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血压不仅是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的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按照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诊断标准,2012至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7.9%,估计成人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2.45亿。与此同时,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近日,由北京安贞医院蔡军教授担任指南发起人及首席专家,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共同制订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正式发布。
今天我们继续组织各位同道,跟着《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学实践。
对于无临床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多数高血压指南推荐将利尿剂/ACEI/ARB/CCB作为初始降压药物,也有少数指南还推荐将β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降压药物。《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β受体阻滞剂是如何说明的呢?
降低高血压患者总心血管事件风险和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幅度方面,各有不同
总体上,ARB、ACEI、CC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大类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获益均超过潜在风险。
网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ACEI降低高血压患者总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幅度最大,达29%(RR=0.71,95%CI0.60~0.83),其次为二氢吡啶类CCB(RR=0.73,95%CI0.64~0.84)和利尿剂(RR=0.73,95%CI0.62~0.85)、ARB(RR=0.79,95%CI0.67~0.94)以及β受体阻滞剂(RR=0.83,95%CI0.70~0.98);利尿剂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幅度最大(RR=0.78,95%CI0.69~0.88),其次为ACEI(RR=0.80,95%CI0.70~0.91)和二氢吡啶类CCB(RR=0.80,95%CI0.71~0.89)以及ARB(RR=0.85,95%CI0.74~0.97),而β受体阻滞剂未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RR=0.99,95%CI0.87~1.13)。
目前尚无ARB和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全因死亡风险的证据
在预防全因死亡方面,与安慰剂相比,ACEI(RR=0.83,95%CI0.72~0.95)和利尿剂(RR=0.89,95%CI0.82~0.97)均可有效降低其风险;另有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β受体阻滞剂相比,CCB降低了主要心血管事件(RR=0.84,95%CI0.77~0.92)、卒中(RR=0.77,95%CI0.67~0.88)和心血管死亡风险(RR=0.90,95%CI0.81~0.99);目前尚无ARB和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全因死亡风险的证据。
在安全性方面,β受体阻滞剂和噻嗪类利尿剂均会增加高血压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的风险,但另有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β受体阻滞剂,CCB和ACEI、噻嗪类利尿剂可显著降低这一风险。
注意事项:
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临床结局的改善效果较其他类型降压药物差,且安全性较低,因此本指南不建议将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初始降压药物。但对心率偏快、交感神经兴奋的高血压患者也可考虑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药物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降压药物作为初始用药。
等等
一篇文章是不是还没看过瘾?
严道医声特别策划实名有礼活动
仅需完成实名认证!
精美图书包邮到家!
你还在等什么
码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