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QI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声光同步 一览全景—腔内影像培训学院 第一期圆满闭幕


CDQI 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建设

为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推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立项的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项目实施,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心脏学会共同开展“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ardiovascular Disease Quality Initiative,CDQI)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建设”。


7月6日,CDQI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声光同步 一览全景—腔内影像培训学院第一期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候静波教授、贾海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翟光耀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陈步星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邢磊教授、马丽佳教授、陈涛教授、于淮教授、张东会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陈浩强教授,内蒙古心脑血管医院梁长在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张翔教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李永辉教授等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会议,围绕腔内影像最新进展和前沿知识,详细解读了技术原理,深入剖析了操作要点,并进行了手术演示,为提升腔内影像的技术水平做出贡献。

启动仪式


于波教授表示腔内影像学是眼睛的延伸、造影的弥补。曾经还需要考虑使用IVUS还是OCT,200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开始考虑通过二者优势互补做一些IVUS-OCT二合一工作,整合二者优势,2015年开发的多模态IVUS-OCT同步成像系统解决了单模OCT和IVUS难以手动调整为同一帧的问题,兼具二者优势。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大家互动交流,共同找出腔内影像学如何抉择的答案,通过认识和掌握腔内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给更多患者带去福音,推动中国PCI介入精准诊疗新进程。

随后在候静波教授的主持下,于波教授亲自揭牌,授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CDQI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腔内影像培训学院”,为本期培训学院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专题分享


候静波教授带来《腔内影像指南和共识解读》的讲题分享。候教授提出,冠脉介入治疗的下一个十年目标是更安全及有效。OCT循证证据正不断丰富,OCT指导PCI和鉴别支架失败机制在最新的指南中获得了Ⅱa类推荐,与IVUS等同。对于ACS“模糊病变”的机制识别和优化干预,指导高风险复杂病变获得最小支架面积显著增加并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以及OCT在指导分叉病变、钙化病变等获得显著临床优势。参考指南和共识中标准路径规范应用IVUS/OCT有助于提升手术效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获得更优即刻和远期获益。IVUS和OCT优势互补,一个都不能少。



贾海波教授带来《IVUS-OCT同步成像--腔内影像发展趋势和临床研究》的讲题。贾教授指出,多模影像融合以及智能化分析将是腔内影像学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整合多模影像技术的优点可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血管结构信息,精准识别高危人群。Panovision IVUS-OCT同步成像系统融合OCT高分辨率及IVUS深穿透成像能力,实现病变结构及成分的全面精准识别,为指导临床诊疗提供简捷易用的影像分析方法。



翟光耀教授分享《IVUS-OCT同步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的讲题。翟教授指出,冠脉介入进入了“精准PCI”的时代,腔内影像学弥补冠脉造影指导的局限性,优化了PCI技术。腔内影像可以在横断面上对冠脉管腔及血管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并清楚地展现斑块的分布及病变的范围,弥补了传统冠脉造影的不足。IVUS和OCT优势互补,二者融合帮助我们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减少因信息不全面带来的手术误差。单一技术优势会逐步淡化,国产多模态IVUS-OCT同步成像系统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优化PCI。



邢磊教授带来《多模态血管内同步融合成像系统助力精准PCI》的讲题分享。邢教授指出,传统冠脉造影具有分辨率差、缺乏三维信息、无法对血管壁成像的缺点,IVUS-OCT同步成像系统具有同时同位成像、多模态成像的特点,能够兼顾高分辨率和深穿透力,全面获取管腔信息,帮助精准诊断,弥补了传统冠脉造影的不足。


马丽佳教授分享《新型医学影像学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的讲题,马教授分享了一例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诊疗经过,马教授指出,IVUS具有更强的穿透力,O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的联合导管,可以通过一台IVUS-OCT同步成像设备提供高度同步的信息,全程指导PCI手术,优化介入治疗。

陈涛教授分享《OCT优化指导冠脉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讲题。陈教授分享了几例OCT在指导PCI治疗钙化病变上的运用案例,陈教授指出,与非钙化病变相比,钙化病变有更高的死亡率、MI、TLR和支架血栓形成率,尤其在使用药物洗脱支架之后。近年来,OCT在更高分辨率、用户友好性和程序方面不断发展,能够更快的回撤、更准确的自动的血管/管腔和斑块负荷检测和测量以及更好地与血管造影配准。OCT对钙化病变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测量钙化斑块的角度、厚度和深度,为介入医师在支架植入前提供更多信息。


