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力荐×500万点击验证!《手把手教你学超声心动图》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发行



在这个知识被短视频切割的嘈杂时代,一本承载医学匠心的「超声小红书」正划破信息迷雾走来——由葛均波院士主审,唐红教授、孔令秋博士师徒联袂编著的《手把手教你学超声心动图》正式问世。作者以数十年临床淬炼,将500万人次验证的超声公开课精华,凝练成600余页实战指南。



这不是普通的工具书,而是一位超声发烧友与时间赛跑的医学手札,更是打开心脏超声奥秘的密钥。


本书作者孔令秋接受了严道医声网的特别专访,讲述他在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中,对专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我的深刻思考。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知识」与「噪音」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我们每天被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所消耗。为了抵御时间流逝带来的焦虑,我选择沉寂一年,精心撰写了这本系统的超声入门手册。”


2009年孔令秋考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师从我国杰出的超声医学专家唐红教授。尽管毕业后未从事超声影像科工作,但他始终对超声心动图充满热情,每天亲自进行超声检查,无论是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还是心腔内超声和血管内超声,他都能熟练操作,游刃有余。


机缘巧合之下,他开始通过网络公开课传授超声知识,为初学者提供「超声科普」。仅在「壹生」平台,他就开设了50余节「手把手教你学超声心动图」的公开课,观看次数超过500万人次。他对待工作极为认真,一旦投入便是全身心的,以至于连他的公众号「孔较瘦」这个名字,也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为商标。


2018年,他进入复旦大学攻读博士,成为葛均波院士团队成员,并开始拥抱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新时代,自此,超声更是成为其最坚实的伙伴。


PART 01

摆脱碎片化思考,投身于鸿篇巨制的精神原野时,生命会在系统性思考中愈发丰盈。





严道医声网:在一个短视频泛滥的时代,人们的耐心和注意力逐渐成了奢侈品,严肃学术著作的受众更是显得小众。您为什么选择花费大量时间,创作这样一本超声入门手册?


孔令秋:除了在Bilibili观看一些中长篇的视频和纪录片,我几乎不刷抖音和快手。我还保留着定期在成都各大图书馆办公和借阅的习惯。这种习惯不是天然的,而是刻意为之。过了35岁的生日,我就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每到年底那种一事无成、一眼望到头的焦虑感,令我分外恐慌。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要珍惜精力、才力,与其焦虑时光,不如跳进离自己最近的泥潭,扑腾出一身本事,将有限生命聚焦于真正重要之事,避免被浮华表象所虚耗。


短视频固然有优秀的作品,但对医生而言,一本系统性专业著作所蕴含的能量,是短视频所容纳不了的。我之所以对著作很有信心,是因为当自己沉浸在系统性思考、检索、整理、编撰之时,生命是被滋养的,而不是被消耗。比如说,我最近读到最新版《实用内科学》,这是长达600万字的大部头作品,如今看上去依然觉得很有生命力。


严道医声网:这些年,你除了写作还参与制作了200多节关于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系列公开课,本书与前期的课程有没有传承关系?


孔令秋:2017年,我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期间,认识了刘娟女士。她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任职于《中国医学论坛报》。会场她邀约共同做一期「如何解读超声心动图报道」的直播。


疫情期间,大家习惯了各种网络会议,但在2017年,还没有腾讯会议、ZOOM、Biz conf等软件。我们能够选择的是一款非常「落伍」的工具:讲者不仅需要事前上传PPT,软件还不支持视频播放。这对于超声心动图这种包含大量视频资料的话题而言,显得格格不入。


经过反复磨合和事前准备,我们终于干成了「第一票」。出乎大家预料的是,这种「初代」的网络直播,竟然有3万多人在线观看。这大大激发我们的热情,于是2周后又开始推出第2期。经过两年多的磨合,我们做成了50节《手把手教你学超声心动图》的公开课,这些课程构成了本书的蓝本。


在新书发布之际,我们又根据书稿内容,策划了新的50期免费课程,作为本书的配套内容。希望第二季内容能够给大家大家更多惊喜。


PART 02

再无声的舞台也有山河,在独行路上也有花朵。





严道医声网:为什么你不选择组织专家同行聚沙成塔、共同编撰?独自撰写一本书著作的优缺点是什么?


