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当我们谈起ECMO,我们在谈什么?|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年会观察

“我们保持向前,打开新的大门,去做新的事务,因为我们充满好奇,好奇心引领我们去走新的道路。”

这一充满哲理的宣言出自迪士尼公司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折射到重症医学领域,是医者面对患者需求增加、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飞速发展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拓展自身,为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延续寻求更多可能的职业命题。

然而,即使有了相对成熟的经验,和经历新冠疫情后大众对以ECMO为代表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也并不意味着此类技术之后的发展能一帆风顺。高昂的费用、治疗的决策等复杂而宏大的经济与伦理问题依旧存在,还有如何做好技术的规范、普及同样重要。


一些声音正在愈发清晰。

2024年6月22日,“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年会(CSECLS 2024)”北京圆满举办。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主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侯晓彤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同样引用了迪士尼先生的名言。作为推动我国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CSECLS 2024则对这句名言的含义做出了高度凝结,提示技术发展新的方向,即探索与进步

我们探索的重点是什么?又应该在哪些方向持续进步?

带着这些问题,严道医声网全程追踪了此次大会,并尝试在与大会主席的专访中找寻答案。

ECMO:“救命神器”

▼▼▼

“你能不能给我列出4~5个影响重症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如果在ChatGPT中输入这样的指令,得到的答案关键词将分别是:呼吸机、ICU、血流动力学检测、脓毒症集束化治疗和ECMO。

CSECLS 2024开幕式上,侯晓彤教授与众多参会嘉宾共享了这一过程。以此反映出ECMO在重症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提起ECMO,大众对其最近的印象,莫过于新冠疫情期间带有“重症新冠肺炎救命神器”“最后的救命稻草”等词条的媒体报道。ECMO作为一种高级生命支持手段,可模拟人体心肺功能,为患者提供体外气体交换和循环支持,使受损的心、肺得以休息和恢复。这一技术的应用,为治疗危重症患者的原发病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在维护患者生命安全和促进脏器功能恢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ECMO也因此在各类媒体的争相报道后迅速走入大众视野,为人所熟悉。

但这只是ECMO在重症医学领域应用的冰山一角。

随着ECMO适应证的不断增加,ECMO被应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心肺移植桥接、紧急心肺复苏、暴发性心肌炎、危重孕产妇救治、各种病毒感染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等多学科危重症病例的救治上。

“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已超越ECMO的局限,其应用范围正持续扩展。”作为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领域最亮眼的存在,ECMO广泛应用的背后同样也反映出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飞速发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蔡军院长在CSECLS 2024上谈到,现阶段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在心脏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急救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已成为重症医学领域的尖端技术。

当前,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正朝向小型化、微型化、智能化和便携化方向演进,以适应紧急情况下的快速部署和远程医疗需求。借助纳米技术材料、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算法等新技术,未来的治疗将更趋个性化和精准化,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

“进入21世纪,ECMO系统变得更加便捷和用户友好,结合了先进的监测和自动控制的技术,使患者的救治变得更加简单和标准。未来我们也期待能看到具有更优生物相关性的材料,更自动化的系统,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高效氧和器的研发,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生命支持。”    侯晓彤教授同样在会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可见以ECMO为代表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态势。

中国ECMO:从23到18486

▼▼▼

既然ECMO在临床中应用如此广泛,那么在我国ECMO缘起何时?发展情况如何?

尽管ECMO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但受限于当时设备条件的落后,其应用范围相对狭窄。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设备的更新,ECMO的适应证逐渐扩展,但早期其在临床应用上仍带有一定的探索性质。

在我国,一些医疗机构在20世纪初开始了对危重症患者进行VA-ECMO辅助治疗。侯晓彤教授属于国内最早一批探索ECMO技术的专家之一。

“我之前从事的是心外科心室辅助装置领域的研究。但在那个年代也就是千禧年左右,整体的消费水平都不高,当时心室辅助装置最便宜的是7万块钱,还是国外淘汰下来的老、笨的心室辅助装置。就这样都没有多少人能负担得起,于是它就撤出中国了。但是我们在心外科的病人还是有需求的,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病人下不了手术台。”

于是在2002年,侯晓彤教授将ECMO作为一种替代手段引入中国,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危重患者的救治。当时在缺乏其他有效手段的情况下,ECMO确实成为了挽救生命新的希望。

然而,尽管有医生开始尝试使用ECMO救治重症患者,但在2002~2009年期间,ECMO在我国还是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据侯晓彤教授介绍,他曾在2004年开展过国内ECMO临床应用数据统计;而在当年,中国仅有22家医院开展了仅23例ECMO救治。直到2009年甲型H1N1流感期间,境外已运用ECMO成功救治了大量危重患者,显著提升了其在国际临床中的地位,ECMO在我国的知晓率也随之“水涨船高”。

