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比例降低。
 
严道医声网:
我们了解到,指南推荐的抗栓用量适用于多数患者,但如何平衡出血和缺血的风险,还需要临床医师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用药策略。对于开展个体化抗血栓治疗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王海昌教授:
  目前发现,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以明显降低ACS患者死亡率。ACS是一种紧急状态,患者在发作时会出现应激反应,发作结束后可能自身会出现出血,而在救治病人时,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不当,也会增加缺血和出血发生的比例。因此,在治疗上,对于高出血风险的患者,一定选择比较温和的药物,可以给予氯吡格雷相对多一点。对于ACS后出血的患者,还要积极抗栓,就需要调整抗血小板药物的种类和用量,替格瑞洛抗血小板作用会更强大一些,对于出血的患者或者高出血风险的患者选择氯吡格雷会相对安全保险一些。
  所以,平衡出血与缺血的矛盾是重中之重,医生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出血及缺血风险评估,根据现有药物及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制定符合病情的治疗方案。
 
阅读数: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