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CABG术后,LCX PCI 术后,ISR,两根SVG 完全阻断
处理:原位冠脉病变(native vessel),PCI to LCX/RAM开口病变
LCX ISR, 处理策略: PTCA 术,用何种球囊,选择乳突球囊Grip balloon, 为什么?
因为一般球囊处理ISR,碰到支架进会破,但Grip Balloon却不会。
中间支开口/LCX分叉病变:Kissing balloon技术LCX 球囊扩张完后,球囊不急于退回来,而是推向LCX远端,以备下次再扩张。
RAM:植入Yukon DES(2.0mm×16mm)
本手术难点:LM较细,且LM远端有病变
LCX开口病变。
病例2:高龄患者AMI
基本概况:男性,85岁,AMI 发病 3h, 在直升飞机上已溶栓。LAD 中段支架定位在照相时完成,扩张,结束,手术时间5min。在德国,年龄不是溶栓禁忌证,这与中国完全不同。在国内AMI溶栓,年龄不要超过75岁。
病例3: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AS),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有胸闷、气急症状,
右心导管:PA 40mmHg
左心导管:AV主动脉瓣口面积0.8cm2, LV-AO压差30mmHg(较06年有进展)
下一步治疗:主动脉瓣置换术(AVR)。
左心室造影时:采用AL1导管,亲水超长导丝技术。
病例4:CABG术后10年,房颤, 心衰,
左心导管:桥血管通畅,LVEF 30%。
下一步处理:装ICD起搏器。
病例5:LAD-PCI术后,颈A手术,评估心功能
CAG:LAD M/DIG分叉病变,60-70%狭窄。
患者无症状,怎么办?冠脉临界病变要处理吗?
做压力多谱勒导丝(Pressure Wire)测定血流储备分数(FFR)。
第一次:压力导丝过分叉病变至主支远端,FFR
第二次:导丝进边支,测FFR,两次测量均大于0.8,说明冠脉血流储备正常,无介入指征。
· FFR一般小于0.7-0.75,可考虑介入,一般小于0.70, 介入手术,当然应结合临床,有无症状。
个人小结:
· 压力导丝保持平稳,不要移动(因为压力很敏感)。术前生理盐水(NS)冲洗压力导丝;
· 术中腺苷激发试验(stress test)(股静脉注入,改变剂量,加大剂量,具体用法后面章节有介绍)
· 术前静脉注射普通肝素5000u。
· FFR=冠脉压力/主动脉压力比值,(蓝色压力曲线为冠脉压力,红色压力曲线为主动脉压力)。
· 再次提醒:小技巧:PCI时,球囊(支架)张开时,导丝可向前推进。当然球囊张开后,球囊亦可前后来回运动。余江涛教授在导丝前进困难时,在stent支撑下,导丝继续向前推进。
· 余江涛这个技术叫球囊/支架支持技术(balloon/stent support technique)。
2007-05-11 星期三 多云
病例1:RCA破裂斑块应用Proguard远端保护装置
CAG:RCA中段90%病变,有斑块破裂、夹层
应用Proguard技术,远端球囊要张开,张开球囊直径大小,以远端血管来估计,本病例张开直径为2.5mm,植入支架时张开要快,因这时远端血流已经阻断。
个人小结:
· 1:抽吸导管移动来回抽栓。
· 2:CO2注入球囊一次性,问一下如何远端保护球囊如何放气。一般用一次,但本病例用过两次远端保护,后中段又植入1个支架,因第一个支架植入后夹层未完全闭合。为何用远端保护装置,有斑块破裂,预防No-reflow。余江涛教授已用过多次Pro-guard, 但用于冠脉这是第二次,他在桥血管中已多次应用。(附图proguard图示说明)
病例 2:两次心肌梗死病史,有心衰,PCI术后,CAG尚可,EF 30%
处理:植入ICD起搏器
病例3:LCX长病变
Dr. Wagna,球囊用2.5×40mm长Balloon。这种长球囊我们导管室未用过。
Dr. Lauer, 用30mm长球囊。我们可能担心球囊太长过不去,他们通过病变的能力很强,值得总结,其中GC深置技术(deep seating)常用。
个人小结:
· Dr. Lauer, 用30mm长球囊。
· 我们可能担心球囊太长过不去,他们通过病变的能力很强,值得总结。
病例 4:经桡动脉介入(TRI)
穿刺多次成功,要知道余江涛教授在TRI之前不要麻醉,不要硝酸甘油,不用镇静剂。
个人小结:
· 小技巧:左心室造影导管时入左心室困难,硬导丝(stiff wire) 支撑后成功。
提醒:更换导管时,注意保留导丝的技巧。
· 桡A穿刺时,左手用一个手指轻搭脉,不要压得太紧。
病例 5:右冠近段弥漫性严重钙化、成角病变
基本概况:CAG:RCA 近段98%狭窄,严重钙化、扭曲病变,在YANA心脏中心PCI手术未成功,转至Bad Berka心脏中心。外院转来,余江涛教授说,这种病变一般不做介入,因病人从外院转来,试一下,给患者一次介入机会,但介入成功可能性不大,因为钙化太重,转角太大,很难做!