“甲流的时候很多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好多都不知道有ECMO,或者没用过。当时我们带着这个设备在各个医院救治病人,才让重症监护室医生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设备比呼吸机还厉害。”

此后,随着ECMO设备、耗材和技术的显著进步,和其相较于心室辅助装置更为低廉的成本、更简便的操作方式,以及能在急诊抢救中的床旁置管优势,使得全球范围内ECMO救治患者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2016年,中国ECMO的救治病例数达到1234例。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成立,进一步推动了ECMO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根据侯晓彤教授在CSECLS 2024上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ECMO救治患者数量达18486例,较2022年增加37%;全国共有814家医院开展ECMO,其中大规模ECMO中心占12%,完成了全国54%的ECMO例数。

“因为中国是第一个运用ECMO救治新冠患者的国家,所以当时我就说,咱中国的病人在甲流的时候没有享受到这个技术,许多病人抱憾离世。但在新冠的时候,我们就跟发达国家患者一样,能及时应用到这个技术了。所以中国的进步是飞跃式的。”  侯晓彤教授在采访中说道。


ECMO之困:循证、费用、培训 

▼▼▼

数据只能折射出技术发展的一个切面,也就是说,临床应用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中国ECMO已经发展成熟。侯晓彤教授仍将中国ECMO的发展阶段定为“初级阶段”

他认为我国ECMO的发展存在以下几点挑战:

1、循证不足

ECMO在临床研究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源于其服务对象均为危重患者,使得进行纯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时遭遇伦理难题,难以直接评估该技术对提高生存率的实际贡献。

尽管有知名RCT研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但实验结果并未完全证实ECMO在提高生存率方面的效果,而是更多地探讨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此外,循证医学虽认为ECMO为有效的抢救性治疗,但其在大多数场景下应用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证实。

2、费用误解

“关于ECMO价格高昂的问题,实际上并非完全归因于ECMO本身。”

侯晓彤教授解释道,由于各地区的医保政策存在差异,对于需要使用ECMO进行抢救的患者而言,其整体医疗花费确实高昂。但这其中的主要开销并不仅限于ECMO设备的费用,更多的是因为患者需要接受长时间的重症监护、使用昂贵的药物以及持续的治疗过程。

3、培训需求

根据2023中国ECMO调查报告显示, 在814家开展ECMO救治的医院中,开展50例以上的仅有98家中心,有422家中心开展例数在10例以下,反映出这其中有许多中心为新开展ECMO的单位。同时,从我国年ECMO救治患者数量的增长趋势中也可发现,每年都有新的单位在加入其中,但ECMO技术的应用并非一蹴而就,对于医疗机构、基建配置、相关多学科的专业人员资质和配置均较为苛刻,可以认为准入门槛甚高,需要进行规范化的普及、培训。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以及各级学会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通过学术会议交流 、培训体系建设、共识发布、建立数据库等方式实现技术规范化发展,促进优质诊疗资源下沉,推动技术水平同质化。

CSECLS 2023上,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还提出要建立ECMO区域化救治网络。也就是以有丰富经验ECMO救治规模的医疗单位负责整个区域的救治,形成以区域为中心的救治网络,以卫星医院为救治的接诊单位,来进行ECMO患者的转运和救治。

“在不断探索中团队合作,再不断进步,我们建立了理论、模拟、实战的培训体系,打造同质化的ECMO中心,使ECMO成为更安全更有效的生命支持方式。通过转诊拓展,ECMO覆盖,建立ECMO协作网络,提高区域内急危重症患者的一个综合救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未来还将开展多中心研究,推动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交叉融合。” 侯晓彤教授说。


以上成果的陆续落地,也进一步激发了领域内专家学者对体外生命支持技术未来发展的想象力。

而探索与进步也不会停歇。就如同侯晓彤教授在大会现场所描述的画面一样:火箭点火,喷射出熊熊烈焰,逐渐离开地面,冲破大气层,直指浩瀚的星空。

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就像火箭升空一般,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和改进,每一次的技术突破,每一次临床案例的成功,都将技术发展推向了新的道路。这不仅仅是航天技术象征,更是人类勇于探索、不断进步的精神写照。也正是这种探索的精神,推动着体外生命支持从无到有,从有到今,为无数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回到现实,按照“初级阶段”类比,中国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相当于火箭点火阶段。

前方路还很长,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有更远的路要走,更大的难关要闯;一切已经开始,一切刚刚开始。

 看,平芜尽处是春山,追风赶月莫停留。

“各位同仁,让我们继续保持探索的热情,追求进步的信念,共同开创体外生命支持的新篇章。我们正在创造历史,我们就是历史。”

——侯晓彤教授


阅读数: 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