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ABG50周年,
我们应该学会什么?
● ● ● ●
极其艰难的开篇之作 |
1974年11月18号,阜外医院正进行着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手术——郭家强教授和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了中国第一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从上午7:30分病人进入手术室,到15:15手术结束,手术时长近8个小时。
“按照现在的标准,这么长时间我们大概可以做两台甚至三台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但放在50年前,它却是极其艰难的开篇之作。”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五十年来,在一代代中国心血管外科志士仁人的砥砺奋进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全国各家心脏中心广泛普及。截至2023年,全国673家医院可以开展CABG手术,手术总量达到6万多例,再创新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成燎原之势,成为中国最普及、最有效的心肌血运重建技术之一。
“从中国第一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成功实施至今,50年过去了,我们在想,作为后来人在回溯过去50年的历程中,在纪念这个日子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哪些启迪,应该学会些什么?”
作为这段历程的亲历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在回眸前辈们的足迹的同时,讲述了他的体会和感悟。
我们应该学会
不畏艰苦、勇于开拓进取的那一份勇气和毅力
50年前,中国正处于历史的特殊时期,冠脉外科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物资匮乏、设备老旧落后、无精细手术器械,技术层面更没有经验可循,从零开始一片空白。
在这样举步维艰的逆境中,郭加强教授和团队成员选择迎难而上。
怎么干?
排除万难也要干!
“我们那时的干劲儿,在如今的年轻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这是郭加强教授当时说过的一句话。
郭加强教授和团队成员都没有出过国,没有亲眼见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操作过程,只是从书本上、画册上了解过一些。
冠脉搭桥,怎么搭?无现成经验可循,必须先拿动物“开刀”。郭加强及同道们不分昼夜,“每天一早就抓狗、麻醉,然后开胸。手术一直做到下午,晚上再看着狗,护理并观察记录。”一年多之后,动物实验终获成功。
器械不够尖,怎么办?——“自己磨!”
“当时设备条件是很缺的,连合适的针线都没有,有些很精细的器械,我们就自己磨,给他磨细就能用了。”
上级不答复,做不做?
“那时候没想过是不是会弄不好,没那么多后顾之忧,向上级请示没得到正式答复,还好我们党委书记说既然没人给你答复,你就做!就这一句话,那就想办法做吧,那个时候有个闯劲儿。”
从这些被记录下来的只言片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郭加强教授和团队一往无前的勇气和闯劲。
回溯到此,我们也不禁要问: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这种勇气和毅力从何而来?
胡盛寿院士分享了他对此的理解。
首先,从对学科发展趋势的洞察和感悟中来。
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革,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全世界导致死亡的第一大疾病,而中国的疾病谱也逐渐由感染性疾病向慢病转变,郭加强教授他们敏锐地洞察到了这种变化。
而且,1967年世界上已经完成了第一例CABG手术,冠脉旁路移植手术这种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手段,开始在世界很多心脏中心兴起。这也给以郭加强教授为代表的那代人,带来了紧迫感和使命感——“中国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冠脉外科”。
由此,1973年阜外医院成立了“冠心病外科研究室”。
其次,从善良仁爱的医学人文精神中来。
郭加强教授有一句话:“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病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这就是激励你们不断探索的永久动力。”这句话,就是对勇气和毅力出处的最好诠释,是对患者的那份关爱、照顾、治疗,促使他们去做这件事情。
那么,何为医者仁心?
