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C 2024专访|Martin LEON:凝聚合作共识,激发全球心血管诊疗创新力





_
“QICC无疑是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盛会,不仅对质量有着极高把控,更坚持不懈地推动创新,并慷慨地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同道积极参与其中,能够受邀参加,我深感荣幸。展望未来,我坚信我们将迎来医疗、教育、培训等更为广泛的全球参与,我也热切期盼在如QICC这样的平台上,与中国同行们进行深入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并且能超越过去任何一段时期的交流时长与质量。”


_


2024年11月21日-24日,第十八届钱江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4)即将在杭州召开。会议前夕,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大会(TCT)主席、纽约长老会医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Martin LEON教授接受了严道医声网的专访,分享了他对于QICC和中国心血管诊疗创新事业发展的独到看法和未来展望。


Martin LEON教授

纽约长老会医院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QICC的办会模式,应该向世界推广


作为世界最大心血管介入会议——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大会(TCT)的主席和创始人,Martin LEON教授在过去二十年时间里,始终致力于与中国心血管同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QICC等中国各大心血管会议上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基于此,Martin LEON教授也亲眼见证并参与了QICC从稚嫩到成熟的成长历程。因此,对于QICC十八年来的发展,他深有感触。


“回顾过去十八年,我看到了QICC翻天覆地的变化。”


Martin LEON教授表示,QICC质量(Quality)、创新(Innov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培育(Cultivation)的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毋庸置疑,在此价值观的引领下,会议从最初怀揣创新梦想,希望搭建一个教育交流平台,以便更有效地培训心血管医生,到如今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成长为全球心血管医学领域独树一帜的教育典范之一,为世界各地的心血管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


“所以,我认为QICC对于全球心血管诊疗技术的推广以及中外学术交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平台。”


提到QICC最让他印象深刻的特点,Martin LEON教授用无与伦比的全面性和创新性来形容。


Martin LEON教授评价道,每次参与QICC,会议内容覆盖范围之广都让人惊叹。不仅仅局限于心脏病学或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而是广泛涵盖了心力衰竭、电生理、高血压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血管学科相关的几乎所有领域。


同时,会议形式的“多变”,也让人大呼过瘾。比如,众多新颖疗法的展现,通过手术直播演示、病例专场等多样化创新培育形式,以及运用最前沿技术培育医生,都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训机会,使理论与实践得以完美结合。


“这种对创新的追求和内容的全面,能够让所有医生产生共鸣,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在我看来,QICC所展现的创新模式,应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


加强合作,为瓣膜病介入诊疗做出贡献


“在介入心脏病学的范畴内,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技术的推出堪称一大创新之举。”


在一代代心血管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心血管事业“百花齐放”蒸蒸日上,介入心脏病学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从诞生到发展一直不断前行,对心血管治疗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围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Martin LEON教授也会在会议上带来两场各有特色的主旨演讲。


中心发言环节,Martin LEON教授将从开创性的主动脉瓣置换术,到最近崭露头角的三尖瓣介入手术,整体回顾并总结二十多年来经导管瓣膜治疗领域的宝贵经验教训,帮助听众洞悉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技术的整体演变历程。


此外,随着循证研究不断开展,临床上越发深刻认识到主动脉瓣狭窄与大多数心血管疾病一样,是一种需要终身管理的疾病。所以,在Make an Impact with JACC Journals论坛上,Martin LEON教授还将结合近期TCT上公布的最新循证医学成果和临床试验数据,深入探讨应如何把握治疗时机实现主动脉瓣狭窄的早期诊断,以便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方案和全病程管理模式,为广大参会者提供全新探索思路。


“其实,针对瓣膜病介入诊疗,TCT也希望与QICC紧密携手,向更多人传授经导管瓣膜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变革。” Martin LEON教授对于TCT和QICC的未来合作发出了呼吁。


各有千秋,但中国创新力正与日俱增


一直以来,凡是涉及中国医疗VS海外医疗的话题,总是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孰优孰劣的争辩声从未停止。


“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我们可以来尝试对比美国、欧洲与中国在某些方面的异同。”


二十余载矢志不渝的交流,也让Martin LEON教授与中国心血管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并成为了中国心血管事业蓬勃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作为促进东西方心血管领域交流合作的“使者”,Martin LEON教授就此问题给出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看法。


首先,可以看到,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心血管诊疗领域实现了惊人的进步发展历程,并拥有能够迅速拥抱时代,广泛应用新概念和新技术为患者提供卓越服务的能力。而且中国还有一个独特优势——由国家政府赞助的医保系统,这使得众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并享受到医疗服务。


“相比之下,在世界其他地区,包括美国和欧洲,获得医保的机会并不像中国这样普及,这是差异。”


其次,在新技术和新器械应用方面,欧洲和中国由于一些费用高昂的新技术、新器械的报销和应用存在一定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获取创新疗法的机会。在这方面,美国受到的影响较小,因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允许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更早地引入这些技术。


“因此这些新技术往往首先在美国得到应用,随后才在中国等地区推广。”


最后,在获取医疗服务方面,欧美和中国各自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与机遇。但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创新力正在急剧提升,中国心血管领域的创新路径正呈现出多样化、蓬勃发展的大好态势。可以看到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许多新思想、新观念并非源自美国或欧洲,而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孕育并发展起来的,在创新领域,中国充满了无限可能,世界心血管领域也期待着和中国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中国作为地球村不可或缺的一员,在全球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我也热切期盼能够加强国际合作,相信这样的合作必将为全球心血管病防治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 END ·



阅读数: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