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凌教授在致辞中向远道而来的Wilber Su教授表示了特别欢迎。她介绍说,Wilber Su教授是美国最早开展冷冻球囊房颤消融手术的专家之一,并且是全球冷冻球囊房颤消融手术例术最多的专家之一。陶凌教授表示,目前冷冻球囊消融在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方面的经验相对多一些,而对持续性房颤的治疗,经验和技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希望通过与Wilber Su教授的交流学习,使大家在理念和实践上都可以得到提升。
陶凌教授致欢迎辞
Wilber Su教授在致辞中说,冷冻球囊消融与射频消融相比,具有学习曲线较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关于持续性房颤在肺静脉隔离以外还需要什么,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最后他表示很高兴可以通过这次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在冷冻球囊消融方面的经验,希望大家在现场多多交流。
Wilber Su教授致辞
手术演示 实践出真知
Wilber Su教授、程何祥教授、易甫教授、武峰教授手术演示
谢瑞芹教授、易甫教授、武峰教授讲解操作要点
参会医生认真观摩学习
上午,西京医院程何祥教授、易甫教授、武峰教授分别带来了三台精彩的手术演示,冷冻球囊消融经验丰富的Wilber Su教授全程参与指导。各位专家在演示过程中,就冷冻球囊消融手术实际操作的技巧为各位参会医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参会医生认真观摩学习,并就手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专题讲座 经验是永久的老师
陶凌教授、刘兵教授主持
下午,在陶凌教授和刘兵教授的主持下,Wilber Su教授、谢瑞芹教授、程何祥教授分别带来精彩演讲。
Wilber Su教授精彩演讲
Wilber Su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冷冻球囊消融个人体会和经验。他提到Cryo-Dosing十分重要,第一代冷冻球囊消融时一般会对患者四根肺静脉进行2次,4分钟的冷冻消融,第二代冷冻球囊问世后,开始时按照第一代冷冻球囊消融时间,发现心房食管瘘明显增多,将冷冻消融时间降低到3分钟以内之后,食道瘘已经很少发生。Wilber Su教授分享了他的动物实验数据,结果显示二代球囊冷冻2-3分钟便可以达到一代球囊冷冻4分钟的冷冻深度。此外,针对膈神经麻痹,Wilber Su教授的经验是球囊封堵后稍微回撤到前庭部位,开始冷冻后,再将变大的球囊向前推送,可以有效避免膈神经麻痹并发症出现。
谢瑞芹教授精彩演讲
谢瑞芹教授有着丰富的射频消融经验。她介绍说,近几年开展了冷冻球囊消融技术后,病人术中较少痛苦,并对其学习曲线短、有效性和安全性给予了肯定。但是,冷冻球囊消融并不是“极简单”的技术,因为房颤病人的肺静脉多不规则,“会穿间隔就会做冷冻”的说法不妥当,处理不恰当,冷冻消融依旧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血管并发症、栓塞、心包填塞、膈神经损伤、心房食管瘘、肺静脉狭窄等。她还向大家讲解了如何有效降低或避免并发症发生,并指出可以通过提前做CT,观察肺静脉形态、遵循尽量“同轴和封堵”原则、调整Achieve 电极,尽可能看到电位等方法来提高消融的有效性,对于复杂的肺静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程何祥教授精彩演讲
程何祥教授介绍,在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及持续性房颤方面,相关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不劣于射频消融,压力导管和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成功率类似。冷冻球囊消融较射频消融相比,再消融、心血管病全因再住院等再干预事件发生率较低,与肺静脉隔离的持久性相关。目前对于持续性房颤消融的最佳策略仍不明确,但肺静脉隔离仍然是基石。此外,已经有术者在尝试应用冷冻球囊进行基质改良,但目前应用数据尚有限,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应早期干预,避免发展为持续性房颤。
活动现场
为期一天的巡讲活动圆满结束,参会医生满载而归。他们表示,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我国有大量的房颤患者需要接受系统治疗。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各有特点,冷冻球囊消融是积极的治疗方法之一,我们应以严谨态度对待冷冻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
专家合影
与会专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