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在王焱院长领导下,结构心介入团队依托高超技术与丰富经验,精准运用3枚DragonFly™二尖瓣夹,再度成功挑战房颤合并二尖瓣前后叶广泛脱垂伴重度二尖瓣反流(Barlow’s DMR4+)病例,突破医学极限,彰显团队在心脏介入领域的非凡实力与奋起精神。
病史资料
患者79岁老年男性,反复心悸、气促3年余,双下肢水肿3月,患者心衰症状明显,院外反复利尿、补钾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超声提示二尖瓣前后叶广泛脱垂伴重度二尖瓣反流,门诊以“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心房颤动”收入院。
术前TEE评估
术前xplane切面
术前xplane切面彩色多普勒
术前3D
术前3D彩色多普勒
第一个夹子xplane
第一个夹子位置orientation 3D
术中第一个夹子3D
术中第一个夹子3D 彩色多普勒评估
第二个夹子xplane切面
第二个夹子 位置orientation 3D
第二个夹子抓捕瓣叶过程
第二个夹子释放前 3D彩色多普勒评估
第二个夹子释放后 3D 残余MR
第二个夹子后跨瓣压差
第三个夹子xplane切面orientation
第三个夹子抓捕过程
第三个夹子xplane切面夹合后
第三个夹子评估 3D
术后3D
术后残余反流1+
术后压差
手术难点与挑战
术前策略
厦心结构心团队经过反复查看患者食道超声讨论决定首先于3区植入一枚412长窄夹子,既能解决冗长瓣叶又能为后面放入多夹留有较大瓣口面积,再于L侧side-by-side植入一枚612长宽夹子,最后根据返流情况做进一步处理。
手术过程
患者全身麻醉消毒铺巾后,建立右侧股静脉入路,在经食道超声指导下精准穿刺房间隔。穿刺高度为5cm,然后将可操控导引导管SGC和二尖瓣夹输送系统第一枚412长窄夹子送入左心房。在3区调整二尖瓣夹臂方向指向11:30时钟方位,准确成功捕获前叶和后叶脱垂最严重区域,并予夹合。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较前有改善,释放第一个夹子。
再于第一个二尖瓣夹L侧side-by-side植入一枚612长宽夹子,植入后组织桥稳固,评估跨瓣压差1mmHg,遂释放,返流进一步好转。
为了让患者效果达到最佳,结构心团队讨论后决定于第二枚夹子L侧side-by-side植入一枚412长窄夹子,钳夹后患者返流轻度,跨瓣压差1.5mmHg,遂予以释放,压差及返流无增加。三枚夹子组织桥稳定,患者血压回升,效果优秀。
术后总结
Barlow综合征患者,曾被视为手术相对禁忌,但随着医疗器械的革新与手术技术的飞跃,我中心已成功为多位患者实施治疗,均取得显著临床效果。针对此类复杂病例,我们采用多夹策略(2-4枚),精准定制夹子组合,以应对脱垂瓣叶与严重反流,夹子型号的选择更需个性化考量,以最大化患者获益。此进步为外科高危患者开辟了又一治疗新途径,展现了医疗科技的人文关怀与无限潜力。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瓣膜微创介入手术中心之一,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和经导管二尖瓣、三尖瓣修复TEER手术,王焱教授领衔厦心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已经完成近400例经导管二尖瓣/三尖瓣钳夹术,心脏瓣膜病的诊疗水平跟手术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拯救了大批复杂、严重的结构性心脏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