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2017|心房颤动介入治疗技术培训
  为了普及心房颤动介入治疗技术,本次大会特邀多位中青年专家学者进行技术培训与经验分享。

  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的王利宏教授介绍了房间隔穿刺技术的相关操作要点。在房颤和左房房速消融、经皮左心耳封堵、复杂左室室速消融等治疗中,房间隔穿刺的应用愈发广泛,其重要性也与日俱增。王利宏教授详细介绍了房间隔穿刺的术前准备要点,基本操作手法、送针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通过影像学确定房间隔穿刺点的“二次跳跃”现象。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技术培训

  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杨刚教授详细的阐述了基质标测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杨教授通过汇总研究结果指出,单纯环肺静脉隔离或进行激进消融,单次持续性房颤的成功率均不理想。而激进消融没有获得额外收益,很可能是由于消融过程中的损伤程度不均一所引起的。因此,杨教授认为房颤基质改良应该更具选择性,而不能仅仅依赖经验就进行扩大消融。最后,杨教授强调了基质标测的作用主要在于指导医生识别不适宜行额外消融的患者以减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技术培训

  来自阜外医院的王靖教授分享了压力监测技术在肺静脉隔离中的应用经验。王教授强调,导管接触力的大小是影响消融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既往研究结果已证实,压力监测导管可以显著降低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比例。同时,通过压力监测导管的临床数据,我们得到了进行环肺静脉隔离时应该执行的相关标准,即接触压力达到10-20g,FTI达到400gs时再进行消融导管移动。压力监测技术使得操作手感得以量化,让医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达到更为有效的导管贴靠,从而改善环肺静脉消融的手术的成功率。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技术培训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何建桂教授详细介绍了左心耳的解剖特点及如何进行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左心耳的形态多样,主要分为四型:仙人掌型,菜花型,鸡翼型和风向标型。左心耳封堵器最重要的三个径线参数为开口直径、颈深和锚定区直径。术前需经食道超声和术中造影来确定封堵器的尺寸。何教授强调对于预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应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以平衡手术的风险收益。

  本次培训的顺利召开无疑将会进一步普及房颤介入治疗技术,从而造福更多的患者。

转自:医界

阅读数: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