于淮教授带来《腔内影像识图与多模态同步成像系统标准化操作介绍》的讲题。于教授详细介绍了多模态IVUS-OCT同步成像系统的标准化操作以及识图分析,于教授指出,IVUS-OCT同步成像系统实现了IVUS和OCT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地测量血管的狭窄、病变的长度,提供更准确的斑块诊断,为支架植入提供更好的指导,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陈步星教授带来多模态IVUS-OCT同步成像系统的应用案例分享,陈教授指出腔内影像技术的蓬勃发展、多模态影像设备及导管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助力介入医生更加简便、精准、全面地获取患者血管内的详细信息,为患者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希望更多的术者能从多模态IVUS-OCT同步成像系统中获益,发现更多新的临床策略,谱写中国心血管影像学新篇章。

张东会教授分享一例多模态IVUS-OCT同步成像系统的应用案例。患者为一位55岁女性,主因活动后胸闷、胸痛2月,加重10日入院,入院3月前曾在当地医院行PCI治疗,查体血压170/100mmHg。通过IVUS-OCT同步成像系统详细评估了患者的血管管腔状态后,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症状缓解出院。张教授结合该病例突发钝缘支闭塞的情况提醒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要小心谨慎,同时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方法。


陈浩强教授带来《振波球囊+OCT病例汇报》,65岁女性患者,主因胸痛12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糖尿病史10余年、高脂血症史10余年等危险因素,有冠心病家族史,外院CTA诊断LAD中段管腔重度狭窄伴钙化。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非ST断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 Ⅰ级,高血压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高胆固醇血症。陈教授指出,运用OCT检查可明确斑块性质、血管腔内状态,帮助钙化评分,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评估。

梁长在教授分享《冠脉腔内影像学临床应用》的讲题。梁教授指出,IVUS、OCT通常用于造影结果不明确或不可靠的情况下,如左主干病变、开口病变、血管重叠及分叉病变等。采用IVUS、OCT指导有助于查明支架失败的原因,对于PCI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尤其是对高危病变可明确支架大小、膨胀是否充分以及定位是否准确等。OCT具有术前准确评估斑块性质、术中准确指导支架植入和药物球囊的扩张、准确评估介入术后即刻和长期随访结果等的独特优势。IVUS具有不使用造影剂的最大优势,对心衰、肾功能不全、夹层等患者安全有效,对于慢性闭塞病变,IVUS指导有助于明确闭塞始点及帮助判断指引导丝,提高PCI成功率。

张翔教授带来《麦角新碱诱发冠脉痉挛介入治疗一例》的病例分享。老年男性患者,主因间断胸痛2月,加重8小时入院,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痉挛。张教授指出对于用过无创评估诊断为冠状动脉痉挛且药物治疗效果不确定或不足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药物性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使用腔内影像技术做指导,但是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全面考虑患者的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药物及观察方式,OCT可在注射激发药物前进入患者管腔内,具有一定的优势。

李永辉教授分享病例《IVUS指导下开通LAD-CTO》。李教授提到,齐头闭塞病变找不到断头时,首选逆向开通闭塞血管,但在该病例中,逆向侧支过于扭曲,不易到达闭塞段远端,反复尝试后转为正向IVUS指导下开通。闭塞病变断端不明确,可在IVUS指导下判断Sep/LAD/D2相对位置,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IVUS可帮助判断CTO开通后真假腔及测量假腔长度,指导支架植入及精确评估植入效果,优化治疗,使PCI治疗获益最大化。


会议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围绕IVUS、OCT的指南、技术、操作细节、影像解读等展开讨论,期间还对分享病例进行了延展和深度解读,交流经验,弥补不足。专家们一致认为,IVUS和OCT极大地提升了术者对血管疾病的认知和诊疗能力,通过高分辨率的OCT影像和深穿透力的IVUS影像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血管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为治疗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不仅需要从医学角度分析影像的特点和变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病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一定的技巧,但最重要的是量的积累,每一个病例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熟练技巧,掌握应变的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

本次培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团队还为学员们提供了手术实战教学活动,给学员们提供了一个直观学习、深入交流的平台。活动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杨光教授主持,马丽佳教授刘慧敏教授团队使用IVUS-OCT同步成像系统术前诊断、术中指导、术后评估全程指导。期间,两位教授还不时与学员进行互动,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问,分享手术心得与经验。增强了学员们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激发他们对冠心病诊疗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颁发证书


会议最后,贾海波教授为全体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CDQI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声光同步 一览全景—腔内影像培训学院第一期的顺利举办不仅推动了冠心病诊疗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为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阅读数: 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