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心脏外科成功应用二尖瓣夹系统(ValveClamp®)为一位高龄二尖瓣重度反流患者完成了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TEER),同时仅左胸一小切口完成微创冠脉搭桥、左心耳切除术。
微创冠脉搭桥
夏利民主任(中)正在TEER术
患者术后一周即康复出院
背景介绍
二尖瓣反流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有报道,中国需要干预治疗的二尖瓣反流患者约为750万,随着年龄的增加二尖瓣反流发病率明显升高:35~50岁人群中为0.3%,51~64岁人群中为0.9%,≥65岁人群中为2.2% ,>65岁人群的中度心脏瓣膜病中二尖瓣反流发病率高达19.1%,超过2/3的患者由于高龄、并发症等危险因素无法手术治疗,5年内死亡率高达50%。2003年,全球开展首例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以来,截至2022年,全球已开展TEER手术超过15万例。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已被欧美国家的指南推荐作为外科手术高危的二尖瓣反流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
冠心病微创冠脉搭桥手术是一种通过小切口,使用特殊器械和胸腔镜进行操作的治疗方法。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常见方法,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左心耳切除术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切断左心耳与左心房的连接,防止血栓形成并降低中风风险。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不能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临床研究表明,左心耳切除术可显著减少中风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左胸肋间小切口,其主要获益在于不损伤胸骨,保持胸廓的稳定性,能够咳嗽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病史简介
患者:75岁男性;
现病史: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气喘活动耐量减退。检查提示,左室增大整体收缩活动减弱(LVEF=42%);双房增大重度二尖瓣及中度三尖瓣反流,重度肺高压;轻度主动脉反流,心电图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中段70-80%狭窄。
术前检查
心脏彩超:术前经食道超声提示:功能性二尖瓣反流,VFMR为主,反流2区,MR:4+,A2:24mm,P2:14mm,AP:32mm,MVA约5cm²。
冠脉造影:前降支中段长病变,狭窄70-80%。
心电图: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
术前讨论
术前,在王春生教授的组织下,夏利民主任带领的心外科团队对手术适应证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全面分析。经充分评估,决定实施经心尖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微创冠脉搭桥术+左心耳切除术。
术前策略
普通患者同时罹患冠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综合评估后此三种疾病均需处理,对于大部分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来说,需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修复、左心耳切除、冠脉搭桥,但此患者目前状态按此手术方案肯定耐受不了。此患者为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基线期二尖瓣反流程度4+。反流位于2区为主,反流宽度7mm,MVA约5cm²。适合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
最终经过多学科充分讨论后,夏利民主任提出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二尖瓣缘对缘修复、左心耳切除术。
术前超声
手术难点
1、该患者为室性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反流宽度较宽,一枚夹子可能无法解决所有反流。若需置入两枚二尖瓣夹,夹合时需要注意第一枚夹子位置及残余瓣口面积;
2、该患者前降支中段长病变,吻合口位于前降支中远段。术中获取左乳内动脉(LIMA)需足够长且无损伤,保证吻合后桥血管无张力、流量通畅。
手术过程
全麻后,经左胸第四肋间前外侧长约6cm切口,微创获取左乳内动脉,顺利完成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中远段吻合,通过冠脉超声测桥血管流量通畅,经原切口置入二尖瓣夹合器系统,暴露心脏的心尖位置,系统送入左心房,顺利到达病变二尖瓣区域。在经食道超声辅助下,术者通过反复评估二尖瓣反流位置、抓捕位置、反流程度,巧妙夹合,首先在2区偏交界位置植入了1枚ValveClamp®MVC-Ⅲf夹,经评估反流程度降至微量;最后继续沿原切口用爱惜龙切割闭合器顺利完成左心耳切除。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整个手术仅用一个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历时约6小时,术中测冠脉搭桥流量通畅,二尖瓣夹合后轻微反流,术后10天顺利出院,患者活动量明显改善。
术中超声
心尖穿刺进导丝鞘管
跨瓣球在心房寻找方位
退出跨瓣器,二尖瓣夹系统送入鞘管
确认钟向
整个系统往前送,使下夹托住瓣叶,捕获瓣叶
下拉上夹,上下夹对合,夹合瓣叶
术后超声
扫码进入专栏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添加小严学习助手
回复关键词:【TEER】,领取“TEER手术”精品好课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