技术:微导管技术,尝试多次导丝仍无法通过病变,最后拿出秘密武器VENTURE技术,此是特殊微导管,头可以调节,如同胃镜头一样。此带侧孔。(附下图)。导丝通过一半,无法继续前进,终止手术。
下一步处理:Bypass。
个人小结:
· 钙化病变比CTO还难做,里面犬牙交错,难以通过,即使导丝通过,球囊亦难以通过;有时球囊通过,支架也难以通过。
· 钙化病变,要充分预见到手术难度,其具有不可预见性,可以说变化莫测。
VENTRURE图示:转动旋钮可调节导管头方向,以调节导引导丝方向
病例 6:LAD中段破裂斑块,75%,RCA 40%
基本概况:1年前做CAG,当时只发现RCA 40%病变,保守治疗,但患者仍有症状,未发现LAD病变。此病变较隐蔽,病变处有分支发出,要从多个角度成像。3.0×13 mm支架植入,入选TAX。DE研究。
个人体会:
· 余江涛教授做LAD介入喜欢用左侧位90, 右斜加头位。
· 进导丝时选用蜘蛛位,LCX与LAD从两个方向分开,不会错。
病例 7:主动脉瓣狭窄(AS),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
右心导管:右心压力高,肺动脉压(PA):60mmHg,肺毛楔压(PCWP)40mmHg,此病例用简易右心导管,不作心排量(CO),用一般绿导丝(即普通冠脉造影用导丝)可导入右室至肺A。
左心导管:CAG 正常
主动脉根部造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下一步处理:外科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
病例 8:LAD中段长病变
CAG:LM远端50% ,LCX 100%阻断, 较细小,RCA优势。LAD 中段3,0×15stent 植入,支架远端仍有病变,3.0×8mm 支架植入,第一个支架用力通过有困难,虽未完全覆盖病变(但术中心绞痛发作),支架及时释放,第二个支架跟进。
个人体会:
· 一般来说,植入支架先在病变远端,然后再依次在近端植入。本例是个例外,在术中要随机应变,因为当时支架无法通过病变,且病人有胸痛发生,先植入近端,再对付远端,近端支架撑开了,再通过远端较为容易。
2007-05-13 星期天 多云
病例 1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on-STEMI)
基本概况: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 以AMI急诊入院。
急诊CAG示:LAD 近段 100%阻断, 中间支过段 98%狭窄,LCX 开口70%狭窄,RCA远段85%狭窄。
结论:冠脉多支病变
处理:立即请心外科会诊,急诊CABG。
德国医生真正以病人为中心
真正以病人为中心。虽然是周日。余江涛教授说,值班就是来工作的,否则没事值班干吗?心脏外科会诊医生来自越南,这个医院目前真是国际化,医生有意大利的,埃及的,马来西亚的,当然不要忘记心脏中心来自中国的余江涛教授。在急诊CABG方面,这一点可能与国内不同(至少与仁济医院不同),在仁济医院,碰到这种情况,一般先保守治疗,然后再CABG。我认为最重要的区别是国内医生周末值班最希望轻松一些,最好不要有急诊手术。观念不一样啊!
病例 2:Takotsubo心肌病
基本概况:女性,50岁,心绞痛, EKG示ST抬高,诊断:AMI。CAG示冠脉基本正常,除一轻度肌桥外,左心室造影示以心尖前壁为中心运动减低,不运动,请考虑:此病人诊断是什么?是AMI,栓子自溶吗?自溶后无残余狭窄吗?类似病例在中国在我们的导管室也遇见过。
诊断:Tako-tsubo心肌病。
· 关于Tako-tsubo 心肌病
是一种以心尖为轴心的暂时的球形改变,是由应激状态诱发。(原文:Tako-tsubocardiomyopathy is also known as transient apical ballooning and stress-induced cardiomyopathy, is a type of non-cardiomyopathy in which there is a sudden temporary weakening of the myocardium (the muscle of the heart)(参见文献)。此病无特殊治疗,3个月后预后较好,3月后复查CAG。这个病例也说明了左心室造影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这是常规的东西。何奔主任也多次说过。
病例 3: 急诊PCI
男性,82岁, AMI 。
在护士铺巾时已穿刺。RCA开口99。5%, AL1, 导丝至中段分支,2。0mm心球囊预扩(14-16 bar),2。75mm支架植入(14 bar),开口处回撤支架球囊20 bar扩张),结果完美。此病例掌握开口病变处理技巧,开口有点异常。什么是急诊,穿刺快,先上右冠,最后再左心室造影,作完右冠后,护士先准备器械,这就是急诊,这是急诊的理念。且在护送病人返病房途中,有医生及护士陪同,带除颤仪。我们导管室可能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整个心内科只有一台除颤仪。这是真正以病人为中心,关心病人,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无家属陪同的。
小技巧:
· 开口病变:球囊扩张开口时,固定球囊(球囊与导引导管相对固定),与导引导管一起回撤。
病例 4:AMI,急诊PCI
直升飞机送来,RCA,LCX支架后半月,LCX/OM血栓,TIMI血流II级+,本来想用抽吸导管(Extraction导管, PRONTO系统)取血栓,两根导丝进入后,捣了几下,血栓没了,结束!这是一例有趣的病例,但亚急性支架内血栓问题不容忽视!
个人小结:当然对诸如此类的血栓形成原因需要深入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