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心知著
2025.03.21
第456期
替格瑞洛联用或不联用阿司匹林对PCI治疗后总/复发性出血及缺血事件的影响:TWILIGHT子研究
刘健、马铭潞、聂文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健心荐语
在标准的首次事件发生时间分析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早期停用阿司匹林后采用替格瑞洛单药治疗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相比,可减少出血且不增加缺血性并发症。本研究评估当考虑到复发事件时,治疗效果是否保持不变。
文章介绍
在这项TWILIGHT试验的事后分析中,研究者评估了替格瑞洛单药治疗对7119名高风险患者在12个月随访期间发生的总事件数的影响。该文章于2025年2月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首次PCI治疗后均接受开放标签的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在3个月时,对持续治疗且未发生大出血或缺血事件的患者进行1:1随机分组,采用双盲法分配到阿司匹林组或安慰剂组,同时继续使用开放标签的替格瑞洛,持续12个月。随访在随机分组后1个月通过电话进行,并在随机分组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面对面随访。主要终点是随机分组后1年内发生的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2型、3型或5型出血的复合事件。关键次要终点是全因死亡、心肌梗死(MI)或卒中的复合事件。
研究结果
本研究中,共有391名患者发生了至少一次BARC2型、3型或5型出血(主要终点)。其中,28名患者(7.2%)发生了重复事件。替格瑞洛单药治疗组的BARC 2型、3型或5型出血事件总数为148例,而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为278例(P < 0.001)。在272名发生至少一次关键次要缺血终点事件(全因死亡、MI或卒中)的患者中,37名患者(13.6%)发生了重复事件。两组的总缺血事件数相似(155例 vs. 159例)。
表1:随机分组后1年内,发生重复主要终点事件的患者数量及分布,以及出血事件的顺序。
表2:随机分组后1年内,发生重复关键次要终点事件的患者数量及分布,以及缺血事件的顺序。
图1:总出血事件和缺血事件的发生频率及重叠情况。
图2: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的首次事件及总事件的累积数量。
图3:替格瑞洛单药治疗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首次主要终点事件(BARC 2型、3型或5型出血)及总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
图4:替格瑞洛单药治疗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首次关键次要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及总关键次要终点事件的影响。
结 论
这项关于总事件和重复事件的分析结果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在成功接受PCI治疗并在完成前3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未发生事件的高风险患者中使用替格瑞洛单药治疗。重复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该治疗策略在出血和缺血终点上表现出一致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凸显了其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讨论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一项事后分析,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应被视为假设生成。与其他关于长期二级预防策略的临床试验不同,在TWILIGHT试验中,随访时间仅限于随机分组后1年,这限制了研究中捕获的事件总数。因此,该研究未能充分评估不同治疗组之间以及特定事件类型的重复事件的相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