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艳东专访:以医生为主导,探索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商业模式
编者按:
  近日,“华医心诚”医生集团在京宣布获得1亿元天使投资的消息得到了业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这家成立于2016年3月的医生集团,在发起人霍勇教授、葛均波院士等著名专家的号召和带领下,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和摸索,凝聚了23位国内顶级心血管病学专家,完成了集团组织架构与管理服务团队建设,组织开展了覆盖1681家县级医疗机构的“中国县域医疗机构PCI现状调研”,为集团商业模式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更好地介绍这一心血管领域的创新探索,让更多心血管专业医生了解“华医心诚”,严道医声网将开辟专栏推出系列专访,对“华医心诚”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介绍。本期我们的采访对象是“华医心诚”总经理果艳东。
 
  严道医声网:作为一家由多位国内顶级心血管病专家共同发起成立的医生集团,华医心诚在内部管理方面采取的是怎样一种组织形式?
  果艳东总经理:华医心诚旨在探索促进分级诊疗与医生多点执业等医改政策的落地与实施,整合配置心血管专业医疗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帮扶提升基层心血管专业医疗水平。管理方面,华医心诚采用商业模式,以发起专家为核心组建管理运营团队,制定医生集团的宏观发展战略。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心血管专业医疗经验,对中国医院的管理及盈利模式有深入的研究。华医心诚虽然属于商业性质医生集团,但从人事构架以及未来长远发展看都是以专家为主体,医生处于坚定的主导地位,只有医生做专业的事,才能精准把握政策和学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医院和病人的需求。
 
  严道医声网:在华医心诚的整体构架上,医生占主体地位。但我们知道,要使这样一家医生集团在市场上取得更快速更健康的发展,也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经营团队。在集团内组织架构及职能划分方面,华医心诚是如何设计的?
  果艳东总经理:华医心诚设有医学部、市场部、项目部和综合部,这四个部门实现了医生集团完整的组织构架。
  与其他商业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华医心诚设有医学部,以医生为主导,宏观调控、具体实施、整合配置医疗资源。医学部作为华医心诚的核心部门,负责建立签约专家的评估认证、签约及培训体系,通过组建专家人才库,对资源重新配置策略及县域医院帮扶效果做充分地评估及合理安排。
  市场部主要是在专家的宏观指导下,负责华医心诚的品牌推广与宣传,尤其是针对县域医院、各种医疗机构,以及企业、媒体、患者的宣传,通过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及医疗领域的知晓率,让更多的医生了解并加入华医心诚,更多的医疗机构参与华医心诚的发展与合作,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医生自由执业以及各地区心血管医疗水平的提升。
  项目部主要负责专家具体工作的落实,了解县域医院以及各种医疗机构的具体需求并跟进管理落实后续签约。当市场推广达到一定程度,华医心诚的知晓率越来越高时,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加入华医心诚心血管专业共建的大队伍,通过优质专家资源的支持与帮扶,实现心血管学科体系建设的目标,只要他们有这种需求,我们都可以帮扶。
  综合部包括行政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行政部门负责协调具体工作,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获取业内专业人才,财务部门负责运营规划、财务预算,这些部门形成链条,都是不可或缺的。
 
  严道医声网:华医心诚从2016正式宣布成立到今年年初的新年发布会,整个集团已经开始正常运转,回顾过去的一年多,您作为管理者有什么体会?
  果艳东总经理:2015年年底,霍勇教授提出建立医生集团的想法,当时国内已经有一些医生集团了,但是运营模式和采用方式都处于摸索阶段,大部分医生集团在体制下抱团取暖,只有得到价值体现、合理收入等简单的想法,而华医心诚则拥有帮扶县域医院、推进分级诊疗、实现医生多点执业的宏观理想和终极理念。
  霍勇教授和葛均波院士提出,华医心诚的发展要立足于改变医疗体制现状。国内的大城市有80%的优质资源,只服务20%的病人,县域则相反,我国将近三亿的心血管病人大部分在县域,县域有80%的病人,却只有不到20%的医生资源,而华医心诚则致力于将优质资源整合配置、重新梳理分配到县域,这也是我们成立的初衷。华医心诚成立后,对上千家医院进行了调研,并于2016年11月2日顺利完成融资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实际运作,现在已有2-3家公立医疗机构以及4-5家民营医疗机构达成签约意向,具体都会在第一季度落实。签约医院是为了让华医心诚的工作落地,真正造福百姓,让业内看到华医心诚所做的事是否与我们的宏观理想一致、是否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探索出新生事物。现阶段我们会先做一些区域的试点推广,如果成效显著,在第二季度就可以大范围的推广复制,通过不断探索并广泛的征求意见,最终把签约工作落到实处。华医心诚2017年的目标是帮扶100家县域医疗机构、签约500名专家,通过专家与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配置,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心血管专科医疗水平的帮扶与提升。
阅读数: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