孔令秋:严格来说,我不是单兵作战,本书另外一名作者唐红教授是我读硕士期间的导师,她一直全身心参与到本书的审稿和撰写中,术中很多病例都是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本书主审葛均波院士也一直关心书稿进度,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


集体编写一本书的优势在于能够节省编委的时间,然而其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大家的工作都十分繁忙,找到能够全心投入文字创作的同行较为困难,组织和约稿成为一项极为耗费精力的任务。此外,不同作者的交稿进度和文稿质量难以保持一致,书中很多学术观点可能前后矛盾,这些都给后续的稿件整理工作带来繁重负担。


单兵作战的优势在于能够确保整本书的连贯性,使得前后观点保持一致,避免矛盾和冲突。许多同行认为,将课件转化为书稿只需简单转述即可。然而,为了确保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我们实际上需要重新进行资料检索。那时的我,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要有意识保护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不要分散掉,不被璀璨的东西给诱惑走。需要一个人对付自身、身旁、世界、所有的惊涛骇浪的人情世故,用极大的克制力维持创作环境的宁静、安详。


手工校对的书稿清样


整个写作过程艰辛却不乏味,如今能看到新书面世,并且是由自己最中意的出版社发行,往日吃过的苦全都有了意义。


严道医声网:您能介绍一下创作过程中自己有什么收获么?


孔令秋:完成这样一本书,收获最大的应该是作者本身。首先是我用最笨拙的方法,完成了自己对时间的管理: 勤奋。这一年多时间,我几乎一有时间就在电脑前坐着,零碎的时间被缝补在一起,虚度光阴的焦虑感被一扫而空。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国内医学界最高级别的图书出版机构,我的责任编辑周宁老师、王小南老师又极尽专业之能事,大到学术观点、中到标准名词、小到一副图片的箭头和字体,她们都追求完美。我们拉锯战一样改了七稿,最终才让彼此都觉得满意。


作者又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位读者。期间,我自己复习了国内外各大机构权威指南共识,自学了医学插图绘制。长达一年多的时间,我在一个无人喝彩的舞台看到了另类山河,在少有人走的路上也见到了最绚的花朵。


用文字打败时间,我非常享受这份孤独。


作者绘制的500页插图草稿


PART 03

现学现用、拿来即可用,是这本书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严道医声网:您对本书创作的定位是什么样的,它与传统的著作有什么不同?


孔令秋:一位杰出的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位挑剔的读者。在我攻读研究生的岁月里,我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的超声学著作。这些作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操作细节的缺失。它们普遍倾向于阐述「是什么」,却鲜少深入探讨「为什么」以及「如何操作」。


比如,教科书告诉你我,左心室松弛受损的时候,二尖瓣频谱的E峰<A峰,但很多人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舒张功能进一步减退的时候,又会出现E峰>A峰。同理,等容舒张期,为什么也随着舒张功能恶化,先延长继而缩短?


舒张功能正常及异常患者充盈模式(作者供图)


再比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引导房间隔穿刺,但是很少有人具体介绍术中究竟如何操作。究竟如何根据超声检查结果,为卵圆孔未闭的患者选择封堵器型号?这种实战性内容正是本书关注点所在。


又比如,一些似是而非的话题,前人著作中很少能查阅到具体答案: 心包积液时,心脏表面的凸起是脂肪么?McConnell征的机制是啥?为什么肺栓塞会出现60-60征这种矛盾现象?经胸超声心动图如何寻找肺静脉?如何识别不同的三尖瓣?右心室节段划分和血流供应?什么是心室间依赖性?为什么有前间壁梗死,却没有后间壁梗死?为什么心电图有正后壁梗死,超声却没有正后壁这一解剖结构?


书稿插图(作者供图)


在编写《手把手教你学超声心动图》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拿来即可用」的原则,专注于如何解读和应用超声心动图。作为超声技术的重要补充,我们还结合了实际病例,对CTA和磁共振成像进行了详尽的探讨,旨在使读者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实现影像学的最优选择。



感兴趣的医生同仁可扫码海报二维码

一键预约直播哦!



翻开这本充满临床智慧的著作,您将感受到的不仅是超声探头的温暖,更是一位医者在知识的洪流中逆流而上的勇气。从急诊室、诊断室到手术室、导管室和监护室的全链条图谱,从基础切面到介入引导的实战细节,每一幅插图都经过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作者精心打磨。后续附赠的50期最新配套课程,让纸质书与动态影像共同构建起立体的知识体系。正如作者孔令秋老师所言:“用文字打败时间”的孤独修行,终将化作陪伴同行者前行的星光。



阅读数: 2116
留言请输入昵称
发送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