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杨”帆远航 VITA相瓣•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VitaFlow®手术交流研讨会圆满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规范TAVR操作流程,进一步认识Vita Flow®在治疗主动脉瓣反流(AR)等方面的灵活应用,参会专家围绕器械操作、3D打印技术应用新理念、临床常见及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讨会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杨剑教授主持下拉开帷幕,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金成教授致开场辞。
刘金成教授首先向全体参会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他表示,近年来,随着器械、理念不断更新,TAVR在各层级医院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和培训,许多患者也因新技术而获益;在此方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外TAVR团队也进行积极探索,已成功开展千余例TAVR手术,并且通过一系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还强调,在火热的新技术发展时期,随着适应证不断拓宽,充分认识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应注意介入瓣膜衰败等问题;由此,也希望大家能在此次研讨会上畅所欲言,交流经验,期待未来能够与广大同道继续携手,促进TAVR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
专题讲课
多方位诠释TAVR技巧
▼▼▼
研讨班前半程,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杨剑教授、毛予教授、金屏教授、马燕燕教授、刘洋教授带来精彩主题讲课。
杨剑:自膨瓣应用反流病例技术策略
杨剑教授结合相关指南、推荐及研究介绍了VitaFlow®在AR中的应用,分享了自膨瓣在AR病例应用中的优势。他指出,AR患者的解剖结构有瓣叶薄而光滑、大部分结构较大等特点;在此方面,VitaFlow®在释放的稳定性,释放过程的同轴性,以及支架支撑性三方面充分体现了其应用于AR的锚定优势。随后,杨剑教授分享了两例应用VitaFlow®治疗单纯AR的病例,以具体实例进一步体现了该瓣膜的锚定优势。
毛予:3D打印指导下TAVR手术的精准和个性化治疗
毛予教授表示,从单色到多色,从硬质到软质,从解剖模型到功能模型的一系列突破,推动着心血管3D打印材料学的不断发展。心血管3D打印原理及方法主要包括心血管成像、图像后处理、3D打印三大步骤,通过应用多模态影像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材料学最终实现模型打印,能够实现可视化了解病情、术前评估、指导手术方案设计、教学、血流动力学模拟等目的。同时,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TAVR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可用于患者交流、专业培训、手术模拟和并发症预测等,未来的3D打印技术将与更多方向、更多领域深度结合,推动TAVR治疗向个体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金屏:TAVR手术流程Step by step
金屏教授从TAVR术前耗材准备、消毒铺巾、放置临时起搏器、手术入路操作等步骤依次进行梳理,全方面介绍了开展TAVR手术的步骤。同时强调了术中注意事项,如在穿刺入路血管后大鞘植入时应注意使用蚊钳充分扩张皮下组织,植入过程中也要借助DSA引导,植入过程中如遇到阻力可尝试旋入,并注意钙化部位等;使用球囊扩张时要注意观察扩张状态是否为无腰无漏;释放瓣膜时更要规范化操作;术后测压,撤出大鞘,进行入路造影,完成TAVR手术。
马燕燕:术前CT分析与策略探讨
马燕燕教授总结介绍了不同瓣膜的特点及优势,随后就如何在TAVR术前应用CT进行全方位评估展开分享,梳理了基于CT影像主动脉根部评估的详细流程。她表示,术前CT在瓣环平面、左室流出道平面、升主动脉平面、窦部平面等主动脉根部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结合多个高难度病例体现了术前CT精准评估对手术方案制定的重要性。
刘洋:TAVR并发症的处理经验
刘洋教授总结分享了TAVR手术并发症的预判及处理策略。他表示,若瓣膜释放深度、瓣膜尺寸选择不佳等都会导致瓣周漏的发生,此情况可采用球囊后扩张、瓣中瓣等方式进行弥补;随后还介绍了瓣膜移位、冠脉梗阻、传导阻滞、外周血管并发症等发生因素及应对策略。刘洋教授最后总结指出,坚强、扎实、全面的外科保障是TAVR成功的重要保障,多学科协作及TAVR团队建设是TAVR成功的关键因素,3D打印技术可帮助制定个性化方案、实施精准医疗。
病例分享
复盘经验交流策略
▼▼▼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程力剑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力教授分别带来两例各具特点的AR病例,分享了团队的植入经验。
程力剑教授首先带来第一个病例分享。
患者高龄,主动脉瓣重度反流。术前评估该患者的瓣环直径、左室流出道、冠脉高度等数据,提示主动脉瓣锚定区域较稳定,冠脉风险较低;但瓣环角度较大,约为60°。经综合评估,团队选择右侧股动脉入路,实施TAVR手术,成功植入VitaFlow®30mm瓣膜,术后超声提示过瓣血流速度正常,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定期随访时无瓣周漏现象。
随后,张力教授展示了第二例病例。
患者为54岁女性。心超提示,主动脉瓣重度反流,二、三尖瓣重度反流(功能性),左室显著扩大,EF值极低,仅为23%,难治性心力衰竭。团队拟先进行TAVR(或TAVR+TEER)作为桥接治疗,心脏移植为终点治疗方案。术前CT评估瓣环直径为21.7mm,瓣下流出道呈大喇叭口状,在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成功植入VitaFlow®24mm瓣膜,术后心超提示EF值回升至30%。
手术演示
直观感受操作细节
▼▼▼
研讨会期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外TAVR团队进行了精彩的手术演示。
患者为74岁男性,主诉:“间歇性胸闷、气短15年,加重5月”。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EF值仅为20%,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最大跨瓣压差112mmHg)伴多发钙化(延伸至左室流出道),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及钙化。术前CT评估瓣环直径为27mm,钙化严重,冠脉风险较低;瓣环角度57°,升主动脉扩张,横位心。团队通过3D打印复刻出患者的主动脉解剖结构,术前进行球囊尺寸测试及模拟,制定了相应手术预案,经综合评估,拟在ECMO辅助下经股动脉入路开展TAVR手术。患者主动脉根部较重的钙化情况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在初次使用18mm球囊预扩时出现了球囊破裂的情况,团队凭借充分的手术预案沉静应对,再次尝试18mm球囊成功进行预扩张,最终成功植入VitaFlow®27mm瓣膜。术后造影提示瓣膜释放深度、展开形态良好,心超提示无瓣周漏,随后成功撤除ECMO,患者被转入ICU监护。
在理论讲课和手术演示间隙,本次活动还精心设置了“模拟器操作演练”环节。
各位嘉宾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度,纷纷进行操作体验,通过亲身参与,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难点,现场始终保持着热烈的讨论氛围。
本次研讨会在全体参会专家的热烈讨论中圆满落幕。技术创新推动着心血管诊疗的蓬勃发展,新器械不断涌现,为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更多选择,3D打印技术则进一步为诊疗赋能。在此背景下,西京医院心外科团队希望携手众多专家同道,通过主题讲课、手术演示等多种形式交流经验,分享新技术应用发展,共同提升专业水平,也期待未来能够开展更多合作,共同推动TAVR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