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简单,一名中国女性起搏器依赖患者的54年治疗历程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汪芳教授团队在《Eur Heart J Case Rep》发表了一份个案报道,讲述了一名女性起搏器依赖患者的54年治疗历程。



1970年,一名27岁女性因病毒性心肌炎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就诊,心电图显示心率为23次/分。她因严重心动过缓而频繁晕厥。鉴于当时治疗手段有限,她不得不长期卧床,依靠静脉输注异丙肾上腺素维持生命。

1971年5月10日,她接受了传统开胸手术,植入了一台国内自行设计的感应式半植入式起搏器。然而,该设备在几小时内就因脉冲传感器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在等待第二个起搏器期间,她继续接受持续异丙肾上腺素治疗。

1972年6月,她植入了一台采用厚膜电路(图A,I)和射频电感线圈(图A,II)的新型起搏器。该起搏器在10天后因导线断裂而宣告失败。


1972年底,她接受了一台来自Siemens-Elema(瑞典)的植入式起搏器,该起搏器稳定工作了2年。

从1974年到1982年,她植入了国产起搏器,因电极腐蚀、螺丝生锈、囊袋感染和电池早期耗尽等问题而不得不进行了10次更换手术。

自1982年以来,起搏器的可靠性显著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延长至5年。起搏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她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2018年12月和2023年,她分别植入了第22台美敦力起搏器(图B,III)和第23台Micra无导线起搏器(图C,IV和D)。


如今,经过54年随访,她已80岁高龄,成为起搏器植入时间最长的女性患者,时长达53年。

译者有感

不简单,这位患者简直就是一部中国起搏器发展史。中国的老一辈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历经坎坷,在漫长、崎岖、艰辛的征途上不懈努力,终于创造出生命奇迹。


为这位幸运的中国女性起搏器依赖患者点赞,为伟大的中国心血管创新者点赞!

· END ·



阅读数: 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