相信这也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一位医生都应该思考和常常问到自己的问题。
医者仁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从最熟悉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到外科鼻祖特鲁多名言,都在强调要以患者为中心。
医者仁心,是在众多学术争议的背后蕴藏着医者的仁爱之心与人文情怀。在冠脉搭桥和PCI的争论、常规搭桥和微创搭桥的争论、各种抗凝方案的讨论、二级干预治疗等诸多学术争议背后,还有一份最重要的东西,在驱使每一名医者去遵循,那就是:我们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如何?我们提供的医疗服务对患者而言是最佳选择吗?我们提供的医疗服务为患者带来多少获益?这每一个问题背后,都在展示着一个医者的仁爱之心。
“提供的治疗本身看上去是冷冰冰的,但患者是否能够从中获益,不仅仅取决于医生提供的技术方案,更重要的是,医生是否在真正为患者着想,去提供最有效、最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所以,我们需要三省吾心,何为医者仁心?”胡盛寿院士这样说道。
我们应该学会
协作、开放包容的精神
心血管外科的发展离不开多学科协作,做一台心脏手术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郭加强教授常说,“心外科是一个战斗整体,我庆幸得到了团队的有力支持。”他是这样感悟的,也以实际行动践行多学科合作的理念,相继建立了影像科、麻醉科、心脏外科专科ICU、体外循环科等多学科,并与其紧密合作。
所以,对内要包容,团结多学科共同发展。
“这大概也是当今这个个性充分张扬的年代,对一个心外科医生,对一个学科而言比较有挑战性的一方面。”胡盛寿院士感慨道。
对外,要开放,要有国际视野。
“去接纳,老老实实向别人学习。”郭加强教授那一代人都是如此,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双向发力。
一方面,引进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0余位国外专家来到中国交流、指导手术技术,共接待来自33个国家、423批、2326位外宾参观访问;另一方面,先后派出321人前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际进修访问、学习先进技术,这种学习无疑是在知识层面、技术层面、阅历层面的积累,也为后来阜外医院冠脉外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应该学会
心系“天下”的格局和胸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尽管中国首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取得了成功,但郭加强教授深知,只有阜外医院一家掌握这项技术远远不够,必须要培养更多外科医生,让更多中心掌握这项技术,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冠脉外科事业的发展。
但1974年至1980年间,冠脉搭桥技术推广困难重重,对冠心病流行病学、诊断尚不清楚,手术复杂、耗时长、技术门槛高等种种因素,都成为了阻碍技术发展的重重“大山”。
胡盛寿院士回忆道,“75攻关结束的时候,全国冠脉搭桥手术才开展了两百零几例。我印象中,一个病房里面一次大概收四五个病人,一个做成功了再做第二个,如果做一个出了问题,那这四五个病人都如惊弓之鸟就全走了,要等几个月才能再来一批,当年就是这么一个环境,阜外医院如此,其他医院也是如此。”
面对此现状,郭加强教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学、培训、协作网络,亲自带队走访全国医院,开展师范手术:“没有多余的手术器械,我们只能边操作边讲解,让地方医生直接学习。每一次示范手术,都需要精打细算。”
成立全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派出技术队伍、培训当地专业人员、引进国外专家及技术:覆盖26个省、103家医院,帮助44家医院建立心外科,协助30家医院心外科复苏,培养了2000余名专业人才,冠脉搭桥手术开始在全中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心系“天下”,乐于授人,这是以郭加强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专家们身上非常重要的品质,也是我们需要去传承和发展的格局和胸怀。
我们还应该学会
严谨、谦逊、质朴的学者风范
胡盛寿院士特别提到,郭加强教授说过的一句话:协和有很多杰出学者,他们严谨、谦逊、质朴,同时又以极强的专业精神体现出来。
“这句话,我觉得高度概括了那一代人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特别值得我们后来人去学习。”郭加强教授那份学者的谦虚、质朴,为胡盛寿院士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高度体现在日常工作当中。
比如郭加强教授每次的术前讨论和术后总结中,总是首先检讨、反思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失误”的可能。到介绍工作成绩时,从不强调个人的作用和成绩。
“在名声面前的那一份谦逊淡泊的精神,恰恰是我们现在应当去反思一二的。”
“一所医院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人所珍视、并传承的理想。”这是阜外医院建院60年,《我的阜外宣言》中胡盛寿院士说过的一句话,以这句话为结尾,胡盛寿院士再次发出呼吁:
“50年,几代人砥砺前行,勇于开拓进取,中国冠状动脉外科从0到1,不断发展,在国际上都有了一席之地。
回望50年发展历程,我们作为后来人,要传承、创新、发展的不仅是专业技术,不仅是冠脉外科技术本身,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去传承前辈们的人文精神、学者风范和医者操守!”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 ● ●
精神之火永存,传承之光不熄。
50年栉风沐雨,我国冠脉冠状动脉外科事业从开创、发展到创新,是历代医者的实践与传承,是精神赓续的生生不息。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专家手术照片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朱俊明教授从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视角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助力更多年青医生更好、更快成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昌伟医师代表众多年青医生,分享他在个人职业生涯中的点滴思考和感想,发出青年之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强教授带来了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心得体会;南京市第一医院陈鑫教授讲述了自己30多年来对外交流学习的经历,指出只有开放包容、虚心向他人学习,中国CABG才会发展得更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郑哲教授则阐明了高质量临床研究和质量控制是推动中国CABG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董念国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良万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王辉山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肖颖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薛松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郭惠明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同道,也纷纷连线,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每个人的深情所感中,中国心血管事业的精神之火传遍四方,绵绵不绝。
致敬过往,共鸣当下,面向未来。
此次活动,回溯漫漫五十年征途,“每一刀都要配得上生命的托付”这一医者对生命的承诺从未落空。在一幕幕热血过往中,感悟和学习前辈们的初心情怀,传承和赓续先行者的精神品格,汲取未来前行的力量,续写中国冠脉外科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冠脉外科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