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林:要高度关注左心耳激动延迟和(或)隔离给病人带来的血栓风险
HRS2017  美国·芝加哥
2017年5月13日
 
  编者按:美国芝加哥当地时间5月10日~13日,第38届美国心律学会年会(HRS2017)在芝加哥隆重召开。这一世界心律学顶级学术盛会特别邀请了多位来自中国的专家,介绍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专家在HRS2017上发出了哪些“中国好声音”呢?针对这一话题,严道医声网特派记者在芝加哥HRS2017现场对部分中国专家进行了采访。本次接受采访的是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张劲林教授。
 
  关于选题的背景,张劲林教授介绍说,目前房颤导管消融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对于慢性长程持续房颤,除了进行常规隔离肺静脉以外,很多中心还在心房内进行线性消融,以提高成功率和疗效。但线性消融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造成心耳的延迟,甚至造成电学隔离等。针对病人在消融的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HRS2017专门召开了一个小型的专题会议。在这个专题会上,他代表武汉亚心医院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情况。
  这项研究把200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是进行心房前壁线消融,一组是进行二尖瓣峡部的常规消融。
  “大家都知道,心房前壁线消融的一个潜在不利因素就是造成左心耳电位的延迟。在我们中心重点介绍的经验中,通过对这100多例病人的观察,我们发现,只要心房前壁线高于Bachman束在左房的插入点,达到阻滞后,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左心耳的电学延迟。”张劲林教授介绍说,通过对这组病人进行长时间的心房超声(包括经胸超声和经食道超声)观察,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病人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心房,特别是左心房、心耳血流瘀滞现象的概率会明显增多。同时,患者的左心耳收缩功能,也会产生一些机械的改变。一部分病人左心耳的射血会出现延迟,造成二尖瓣关闭时,左心耳还在收缩,从而增加心房壁的张力,导致心房血流减慢。所以,在随访的过程中会造成左心耳的自发性显影。更重要的是,在随访过程中,发现心房前壁线消融组造成左心耳延迟的病人中,有5位病人发生了血栓栓塞事件。
  “这个使我们很吃惊,有的病人还是窦性心律下发生的。所以报告结果提示我们,要高度关注左心耳延迟的现象可能给病人带来的血栓栓塞风险。在会上,我们通过15分钟对这一研究进行了报告,得到了会议主持和外国同行的关注。”张劲林教授说。
  张劲林教授说还介绍了国外专家的讨论情况。
  他说,现在有研究证明心耳的隔离,可能会提高长程慢性持续性房颤维持窦性心率的机会。因此,左心耳隔离,在一些消融比较激进的中心已作为常规的策略在做。当左心耳电学隔离后 ,左心耳收缩功能没有了,血栓栓塞的风险可能会更大。
  针对这些病人术后是否需要长期抗凝,或植入左心耳封堵器,以及左心耳封堵器应该什么时机植入等,专家们进行讨论。讨论后 ,大家认为,对于这些病人,第一是需要植入左心耳封堵器,第二是时机最好在手术后2-3个月进行。
  张劲林教授指出,讨论中更加有争议的是,对持续性房颤病人,要不要把左心耳隔离作为未来的一种策略。由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和文章表明,左心耳在长程持续性房颤中起到了一定的致病作用,所以在这个专题的讨论中,更多的专家认为,对长程持续性房颤,左心耳电隔离是一个必须要做的措施。但对于这些病人的术后管理,包括抗凝和左心耳封堵器的植入,大家还是存在争议的。其中最难判断的就是,哪些持续性房颤的病人,为了保持长期窦性心率必须要做激进的左心耳隔离。
  “总的来说,左心耳隔离对于治疗房颤的意义,现在还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将来不仅需要国外的文献,还需要中国医生自己做更多的研究来证明它的有效性。”张劲林教授说,但有一点是不需要质疑的,就是术中出现有意或无意的电学延迟或者心耳隔离,那么术后这些病人的管理,特别是血栓的预防,要比没有出现这些问题的患者更加引起重视。 这一点也是参加讨论的专家都取得共识的。
阅读数: 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